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6月25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党指挥枪,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人民日报记者 冯春梅 新华社记者 贾永 曹智 李宣良 解放军报记者 赛宗宝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6月25日   03 版)

    有一段历史,风云激荡,气壮山河。

    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光照千秋。

    84年前,正当大革命蓬勃发展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背叛了革命。中华大地,黑云翻腾,血雨腥风。在惨烈悲壮的失败中,中国共产党人奋起抗争——1927年8月1日,随着一阵清脆的枪声在南昌城头响起,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走上历史的舞台。

    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自己绝对领导之下、忠实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力量,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同自己血肉相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中华民族从此有了实现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的坚强保障。

    一个近代以来多灾多难的民族从此开始在战火中奋起,在废墟中挺立,在屈辱中新生。

    沧海桑田,天翻地覆。2007年8月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郑重指出,总结历史,我们完全可以说,党和人民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社会主义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剧烈变幻中始终站稳脚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人民解放军这样一支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英雄军队。

    铸魂——始终凝聚在党的旗帜下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1927年9月,在紧接着南昌起义举行的秋收起义中,工农革命军首次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旗帜。但是,当起义受挫后,许多人不辞而别。队伍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原本5000余人的队伍,只剩下不足千人。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军就是这样溃散的。”回顾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历史,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肖裕声说,“组织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这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如何建设这支军队。这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在三湾这个小村庄,他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在部队中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将党支部建在连上。

    “正是从这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如果不是这样,红军即使不被强大的敌人消灭,也只能变成流寇。”当年的连党代表、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罗荣桓这样评价“三湾改编”。

    然而,把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武装改造成为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工作。

    随着形势的发展,在如何建设这支军队的问题上,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同认识,军队中存在着各种错误思想。1929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九月来信精神,红四军在福建上杭古田村召开第九次党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古田会议决议》。决议全面系统总结了红军诞生以来的建军经验,强调红军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并确立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

    有了党的绝对领导,红军就有了主心骨。

    党成为红军广大指战员心中的旗帜、意志和希望。

    这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一幕——厚厚的积雪下,高高举着一只胳膊,拳头紧握。掰开拳头,里面是一张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3月入党。”

    “这不是普通的党证和银元,这是红军坚定的理想和信念。”长征的亲历者,97岁的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对此深有感触,“战争年代我军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有了党的领导,我们就有了克服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必胜信心。”1926年参加革命活动的张震,曾先后5次负伤。20岁参加长征时,他带着化脓的伤口,满怀胜利的希望,坚定地走上了漫漫征途。

    长征胜利13年后,古老的中国迎来了新生——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成立了。

    带领中国人民完成这一历史创举的,正是1921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为这一历史进程写下艰苦卓绝而雄阔壮丽的战争史诗的,正是党在1927年缔造的人民军队。

    从两万五千里长征到八年抗战,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不畏艰险,英勇顽强,在一次次考验中砥砺成锋。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人民解放军的职能任务也发生变化。

    和平时期,党如何领导人民军队的建设?

    1953年12月,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决定,明确要求:在人民军队迈向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工作,军队的各级领导必须坚持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

    “这种既有统一领导、又有分工负责的制度,是人民军队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并适合自身特点的根本制度。它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又一伟大创举。”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说。

    在1954年4月审定即将颁布实施《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时,毛泽东亲笔修改恢复了总则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的重要内容。政治工作在军队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以法规形式被更加鲜明地确立了起来……

    从组织领导百色起义开始,经历了人民军队成长壮大历程的邓小平,对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有着非同寻常的感受。1975年,重新回到中央领导岗位的邓小平第一次在军队讲话开篇就说:“我们这个军队有好传统。从井冈山起,毛泽东同志就为我军建立了非常好的制度,树立了非常好的作风。我们这个军队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

    1989年11月,邓小平离开军委主席岗位之际,向全军指战员提出的殷切期望,依然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他说:“我确信,我们的军队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性质。这个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

    1993年9月,江泽民在视察广州军区部队时深刻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说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同样,巩固国家政权,军队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党历来强调,我们的人民军队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始终坚定不移。一个军队要有军魂。我看,我们军队的军魂就是党的绝对领导。”

    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提到“军魂”的高度,深刻揭示了我军作为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军队的本质所在。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我军人员构成的新变化,如何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使我军始终凝聚在党的旗帜下?

