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7月0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追风赶月向未来 凤舞九天写辉煌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走向国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01日   08 版)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强大的外教团队

    吉林大学-莱姆学院十年校庆现场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留美学生代表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外教团队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学生风采

    12年,她犹如一株小苗,沐浴着阳光雨露,历经人才竞争的风风雨雨,长成参天大树,绽放出沁人的芳香。12年,她破茧成蝶,凤舞九天。

    12年,她演绎了凤凰涅磐的传奇。执著的办学人率领他的团队与美国诺斯伍德大学、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等名校签署协议,由此走上“立足本土,面向国际”道路。

    12年,她拓展的这条路,扬帆起航,在环球之旅中,在东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中,在培养一批又一批学子时,走出一条国际化的强强办学之路。她就是享誉海内外的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12年来,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铸就了一条怎样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竞争中又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培养的学子又是怎样走进国际大舞台?2011年盛夏时节,我们再一次来到这所学院,探索莘莘学子的闪光足迹。

    走进吉大莱姆顿,李树家院长说:“怎样打造国际化办学品牌?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教育国际化说到底就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内国际教育市场,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就是我们打造知名品牌,走出的国际化办学之路,这就是办学12年的真实感受。”

    一、历史如歌,璀璨星河,吉大莱姆,名声远播

    ——“见证,从关注中走来。”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的发展、壮大已有12个春秋了。12年的煅炼与考验,12年的执著与坚韧,使学院将众多学子汇聚成璀璨星河。

    1999年7月1日,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这所融东西方文化于一身的学院,在吉林省长春市诞生。从她诞生的那天起,我们就一直关注、见证着她的发展,目睹了这所学院的一步步变化和一个个奇迹。2001年10月10日,一篇题为《中外合作,强强办学》的文章,通过媒体向世界传递了吉林大学与北美高校强强办学的信息,并对该院经验作了“九层高台,起于累土;特色办学,经验鲜明;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概述。2009年7月1日,当这所学院走过十年风雨历程,在国际化办学的道路上做出成绩的时候,以《十载春秋育人路,一曲桃李争艳歌》的文章对学院10年办学历程进行了全面总结。

    如今,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连接处,再次审视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所走过的道路,解析其办学经验和成功之路,可以说,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不仅为走进该校的学子走向国际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而且在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及项目管理诸方面为全国同类学校提供了示范。

    邓祉光是从这所学院走出的优秀学子。当年,他怀揣着梦想走进吉大莱姆顿,又带着理想走出国门,在丹麦科技大学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诺和诺德公司,年薪达60万元人民币,被传为佳话。学生秦茵,从吉大莱姆顿进入世界100强大学读研,成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她所在专业唯一获得全额奖学金的中国学子。

    进入发达国家顶级大学读研的不只是秦茵,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读研的还有胡睿洁、程瑾、薛莹、张爽等,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继续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的陈国研, 还有被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录取为管理学硕士的郭小辰等。此外,在这些佼佼者中,还有考入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冯基洋以及被香港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苏慧。邓祉光、秦茵、陈国研、郭小辰、冯基洋、苏慧所代表的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400多名学生,显示出吉大莱姆顿的鲜活态势,他们宛如璀璨星河,象征着吉大莱姆顿的辉煌和成功。12年来,笔者见证了吉大莱姆顿的发展,关注着她为学子铺就的成功之路。

    ——“把90度水烧开。”走进吉大莱姆顿,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把90度水烧开”。这是李树家院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用这句话表达学院对学生的培养信心,用这句话向学生传递母校对他们的殷切期待。

    李树家曾在吉林大学担任常务副校长多年,作为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深邃的理解。“把90度水烧开”可谓李树家的创造。李院长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因为在我国高考体制中,许多学子被挤下独木桥。虽然他们输在起跑线上,但不意味着他们不能成才。于是,李树家等一批教育专家,借鉴国内外先进办学经验,创办一所中外合作大学,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探索新路。

    如今,当人们提起中外合作办学,也许会想到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因为这所学院以“讲信誉、重质量、求实学、育真才”的价值观,使学子成才,有一部分还走出国门,实现其梦想。同时,也铸就了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的品牌。用李树家的话讲,“责任”二字是学院的命脉,“诚信质量”是学院的灵魂。学院走的是国际化强强合作办学的新路子。既要在市场经济框架下接受挑战,又不被经济利益动摇办学的公益性。既要坚持为中国发展办教育的理念,又要办出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的国际学校。学院建院之初确定学费标准,历经12年的物价上涨,从未涨过一分钱,他们所想就是让更多的工薪阶层孩子念得起书,这种公益性办学思想赢得了民心。

