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6月2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广州青少年宫:公益与市场碰撞出的华丽转型

本报记者 林洁 实习生 阎冰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6月27日   08 版)

    在广州繁华的北京路步行街上,青年男女喜欢聚集于此逛街、吃饭、看电影、玩动漫,他们参加过不少广州市青年文化宫(下简称“青年宫”)举办的活动,但是印象中只留下了“青年宫电影城”。

    2003年,青少年活动中心被划为自负盈亏的市场经营主体,全国青年文化宫面临改造转型。青年文化宫是几代青少年的文化精神家园,承载记录了青年诸多美好的回忆,其职能定位一向是以公益性为目的,面对公益化和市场化碰撞,青年宫将如何实现转型呢?

    “社工+志愿者”模式打造新出路

    今年,广州市青年文化宫60周年了。60年韶光,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并没有因为转型而黯淡,反而在新的时代焕发耀眼的光芒。服务青年,也如青年一般朝气蓬勃。

    “我们想打造社工进入社区的‘样板房’。”青年宫主任王健平上任才数月,但已经成竹在胸。青年宫的“社工+志愿者”模式突破了社工资源稀缺、志愿者服务专业性不强的弊端,已经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可供借鉴的工作模式。青年宫副主任屠宪治介绍,青年宫于2009年成为广州市第一批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试点单位,现在已经进入第二年试点。2010年,青年宫成为全国第二批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试点单位,“在全国157个试点单位中,我们是唯一一支属于共青团系统的组织。”屠宪治副主任透露,借着这些机遇,青年宫在贯穿原有项目的基础上,逐步推行社工+义工(志愿者)模式。

    据了解,青年宫有两位专业的社工人员,亲自参与指导社会服务工作。在亚运会期间,青年宫全程介入了广州东站服务团队,残奥会冠军周杨静结合自身经历,向青少年讲述励志故事,专业社工队伍全程参与部分站点志愿者服务,在提供社会服务的同时,提升了志愿的服务水平以及自身的素质。而与广东省疾控中心合作的“防治艾滋病 同伴教育活动”让这种模式的可行性通过了高标准的检验。青年宫为此项目招募60名志愿者,进行专业辅导后,每名志愿者可以向50名同学宣传防艾滋病知识,与此同时开展的社会实践、青春健康,青春与法、青春与电影同行等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开展。青年宫发动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的服务功能得到延伸和发展。

    当好“月下老人”和“师长”

    传承发扬老传统

    青年宫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关注外来务工青年婚恋问题的号召,旗下的广州市青年婚姻介绍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出现知青返城的高潮,“老知青”在农村插队时无法解决婚姻问题,回城后年龄大了,找对象自然有困难,广州青年婚姻介绍所就扮演了“月下老人”的角色,广牵红线。现在,广州市青年婚姻介绍所已成为全国婚介行业一面闪亮的旗帜,成为广州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的一个重要标记。在新时代,依然持续发光发热,政府财政支持、介绍程序规范、配对成功率高,使广州市青年婚介所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关注青年人创业就业问题上,青年宫更像一位师长,秉承“青年人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市场”的理念,为青年提供广大的实践平台。据青年宫主任王健平介绍,自2002年始,青年宫设立了广州市青少年社会实践指导中心,在企事业单位中开发“实践基地”,面向16周岁以上的大中院校学生和社会青年提供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的机会,如今,青年宫青少年社会实践指导中心已经在广州地区35所高校设立了社会实践分部,在册大中学生会员达37000人。

    实践中心坚持公益性原则,青少年成为中心会员接受专业服务,只需一次性交会员卡费5元。近年来更有企业通过中心成功招聘全职岗位。以2010年为例,中心为学生提供了3714个实践岗位,吸引超过10000人次参加面试,参与社会实践3732人次。以小组、个案跟进、志愿者活动等形式面向实践分部提供了15次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指导服务,参与者约1200人次。

    实践中心也通过一些特殊的实践方式激发大学生的潜力,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能力。2010年1月,20名大学生参与了一项艰苦的岗位实践——广州火车站广场保洁员岗位。在长达19天的实践中,他们每天清扫地面脏物,每天工作8小时。但是,这19天却没有一人迟到、早退或旷工,他们全都坚持到最后一岗——大年三十的晚上。对于这份工作,很多同学的感受是:“只要我这次能把清洁工的工作坚持到底,那以后没有什么是我所不能坚持的!”

    在常规的岗位实践中,实践中心为大学生升级成为职场达人铺路搭桥,大批大学生从中受益。广东工业大学学生洪思玮经实践中心介绍,现在香港官燕盏集团有限公司当法务实习生,表现良好,该公司人力资源经理透露,洪思玮毕业后将顺利转正。何子奇是中山大学的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指导中心平台,成功参与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组织工作,成为亚残运会亚运场馆的P类工作人员,任职技术官员服务主管,出色完成了服务亚运的任务。

    宁泊月是一位聋哑人,2010年来到青年中心求助,羞涩的女孩鼓起了勇气,掏出的纸上写着“我急需一份工作,请帮帮我”。后来,青年中心的社工督导艾老师全程跟进了这个个案。由于宁泊月是特殊的聋哑残疾人,无法符合许多用人岗位的要求。在暑期社工的帮助下,她找到了《新快报》暑期销售社会实践机会。通过其自身努力,宁泊月获得了本次销售大赛的优秀奖,同年以优秀的高考成绩考进了天津美术学院。她的母亲代其出席大赛的颁奖会,在发言时不由激动落泪:“宁泊月会牢牢地记住帮助过我们的人,也会在困难的时候想起这些经历的。”

广州青少年宫:公益与市场碰撞出的华丽转型
毕业生“1+1”向师弟师妹传经送宝
首都医科大:“敬畏生命 珍重健康”塑修身工程
首都高校团委走进多伦诺尔建功草原水乡
港澳大学生赴京文化实践
“毕业了!”
创业资金门槛过高 吉利创业基金为您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