    2004年9月,胡锦涛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我们对这个问题要始终关注、抓住不放,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

    2007年年初,北国春城,天寒地冻。正在吉林考察工作的胡锦涛,专程来到以学理论闻名全军全国的沈阳军区某部“红九连”。在与官兵交谈中,他仔细询问连队理论学习情况,叮嘱连队干部继承和发扬学理论的光荣传统,用理论学习成果建连育人……

    在基层连队、在领导机关、在军队的许多重要会议上,胡锦涛反复强调,要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军,不断强化军魂意识,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用党的理论武装官兵、铸牢军魂,是人民军队历经风浪不迷航的根本保证,是人民军队生命之所系、力量之所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军队理论武装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创新每发展一步,军队的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

    2007年春天,一位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毕生使命的军人,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他就是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

    用朴实的“大白话”和老百姓身边的平常事,把理论讲得入情入理、通俗易懂。方永刚的足迹遍布东北大地。即使在身患癌症住院治疗期间,他仍然在思索如何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生动地传播到部队、工厂、街道、农村。方永刚的事迹,是人民解放军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的一个缩影……

    人民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坚定地站在党的旗帜下,培育和形成了优良革命传统。胡锦涛把我军优良革命传统高度概括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

    2008年12月,胡锦涛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精辟概括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五个方面,二十个字,字字千钧,句句警策。面对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和使命任务的新要求,当代中国军人有了属于自己的、不同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支军队的价值宣言……

    从大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革命军人,广泛开展以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和艰苦奋斗为内容的“四个教育”,开展我军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到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的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了全军官兵始终凝聚在党的旗帜下,确保了军队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关系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关系国家长治久安。2009年底胡锦涛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深刻指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建军的根本原则和永远不变的军魂,是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进一步阐明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党缔造和领导人民军队的全部历程。

    本色——永远做人民群众最可信赖的子弟兵

    这是历史将永远铭记的夏天——

    当史所罕见的特大洪水从天而降,数不清的迷彩构成了抗洪前线最为壮美的风景。

    荆江固堤、京广护路、九江保城、湘鄂救生、决战哈尔滨、大庆保油田,每一场硬仗、恶战,都是子弟兵冲锋打头阵……

    1998年8月23日凌晨,与洪水经夜搏斗的海军陆战队官兵回到驻地,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200多米的小巷两旁,几百名老人和孩子拎着马灯、举着蜡烛伫立着。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篮子,里面装满了饭菜、凉茶,在静悄悄地等待着官兵们归来……

    战争年代那种军民鱼水情深的画面再次出现在了历史的镜头前。

    面对那一幕幕撼人心魄的场景,江泽民动情地说:“事实证明,我们的军队,不愧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不愧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钢铁长城……”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正是人民军队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国防大学教授吴杰明说,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我们这支无产阶级政党缔造和领导的军队,便深深地打上了“人民”的烙印。

    南昌起义时,党就为起义部队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废除苛捐杂税,维护工农利益”的政治纲领。1929年初,毛泽东进一步提出“红军宗旨,民权革命”,明确规定了红军为人民利益而战的基本价值取向。

    为人民利益而战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需要真诚的付出,忘我的牺牲。

    张思德,中央警备团的一名普通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年仅29岁。

    毛泽东闻讯后十分悲痛,亲自参加了张思德的追悼会。

    在那篇《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中,毛泽东庄严宣告:“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早已深深融入一代代革命军人的灵魂和血脉。

    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的部队里激荡着这样一句震撼人心的口号:“为了人民,愿作胜利前的最后一批牺牲者!”

    上海,是当时远东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作战中,解放军官兵们千方百计地减少人民群众的附带损失和伤亡,不少人因此负伤、甚至牺牲。整个上海战役,共有7612名官兵壮烈牺牲。

    1949年5月,上海的一个黎明。打开家门的市民们吃惊地发现——经过一夜激战的解放军官兵怀抱钢枪露宿在雨后湿漉漉的街头。

    从这些秋毫无犯的官兵身上,人们更加深切地认识了共产党,认识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回忆起62年前的这一幕,解放上海时担任连队指导员的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只有服务于人民,才能赢得人民;只有赢得人民,才能赢得胜利。”

    淮海战役后,被俘的国民党军队将领杜聿明,当了解到为了支援人民解放军打胜仗,人民群众男女老幼、举家举村而动,推着小车为部队送物资、运伤员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败在敌人手里可以挽回,败在老百姓手里,再也无法挽回了!