    在吉大莱姆顿,陈国研被誉为“敢于攀登的勇士”。她考入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在她的人生历程中,主动学法语,接受名校博士学业的挑战。现在,她经常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诫学子,“在学习上只有不畏劳苦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陈国研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精神,吉大莱姆顿学子的发展靠的也是这种精神。2001级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谭峰是该校首个进入世界大学50强的佼佼者。2003年,谭峰从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留学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在加拿大圣·约翰斯市他成为首次获得加拿大政府颁发的“总督学术奖章”的中国留学生。2006年,他被世界知名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他父亲说:“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把孩子送进吉大莱姆顿接受世界先进的高等教育是一件高兴的事,一直以来为学院倡导的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院各学科权威性负责、对合作外方负责、对吉林大学负责的‘五负责’精神所感动。这里给了孩子实现梦想的机会。”

    二、发展赞歌,莱姆执著,追求卓越,勇于开拓

    ——“世界越来越小,母校越来越大。”走进吉大学莱姆顿,环境优美、树木葱绿、鲜花绽放的美景映入眼帘。远远望去,一座座楼宇披上我们民族特有的“中国红”,给人一种勃发向上之感。据学院常务院长贾易荣教授讲,我们选择“中国红”不光因为我们看到国外许多著名大学采用这种颜色,我们还有自己的寓意:面向国际办学,洋为中用是目的,民族魂不能丢。选择‘中国红’,还寓示着吉大莱姆顿的学子红如桃李,竞相绽放。

    来到学生中间,20名学生围坐在一起畅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原先,我们从没想过出国留学,那就像是做梦。然而在这里,梦想已变成现实。”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摇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我们看过学院的“三项承诺”和五方面办学特色之后,自然会悟出道理。专访中,我们看到这所学院建院伊始就对社会有三项庄严承诺:第一、学生即使一天也不出国,在长春完成全部学业,仍可获得境外合作院校的文凭,而且所获境外文凭可得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第二、在学院就读期间,愿意出国留学的学生,学院协助学生办理出国手续,异地转修过程中,学生不丢失已获得的学分。第三、学生凭所获境外学士学位证书和成绩单,可直接参加加拿大、美国高校的硕士研究生遴选。12年的实践证明学院百分百地兑现了承诺。

    12年间,学院在坚持公益性办学方向和培养国际化人才过程中,形成“五大”办学特色。一是在中国的国土上办学,面对的是中国国情,贯彻的是中国的教育方针,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在校学生接受的是外国文化教育,获得的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文凭。学院规定凡经考试合格,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均可获得境外相关院校的学士学位。二是灵活的就读方式。学生可以在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完成全部学业,也可以申请转入外方合作院校继续学习直至毕业。在转修中各方均承认已获得的学分。三是坚持在优越的英语教学环境中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四是严格依法办学,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学的方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助力学子走向国际。五是依托吉林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雄厚的办学实力和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在强强联合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就是这“五大”特色,保证该院学子在“树报国之志,求兴邦之识”的理想中,谱写了一曲发展的赞歌。两年前,笔者曾专访过来自河北秦皇岛、内蒙古包头、吉林省通化的张晓婷、潘琪、王鑫3名同学。如今,其中2人走出国门,奔赴世界500强名校、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留学,朝着更高远的目标进发。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的学子能够成才,其重要原因是这所学院为学子的发展提供了高水平的平台。

    例如,肖鹏就读于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后来,被全美MBA排名第4位、全球MBA排名第20位的美国杜克大学录取。1999级通信工程毕业生王雪松,留学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毕业后进入Bell Aliant,短短2年时间从故障处理维护到技术工程师再到大企业项目主管,成为全球顶级的CISCO网络技术认证CCIE全球会员之一。王雪松原来也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学生,在吉大莱姆顿他的人生灯塔被点燃,最终迈进国际顶尖级企业,用他的话说:“我原来想世界很大,现在感觉世界显得越来越小,海外学子多了,母校显得越来越大。”

