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6月26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武汉理工大学:实施卓越教育 培养卓越人才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6月26日   04 版)

    满怀喜悦的毕业生

    学生设计的首台概念车——热望

    CUBA联赛学校球队夺得西南赛区冠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来校讲学

    春花烂漫的新校园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史学、教育学、医学、艺术学等门类。现有本科专业82个、普通本科生36300余人,博士、硕士生16000余人,教职工近6000人,有两院院士6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创新研发基地27个。学校通过60多年的育人实践,形成 “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和精神,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社会英才。

    2011年,学校计划在全国31个省(市区)共招收普通本科生9200人,招生规模名列全国部委属高校前五位。新增本科专业三个:物联网工程、建筑节能技术和工程、对外汉语。

    武汉理工大学承载着5万多名学生和5万多个家庭的殷切期望,将以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创新教育模式,构建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构筑一条通向卓越的道路,在这条充满希望和阳光的道路上,让学生享受卓越教育,成为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

    ◆ 培养体系完备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生成才为根本,着力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三强人才”。学校积极推行学分制改革,实行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卓越人才培养工程”,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

    1. 大类招生培养。2011年,学校部分学院继续按照二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培养,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类、工商管理类、机电类、经济学类。大类招生专业将按“1.5+2.5”或“2+2”的课程体系进行培养,经过1年半或2年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兴趣和特长,再确认主修专业。大类招生培养很好地体现出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

    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在2010级部分专业中遴选774名优秀学生进行学硕连读试点培养。2011年,学校将按照本、硕、博连读的人才培养思路,探索在材料学科、船舶与海洋学科、机械学科的2011级学生中遴选组建拔尖创新人才试点班。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数理金融四个专业继续进行教学改革试点,培养拔尖人才。

    3. 主辅修培养。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修读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学士学位或双学位。目前学校共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通信工程、工商管理、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物流管理、英语等8个辅修专业。

    4. 七校联合培养。学校与教育部在汉的其它六所高校联合推行跨校辅修,学生可在联合办学的七所高校中跨校修读课程,获得辅修学位或辅修证。2010届毕业生中有302名学生获得外校辅修证,862名学生获得外校的辅修学位证。

    5. 军地合作培养。学校与空军签订《空军依托武汉理工大学培养军队干部协议书》,建立学校负责专业教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负责军事教育的合作机制,联合培养国防生。学校国防生以纪律严明、政治合格、学习刻苦、素质优良而得到空军首长的赞许。

    6. 国际合作教育。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开办通信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车辆工程等国际合作教育专业,与国外学校联合制订培养计划,实行2+2、3+1等培养模式;后两年或一年进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合作大学学习,双方互认学分。部分学院也和国外知名大学签订本科生国际交流合作办学协议,采取2+2模式联合培养学生;同时每年从在校生中选派优秀人才到美国、法国等国家学习或推荐毕业生到国外大学继续深造。学校还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美国密西根理工大学等学校参加Summer School短期学习。

    7.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学校充分发挥建材建工、交通运输、机械汽车三大行业优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2010年,无机非金属材料、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复合材料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物流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进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2011年将扩大试点专业数和受益学生规模。学校为试点专业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为学生提供外语训练环境,各种学术交流平台,实验(工程实践)实训平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工程实践、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活动;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特别学分。学校设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项资金,加大对试点专业实验室建设、基地建设投入力度,支持开展试点专业的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师资培养和学生实践教学工作。

    ◆ 学科特色鲜明

    学校形成特色与优势并重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数字制造、交通科学与工程、新能源与电动汽车技术、资源与环境工程、人文与艺术设计、力学与土木工程、物流与管理经济等学科平台,为社会培养出40多万高级专门人才,取得一大批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成为我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 科技创新活跃 

    2010年,学校科研经费达5.7亿元,获国家级科研奖励数量在全国高校并列第九位,教育部专函祝贺;授权专利210项,居全国高校前列。依托雄厚的科研实力,学校积极搭建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平台,成立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建立20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设立自主创新研究基金学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开放实验室项目,每年投入500万元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近年来,学校学生在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1000余项,其中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全国性重大竞赛中获奖100余项;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获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

    ◆  校园生活丰富  

    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积极引进高雅艺术,着力打造以“塑造文化精品,砥砺理工精神”为宗旨的品牌活动,广泛开展“金秋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活动。同时各学院也打造出材料节、航海节、汽车文化节、外语节、资环之光等一批校园品牌活动。作为全国优秀学生社团的校大学生艺术团,更是在国际文化交流、全国艺术竞赛、文艺汇演中屡获佳绩。近年来,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成绩斐然,校男子篮球队曾获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冠军、两次获CUBA总决赛亚军,九次获西南赛区冠军;田径队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获3枚金牌,2010年郑东升同学获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百米冠军和亚运会百米第七名;武术队在世界武术队锦标赛和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各获2枚金牌;跆拳道队吴琼同学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第25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获跆拳道亚军,2009年丁敏同学获跆拳道世界杯比赛团体第五名;网球队获2008年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

    ◆  助学措施完善  

    学校建立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多元化奖励和资助体系,奖励品学兼优学生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生可根据高考成绩享受新生奖学金。学校设立的社会奖助学金达107项,学生每年最高可获得23000元奖学金,2010年用于学生的奖励资助金额达1.2亿元。 

    ◆  就业空间广阔 

    学校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70%以上毕业生在国民经济重点发展的行业以及全国知名企事业单位就业。2009年,学校就业工作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若需了解学校招生信息,请登录武汉理工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zs.whut.edu.cn/),或致电027-87859017、87858399咨询。

武汉理工大学:实施卓越教育 培养卓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