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6月2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重走进藏路

西藏百万农牧民住进安居房

本报记者 何春中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6月24日   05 版)

    54岁的藏族汉子巴桑,脸庞红黑,笑起来,一双纯净的眼睛几乎眯成一条线。巴桑的家,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县羊达乡通嘎村。和其他农牧民一样,巴桑家院门的墙头上,插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巴桑的家是一幢二层小楼,外加独家小院的安居房。红白相间的月季花在小院中绽放。巴桑的新居,不但有藏式的客厅,还有汉式的客厅。    

    “非常好!”6月23日,巴桑激动地告诉记者,“能住上安全舒适的安居房是最幸福的事。如果没有政府提供的政策性补助,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巴桑家有16亩地,主要种青稞、小麦、马铃薯。2006年,依靠当地安居工程的好政策,巴桑改造了自家的农房,搬进了如今的新家。

    和巴桑一样,在过去5年里,堆龙德庆县共完成6584户安居工程建设,其中包括农房改造5944户,贫因户361户,绝对贫因户90户,游牧民定居189户。

    至于资金来源,则是由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府筹集配套资金1.7亿元。几年来,安居工程完成建筑总面积858416平方米,受益人口25027人。

    堆龙德庆县安居办副主任罗江西告诉记者,当地农牧民以前住的都是土坏房,人畜混住,房子又矮又暗。“如今人畜分离,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变化。刚开始,农牧民不相信会赶上这么好的政策,在经过反复动员后,农牧民才同意改造。”

    罗江西说,农牧民的安居房不但冬暖夏凉,还节约了木材使用量。以前农牧民的房子大都是土木结构,现在大都是石混结构,铝合金材料的使用也较普遍。

    站在农牧民新居前,罗江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1年,堆龙德庆县全年度要完成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800户,其中游牧民定居420户,农房改造380户。2011年,农房改造补贴为每户3.5万元,游牧民定居补贴为每户5万元,总配套资金3430万元。

    不仅堆龙德庆县有安居房。记者在藏北羌塘草原沿青藏公路一路驱车,看到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新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安居房。

    西藏和平解放60年以来,农牧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安居工程是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

    2006年以来,西藏开展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安居工程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截至2011年3月,全区安居工程累计投入179亿元,已有27.48万户、140余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已达23.62平方米。

    西藏的安居工程以“政府扶一点、援藏帮一点、银行贷一点、群众筹一点”的方式,最大限度降低了农牧民群众的建房成本。从普通农牧民家庭到绝对贫困户,补助标准从1万元到2.5万元不等。农房改造以“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宜迁则迁”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尊重农牧民群众的选择和生活习惯。

    安居工程实施以来,西藏还大力推进“八到农家”(水、路、电、通讯、广播电视、沼气、优美环境、邮政)工程,至今已实现5453个行政村,村村都有综合活动场所的目标;新增159个乡镇的1659个行政村通公路,新增用电人口74万人,新增安全饮水人口95.24万人,基本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0.28%、91.41%,13.5万户农牧民用上了沼气。

    安居工程的实施使西藏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了20%至30%,农牧民第一次有了单独的卧室、厨房、牲畜棚圈。农牧民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显著改善。

    在巴桑所在的通嘎村,道路变宽了,村庄整洁了。农牧区房屋低矮、街道脏乱的状况,已经成为历史。

    本报西藏堆龙德庆6月23日电

畅谈制度优越性 共迎建党九十年
让艺术走向大众 让红歌更加嘹亮
有效保护 精心传承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转向“促常态”
党史知识竞赛吸引八十万人参与
第五届“母亲河奖”在京终评
中青报引我走上成才之路
凝聚共识在坚守中成长
西藏百万农牧民住进安居房
北京成立研究中心破解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