    ——“英语教学,强悍团队,专家荟萃,学子芬芳。” 常务院长贾易荣教授说,在吉大莱姆顿拥有一支强悍的的中外教师队伍。学院所有学分课全部采用英文教材,前三年采用双语教学,第四年用全英语教学。建院以来,常驻外籍教师与在校生之比,一直保持1∶40,这在国内其他高校是少有的。外籍教师来自加拿大、美国、英国、爱尔兰、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其中有些人在国际同行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例如,2007年10月,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汽车经销商商会秘书长王晓丹访问美国,美国汽车营销与管理著名专家斯蒂文教授亲自接访。其间,斯蒂文还特意向王晓丹介绍他参与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教学的情况。2008年11月27日,王晓丹秘书长在商会秘书处的同志陪同下从北京专程来到吉大莱姆顿。在学院,王秘书长听取了外教斯蒂文教授的一节课。然后,对学生们说:“你们太幸运了,不出校门就能听到国际一流专家的讲课。同学们要好好学,中国非常缺少汽车营销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你们中的一些人肯定会成为本行业的高管。”经王晓丹的诠释,使学生们感到在国内就能聆听国际著名大师授课的幸福。

    美国诺斯伍德大学商业课程教授Jay Berry博士,毕业于耶鲁大学,是美国咨询协会会员;Roy Kirby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博士,有卡尔顿大学及其他大学的教学经历;Carol Kirby博士毕业于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博士;Brian Seville博士,约克大学(博士),多伦多大学(研究生),有多年的大学任教经历。

    此外,在吉大莱姆顿授课的国内85名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三分之二,其中还有5名博士生导师,具有博士学位和攻读博士学位者有45人。应该说,吉大莱姆顿的中外教师队伍是相当强的。

    谈到全英语教学,贾易荣教授讲,英语课时贯穿前三年,总学时超过1200小时,它比一般大学外语系专业课时还要多。基础课、专业课一包在内,外籍教师授课占总学时的60%以上。作为外国语的英语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课程,是英语基础课的重头戏,以听说为主要教学方向,每周10学时,持续3个学期,全部由外籍教师按小班20人左右授课。选派部分国内英语教师讲授的大学英语课,则以读写为主要教学方向。

    此外,各专业都开设交往英语、英语口语、写作英语、学位英语、商业英语、技术英语等语言类课程,确保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修完8门英语课程。为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外籍教师还积极参与策划英文歌曲卡拉OK比赛、英语讲演赛、英语辩论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走进外教群体,几名外国朋友谈了他们对吉大莱姆顿的感受。一位外教说,她从美国来到中国,为了提高英语的交流技能,外教经常安排学生作翻译和助教,通过这种方式来增进师生们的感情,既帮助学生提高了英语学习水平,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另一位外国教师这样评述说,走进吉大莱姆顿学院的学子智商都很高,他们的适应能力都很强,特别是全英语授课中的每个细节的考试,几年下来几百次的考试,使学生根据教学情景和未来社会需求的知识结构,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功底。反过来,学生对我们也十分尊重,使我们与学院、学子之间产生难以割舍的情谊。每当看到一批批学子走向成功,我们也由衷地高兴。

    在吉大莱姆顿授课的李苏红教授,是国内知名学者,在吉大能听到李苏红的讲课可算一件幸事。专访中,他谈了感受:“据我所知,莱姆顿的教育方法很先进,最大的特点就是全英语教学,对中国式的英语教学是一种颠覆。早在建院之初,我第一次看到国外的原本教材感到十分惊讶,吉林大学都没有的东西莱姆顿学院有了。在我的学科视野中,吉大莱姆顿使用的教材是60年来第一部美国原本教材,它对国内高等教育是一个推动。”

    初见李红梅教授就被她的经历所吸引,她是一位加拿大籍的华人教育专家,她生在长春,留学国外,曾在世界著名会计事务所任职,在财务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她来此几年,所培养的学生有的走出国门,有的成为所在企业的顶梁柱。用李红梅的话讲:“走进吉大莱姆顿,就是不出国的留学,而且,在这里接受的是北美前沿的教育。”