    天下大势,系乎民心;民心所向,天下归之;军民同欲,所向无敌……

    1981年9月,参加华北演习的北京军区和空军部队,在进入演习地域后,主动与驻地200多个村庄开展了共建文明村活动,战争年代那种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喜人景象又呈现在冀中平原。

    军民共建这个新生事物一出现,就引起了邓小平的高度重视。1983年“八一”建军节前夕,邓小平亲笔题词:“发扬我军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推动下,一场声势浩大的“军民共建”活动,在神州大地荡起滚滚春潮,5万多个军民共建点遍及全国,有力地促进了军政军民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这首歌被一代代官兵传唱,它昭示着人民军队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生动诠释着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根本宗旨。

    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人民子弟兵浴血奋战;

    和平时期,为了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民子弟兵勇挑重担。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就有35个建制师、100多万名官兵转业复员到边疆参加生产建设,成为建设祖国、稳定边疆的重要力量。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百万大裁军为标志,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即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军营响彻一个响亮的口号——在大局下行动!

    开放军事设施、国防工业军转民、支援国家重点建设……仅1985年一年,就有100多个军用机场、码头开始军民合用,上万项军工技术进入了民用领域……

    今天,无论在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在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到处都有忙碌的绿色身影。仅近几年,全军和武警部队就先后参加和支援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数百项,建立扶贫联系点3万多个,转让科技成果1000多项,援建“希望学校”2000多所……

    2006年春节前,一位维吾尔族老人引起了胡锦涛的关注——

    72岁的卡德尔是新疆库车县阿格乡栏杆村的农民。

    1967年冬天,卡德尔开始写日记。那一年,解放军某部进驻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成了栏杆村的邻居。当时,居住在这里的维吾尔族村民生活异常艰辛:家家户户没电、没水,粮食不够、取暖用的煤炭不够,就连拉煤炭的毛驴车,全村总共也就几辆。寒风凛冽中,解放军为村民免费运来了3卡车煤炭。卡德尔一激动,就把这件事情写了下来。  

    这一写,就是39年。39年,1026则日记,篇篇表达着同一个主题,共产党好,解放军亲。

    2006年1月23日晚,胡锦涛会见了卡德尔,称赞他为加强军民团结、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

    军队和人民,鱼水情深,血脉相连。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奋斗史。从董存瑞到黄继光,从雷锋到王杰,从徐洪刚到李向群,从李国安到吴孟超,这些以服务人民为荣的英雄模范,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刻,用燃烧自己的点点烛光,汇聚起为人民服务的熊熊火炬……

    洪水涌来,他们冲锋在波峰浪尖上;大地震颤,他们争先投身于抗震救灾第一线……每逢灾难,人民子弟兵总是挺身而出,赴汤蹈火,用血肉之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14.6万名子弟兵积极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号令,紧急出动,全力挺进灾区。

    空中运送、铁路输送、摩托化开进、徒步强行军、水路突进……克服重重险阻,第一时间抵达灾区展开救援的人民子弟兵,为灾区人民托起了生命的希望。

    5月16日,赶赴四川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的胡锦涛,高度赞扬子弟兵在抗击特大地震灾害中的突出贡献:“你们以实际行动使灾区群众看到信心,感受到希望,增添了力量。你们不愧为人民子弟兵,党和政府感谢你们,全国人民一定会铭记你们的功绩!”

    不变的军魂,锻造着一支本色不变的人民子弟兵。

    打赢——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翻开长征的历史,可以发现这样一组令人震撼的数字——

    仅红一方面军就翻越山脉18座,跨过大河24条,途经11省份25000华里;几乎每天都有一场遭遇战,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74华里……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党领导的红军谱写了如此“惊心动魄的史诗”?一家8口参加长征的李中权老人至今还记得共产党人当时的口号:“为劳苦大众求解放。”

    为劳苦大众求解放——这质朴的口号、崇高的使命,把与李中权一样的兄弟姐妹凝聚在鲜红的旗帜下。

    为劳苦大众求解放——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围堵,红军兵临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招招妙棋出其不意;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血战独树镇,次次攻坚力挽狂澜……

    许多年以后,指挥部队飞夺泸定桥的杨成武站在泸定桥边,响亮地回答了人们对当年22勇士如何攀着13根碗口粗的铁索跨越天堑的疑问:第一,坚决执行毛主席的命令,坚决执行共产党的命令;第二,不怕死,不怕苦,所有的困难都可以踩到我们脚底下;第三,必胜的信念,我们一定要胜利……

