在紧张准备期末考试的间隙,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清华大学学生邹国斌观看了电视片《我愿以身许国》。这部描述“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者事迹的作品,在学生中尤其是学生党员中很流行——这是一篇题为《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中的一个细节。报道说,在社会日益多元化的年代,党的魅力有增无减,加入共产党依然是中国青年的主流追求。中央组织部的统计表明,在每年全国新发展的党员中,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
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入党有那么大的热情?原因有很多,不过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可以从学生党员中流行的那部电视片《我愿以身许国》中找到答案:就是受到共产党人那种奉献精神的激励,被他们的担当所感动。
“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的故事,早为中国人所熟知。1934年,在德国柏林大学师从著名核物理学家梅特纳、苦学4年取得博士学位的王淦昌,毅然选择了回国。挽留他的教授说:中国那么落后,你回去是没有前途的。王淦昌坚定地说:我出来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报效我的祖国。1961年,当上级请他参加领导研制原子弹的工作时,王淦昌没有犹豫,当即回答:我愿以身许国!这句脱口而出的话是从他心里迸发出来的,他从此隐姓埋名“失踪”了17年。
这种“我愿以身许国”的奉献情怀和担当精神,在那一代知识分子和共产党人身上,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回顾建党伟业,在嘉兴南湖游船上的那些年轻人身上,不都有一种“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的家国情怀!他们“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了“让老百姓不再受欺侮”而投身革命,为了“报效国家”而回到祖国,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不惜牺牲生命,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以身许国”,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情怀站立在中国的土地上——从革命战争时期到国家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共产党人的这种奉献精神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正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使中国共产党即使处于困境的时候,仍赢得了人民大众的拥戴,即使犯过错误,仍为百姓所支持。
当他们的存在、他们的革命理想并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不是为了出人头地,而是为了国家的强盛和人民当家作主时,出于一种对国家、社会和民众的责任担当时,人民没有理由不去拥戴他们、不推着小米到前线支持他们、不敲锣打鼓迎接他们的到来。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这种奉献的情怀与时俱进,不断有新的阐释,但核心精神一以贯之,从方志敏到董存瑞,从王淦昌到钱学森,从孔繁森到郑培民,读他们的故事,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他们那种奉献的品质。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们说的这些都是空洞说教——可如果你认真地用心地去回顾我们的党史、共和国史和改革史,就能感受到,这一点儿也不空洞,而是仁人志士们用实实在在的热血与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也不是说教,而是真实的历史,它是那代人深入骨髓发自内心的精神追求。历史不是冰冷的故纸堆和遗迹,它是有温度的,只要你靠近,便会被温暖和感染。我们今天许多人觉得这些故事似乎很陌生,这些精神很遥远,这些道理有说教味,并不是因为历史有问题,或者是这些价值是错的,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价值与追求出了问题。
无可回避的事实是,这种奉献精神和担当的情怀,如果不珍视珍惜,在今天就有被边缘化的危机,就有在多元化和现代性中被稀释和淡化的可能,尤其是在年轻人身上。现代化和市场化带来了进步,可由于过度强调利益和个性,许多珍贵的价值就面临被颠覆、被遗忘。在反思极端的集体观下,也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羞谈国家利益,羞谈集体利益,羞谈奉献精神——如今,在一些场合,谈利益可以理直气壮地谈,谈奉献反而成了羞于启齿的事;说索取说得那么冠冕堂皇,可说担当却那么名不正言不顺了。我们尊重自由和利益的表达,并认为这是社会的进步,可如果在强调私益的不可侵犯时而把奉献和担当视作怪物,这样的进步我们真的无法喝彩。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入党,我们期待年轻人在靠近党的同时,更要将那种奉献社会的情怀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中。我们不应只被那些关于奉献故事所感动,享受别人的奉献带来的好处,更要在实践中从自己做起。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这不是过时的陈词滥调,而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应有的担当。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