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奶标准高低的争论,最近再度引起社会关注。在近日举行的一个奶业论坛上,关于当前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两位业内人士针锋相对。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炮轰:中国乳品标准创全球最差标准,标准制定被大企业所左右。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认为:当前我国乳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制定乳品标准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如果,现在就要求按照乳业发达国家的标准来执行,那么占总量70%的散养户绝大部分都要倒奶、卖牛、杀牛。(人民日报6月22日)
可以看到,无论争议双方具体态度怎样,至少在乳业标准较低这个事实的认定上,双方持有相同的看法。那么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乳业标准低是否合理与应该呢?这个问题可以从市场规律和价值判断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先从市场规律的角度看,判断市场行为有两个基本的视角:短期行为和长期行为。短期行为可以盈利,但未必能够长久,长期行为可以带来结果,但可能在过程中付出代价。对于企业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无外乎是短期和长期都可以赢利,但如果只能选择一种赢利,则应该看重长期发展,毕竟企业的经营不是一锤子买卖。具体到提高还是降低乳业标准也是如此。短期看,降低标准意味着收购门槛降低,奶农们所生产的产品可以卖得更多,这的确有利于奶农的创收。但是这样的判断只是短期的市场判断,任何市场行为都不可能只盯住眼前蝇头小利,也不可能不承受产品升级的阵痛,否则市场就不会完善,产品就不可能优化。
再从价值判断的角度看,就算提高标准真的会造成一些奶农利益的受损,会造成一些企业利润的下滑,是否就应该以降低标准为代价,为差强人意的生产现状买单呢?这取决于两个基本的价值判断:一个是,消费者的利益是否应该放在首位,虽然现有的标准不至于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但毫无疑问,消费者期待的是标准可以和国际接轨,此时是否应该把消费者的诉求放在首位?另一个是,产业升级的代价该由谁承担?如果降低标准,升级的代价就转嫁到了消费者的身上,而如果提高标准,则升级的代价将由生产者自己承担,毕竟他们在付出代价之后,也将享受到升级的成果。这两个问题其实不难判断,只要明白在市场经济社会,消费者应该获得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就可以看到企业自我升级的必要。
其实,在消费者和奶农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对立,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在市场的调节下达成和谐。只不过由现在的状态向和谐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长与短、痛与苦,才是各方争议的最核心内容。其实,在这个争议中,双方忽视了一个问题:那些乳品企业完全可以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对于一个有市场眼光和社会责任的企业来说,它要实现的目标不仅仅是赢得利益,还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品牌的建立,没有品牌不可能在市场上走远;另一个是产业链的优化,如果没有主动对产业链进行优化,尤其是对上游的产业进行整合,则一个企业也不可能持续发展。从这两个方面看现在乳品企业,似乎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辅助、引导、督促奶农升级的必要性,还没有看到自己应该在这个升级过程中承担的责任。
乾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