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6月23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冰点时评

暴雨后城市内涝不只是技术问题

胡印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6月23日   02 版)

    连日来,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天气,导致数百万人受灾,很多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以往鲜亮的城市瞬间变成“水城”、“泽国”。网友调侃,18日武汉大雨,在武大操场游泳,坐公交冲锋舟;在杭州最浪漫的事,就是带着你心爱的人去西湖边看海!南昌繁华街道可行舟、可垂钓,“中国水都”终于实至名归;上海地铁成了“水帘洞”……(《新京报》6月22日)

    暴雨突降,城市内涝,很多城市的相关管理部门都指出,城市排水系统标准过低、设计滞后等等,是阻滞迅速排涝的主因。比如,武汉市水务局官员就认为,武汉是老城,现有地下排水系统已不能适应今天城市的发展。不过,这样的说辞显然有些似是而非,甚至有卸责之嫌。因为几乎每一次大雨导致城市内涝,都会出现这样的说法,好多年过去了,何以这些城市的排水系统没有一点改观?最应该检讨的,恐怕还是时下的城市建设发展思路,甚至就是城市建设者的良心。

    “老城”不是城市内涝的充足理由。青岛也是老城,而且是“现代化”比较早的城市,然而,百年前德国侵略者留下来的一套排水系统,百年后依然在发挥作用,其雨污分流的模式,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中国城市未能做到(《南都周刊》6月2日)。可见,“老城”云云,并不是推脱责任的借口。那么,新城又能怎样呢?2003年南昌遭遇史上罕见内涝,其后,当地投入了20多亿元改造城市排水系统,当地媒体曾自信地宣称,再也不会出现“水上漂”的尴尬场景。够新了吧?可一样在前些天的大雨下不堪一击,街道沦为行船垂钓的所在。

    这些年来,国内的城市发展标榜的往往是速度,是“一日千里”;是高度,是摩天大厦排第几的竞逐。至为重要的城市地下系统,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城市管理者计较的是任期内的城市面貌变化,是依靠城建拉动地方GDP的政绩变化。于是,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高楼林立、草坪开阔、马路宽广的光鲜和亮丽。至于这个城市是不是真正如官员讲话所说的那样,“夯实基础”了,并不重要。

    在这种近乎疯狂的城市大发展进程中,规划被屡屡突破,技术机构和人员遵从的不是科学而是行政命令,匆匆忙忙的扩张,朝令夕改的规划,草草率率的施工,只能给城市留下无穷的隐患。用浙江省建设厅官员的话说,就是“与近年来快马加鞭式的城市地面建设相比,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却跟不上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讲,公众每每诟病的城市马路成“拉链”现象,不过是小小不言的表征罢了。

    此外,国内很多城市建设中层层分包、垄断企业掌控城建命脉的情形,也在客观上导致了宝贵的城建资金被层层分肥,到了具体施工单位,往往只能偷工减料以获取利润,其结果是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

    曾有摩天大楼专家表示,大楼的高度取决于基坑的深度,一旦基坑确定了,则摩天大楼的高度也就决定了。以此类推,一个城市的地下管网系统是否理念先进、建筑精良,同样决定一个城市的高度。无视科学规划,仅凭拍脑瓜子决策,拼命摊大城市“大饼”,动辄提速、提前完成,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这样的城市在面临暴风雨侵袭时当然会现了原形。

    学者龙应台曾以大雨来区分一个国家是否发达,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了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同样,一场倾盆大雨,也是一个城市是否真正现代化、人性化的试剂。

胡印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6月23日 02 版

好好活着,才是最好的毕业论文
忠孝
暴雨后城市内涝不只是技术问题
反腐还要直面腐败的时间之维
别把奶农利益和消费者权益对立起来
不要误读《裸婚时代》的“违法”
大学不能无趣到容不下女生条幅
“餐具消毒协会会长不用消毒餐具”是冷笑话
职称不应绑上过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