    谈到吉大莱姆顿学子,该院领导向我们讲述这样一个真实故事:高明现在某重工集团供职。当年应聘时,集团本意仅招收研究生以保证入围者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而高明经一番询问后凭他坚实的英语基础和一口流利的英语征服了考官。在该集团一次国际博览会上,原来选定的英语翻译因不懂管理未能准确表达含义,在此困难时刻,高明大胆走上台作了翻译,令在场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国际友人赞不绝口。高明说:“四年的艰苦努力没有白费,我找到了非常适合我们吉大莱姆顿毕业生特点的工作。 ”

    三、民族长歌,群星闪烁,走向世界,累累硕果

    ——“掉下独木桥,走向高速路。”古人云:“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用群星闪烁来概括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所取得的骄人成就一点都不为过。12年间,这所学院在中外合作办学的道路上,演绎了一曲民族长歌。截至目前,该院在长春的本科毕业生共1597人,出国转修毕业生700余人。学院毕业生读研总数425人,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国外读研的312人,分布在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法国、丹麦、比利时、荷兰等国家。用学生的话说:“掉下独木桥,走向高速路。是母校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的梦想。”

    目前,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学生进入世界大学500强的有178人,其中69人所在的32所大学属世界大学200强,36人所在的16所大学进入世界大学100强。

    吴男,1999级通信工程毕业生,是吉大莱姆顿首个在合作外方院校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他还在该大学研究生项目中担任项目负责人。1999级计算机工程与应用专业的夏子云,从吉大莱姆顿走出,在滑铁卢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回国发展。2001级通信工程毕业生马宁,到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学习,毕业后不到一年就成为多伦多IT公司主管。

    计算机工程技术毕业生宋炜,供职于纽芬兰·圣约翰斯市加拿大VMT公司。2001届毕业生于露,原在联邦快递(中国),现在微软(中国)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北京座谈时于露感慨颇深:“没有吉大莱姆顿的栽培,不会有我的现在。”像这样的事例在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比比皆是,随便找出几个都充满神奇。

    ——“我们得到的是锻炼,开阔的是眼界。”当一批优秀学子活跃在世界大舞台的时候,在国内,仍有一批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的群星在闪烁。国内就读学生主要分布在吉林大学以及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还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诸多毕业生选择国内就业,为建设强大的国家贡献力量。据统计,国内吉大莱姆顿的学子主要集中就业于东南沿海和全国大中城市。仅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的就业者就达数百人,占毕业生总数约24%。就业单位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国际知名企业以及在华独资、合资公司,电信、银行、金融、汽车、保险等领域,有的还就职国家重要部门,为共和国的发展建功立业。 

    2011年6月8日,在北京邮电大学召开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上,在京工作的200多名吉大莱姆顿毕业生倾吐了对母校的情怀。他们为能生活在北京、工作在北京、发展在北京感到自豪,更为母校给予他们的厚爱而由衷地感谢。他们当中有的在国企工作,有的留学毕业,回到祖国为建设国家出力。

    交流中,3名北京籍吉大莱姆顿毕业生石磊、汪洋和林华讲述了他们切身的感受:“当年我们为什么跳出北京上大学?看好的就是母校的国际品牌。现在回想起来,当年那步棋走对了,因为走上工作岗位后拿过来就用。当我们与国内名牌大学毕业生同场竞技时,为什么我们会赢?原因就在于:母校所传授的都是国际教育前沿的知识,它紧扣国际发展的脉搏。当年我们跳出北京,得到的是锻炼,开阔的是眼界。现在回到北京,得到的是发展,展现的是自信。”

    “作为一名步入社会已经五年的学生,回首走过的春夏秋冬,我仍然对母校四年的大学时光念念不忘。在校期间除了课本知识以外,我学到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迅速适应社会。”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毕业生陈安琪这样说。她原来是山东济南的学生,当年微山湖畔铁道游击队政委的后代。2008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得研究生学位。陈安琪凭借扎实的功底,与4位追梦人成立公司,开始创业生涯。目前,她在北京吸纳下岗职工和残疾人100多人就业,为社会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陈安琪的话讲:“母校给予我发展的技能和社会责任感,我要将所学回馈社会,让社会认识吉大莱姆顿的学生。”

    这就是莱姆顿学院走出的优秀学子,这就是莱姆顿学子的人生情怀,这就是莱姆顿学院群星闪烁的光芒。追风赶月向未来,凤舞九天写辉煌——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优秀学子群英谱由此写就…… 

    (宏火 刘丙江 林楠)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7月01日 08 版

追风赶月向未来 凤舞九天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