    长征,一次危难中的战略转移,却成为一次彪炳史册的胜利进军。

    毛泽东深刻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晚年的张学良也曾感慨:“只有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才能创造出长征这样的奇迹。”

    是的,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能打出这样的威风——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八路军、新四军与全国抗日军民机智勇敢地抗击敌人,形成埋葬日寇的天罗地网,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麻雀战,打得敌人心惊胆寒。

    同样,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能打出这样的气势——面对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凶猛进攻,人民解放军威武不屈,灵活机动,横扫千军如卷席,百万雄师过大江,打败八百万国民党军队。

    在事关辽沈战役成败的塔山阻击战中,刚刚20岁的张万年是团通信股股长。

    “敌人疯狂进攻,半个小时就有三千多发炮弹倾炸在我军阵地上,一棵一搂粗的大榆树,被炮火打成了‘光杆司令’。”回忆起那惊心动魄的场景,这位83岁的中央军委原副主席依然刻骨铭心:130余人的连队打到最后就剩五六个人,我们的战士那真是与阵地共存亡。涌现出“八断八接的通信英雄”王振英,为了保持电话通畅,他不怕牺牲,最后把电线两端咬在嘴里,用身体当导线……

    从巍巍井冈“黄洋界上炮声隆”到六盘山上“红旗漫卷西风”,从抗日战争的游击战场到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神圣的使命,激励着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为了使命一无所惜,为了打赢一无所顾。

    八年抗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伤亡60多万;

    解放战争,26万多人民子弟兵牺牲在共和国诞生前夜;

    新中国成立后,又有30多万官兵为祖国为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如果说,听党指挥是我军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服务人民是必须永远坚持的根本宗旨,那么,英勇善战就是履行职能使命的根本要求。”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说。

    共和国不会忘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军进行了大规模剿匪作战、平息反动武装叛乱的斗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当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并威胁我国安全时,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我军胜利实施了多次边境自卫防御作战……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强调:“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他要求军队担负起巩固国防、抵御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神圣职责。

    以“消肿”为突破口,邓小平大刀阔斧地开辟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从人员素质的提高,到编制构成的精干;从常规武器的发展,到国防尖端技术的突破,在邓小平主持军委工作期间,人民军队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世纪90年代,以海湾战争为标志,信息化战争初现端倪。江泽民敏锐洞察到,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质变阶段,信息化是这场变革的核心。

    江泽民提出军队要为国家的安全统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了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求全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走以机械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之路,实现军队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科技大练兵,一切为打赢”。无论是总部机关,还是各军兵种;无论是基层部队,还是科研院所……全军掀起高技术战争战法研练热潮。科技强军,科技兴军,成为全军官兵共同追求的目标;学高科技,用高科技,练高科技,在全军蔚然成风。

    1995年下半年至1996年3月间,人民解放军在东南沿海方向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充分显示了高技术条件下整体作战能力,充分显示了维护祖国统一的严正立场和坚强决心。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安全和发展形势出现新的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安全问题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这一切,迫切要求人民军队统筹应对国家安全面临的多种威胁和挑战,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强大力量支撑和保证。

    2004年年末,胡锦涛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作出科学概括——

    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我军职能使命有了新的拓展,军队改革发展任务更加艰巨。2007年深秋,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郑重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高军队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党中央、中央军委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2011年在全国人大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胡锦涛深刻指出,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是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的总纲。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是解决军队建设两个不相适应矛盾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新形势下的国防和军队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努力方向。

    使命如山。全军部队坚持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加速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聚焦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持续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的热潮。在戈壁大漠和高寒山地,在东北密林和岭南丘陵,在万米高空和辽阔海疆……演兵场处处呈现出鲜明的信息化特征,我军联合训练呈现出军种齐全、兵种密集、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的特点……

    瞄准明天战争、未来战场的人民军队,为“英勇善战”标定了新的时代高度。

    当年突破乌江、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如今已是装备现代化战车、火炮的济南军区某机械化步兵团。这个曾被授予“开路先锋”荣誉称号的光荣团队,常年坚持评选演兵场上的“新22勇士”……

    炮火硝烟中走来的人民军队,已由过去单一军种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并开始向信息化迈进的强大军队。

    今天,从沙场点兵的金戈铁马,到中外联演的风云际会;从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的特殊战场,到走出国门的远海护航与国际维和;从风雪荒原的戍边守关,到抢滩时代潮头的新武器试验……全军和武警部队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忠于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强大力量支撑和保证。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必将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党员的故事讲不完
党指挥枪,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