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中拓展发展空间,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从历史风雨中走来,走出一条创新求变追求卓越之路。
不改革创新,学校就没有出路——这是学校上下的共识。基于这种共识,学校在办学条件的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与更新、科技服务平台的建构方面戮力同心,成效卓著。
办学条件不断优化
卓越的办学质量必须以优异的办学条件为保障。1999年,合校举办高职教育之初,学校占地不足200亩,优化育人环境条件迫在眉睫。学校抢抓机遇,发扬艰苦创业精神,通过土地置换、吸收社会多元投资,超前谋划、高标准规划建设新校区,突破制约学校发展瓶颈,为长足发展搭建新的平台。强化实验实训建设,斥资4000万元建设和完善实训中心,特别是2007年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以来,学校进一步加大办学投入,并通过吸纳社会资源、接受企业捐赠等方式强化条件建设。目前已建立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数控职业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餐旅教学基地1个,商苑实习商场、济南四方机械加工厂、银座服饰公司、济南舸乐博贸易公司等79个校内实训基地、7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24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了真实的工学结合平台,并以企业生产经营标准进一步完善了准职业实训环境,实验实训条件产生质的飞跃。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建设完善了校园一卡通系统,基本实现校园环境、资源、活动的数字化管理与服务。目前,学校校舍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资产总值8亿多元,实验设备总值过亿元,为教学改革和建设、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证。
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更新
校企合作培养、注重素质教育、强化商科特色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重要内容。
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充分关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实践“名校名企育优生战略”,与上海大众、海尔集团、美国Oracle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建立集财经、电子信息、旅游、生化与药品制造、艺术设计等12大类58个专业,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专业群为主体,各专业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格局。根据职业能力需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新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并实践教学——经营——一体化、“双业融通订单式”、“准员工式2+1”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获2009年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1年5月,学校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全国商业服务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院校。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关爱学生身心健康。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突出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被评为全省高职院校思政类唯一国家级精品课程。实施教导合一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切实解决教书育人相结合问题。实施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制度。卓有成效的教育管理不仅为学校赢得全省高职院校唯一的德育示范高校荣誉,更为毕业生设立诚信、敬业、担责的道德品牌。
注重错位竞争,突出人才培养的商科特色。根据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山东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形势需求,立足学校自身优势,凝练提升商科特色。弘扬优秀商文化、突出职业特色;以商科专业为主体,以人文艺术类专业丰富商科文化本质内涵,以信息技术类专业突出商科技术特色,构建一体两翼的商科特色专业结构;形成商科特色教职工队伍、运行机制和综合素质养成教育体系,提出打造商科高职第一品牌的战略构想。
人才培养适销对路,就业市场抢占先机。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7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学校获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50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山东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等称号。
筑就科技服务高平台
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以科研集聚发展后劲。2005年,在山东省科技厅批准成立的“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础上,依托鲁商集团建立“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学校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的新平台。中心围绕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的研发、示范、推广三大任务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这一总体目标,近几年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申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科研课题38项,吸引26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承担课题。主持山东省“放心肉”工程,“放心肉”屠宰监管技术系统已建设成为国家标准,作为示范向全国18个省推广;完成山东省冷链物流信息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开发建设中国农产品物流网;先后参与并完成国务院政策研究室项目、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云商务等项目。
建成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唯一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制冷与空调、软件科学与技术的科研资源,以农产品贮运保鲜、食品冷链、物流信息三大技术研发为方向,及时传播国内外科技动态,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和原创性研究成果。学校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契机,承担山东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市场体系规划”任务,促进山东省农产品贮运保鲜产业链的形成,为保证居民的农产品消费安全、提高食品消费质量、振兴区域经济贡献力量。
同时,学校还拥有山东省商会、山东省物流与采购协会、山东省商业经济学会、山东省商业会计学会、山东省商业经济研究所等多个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校内其他行业协会及科研机构与院系紧密合作,进行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与推广,在科研攻关和技术服务中历练队伍、培养人才、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