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傻”:别人读研读博是为了留在大城市,他博士毕业有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却一头扎进山沟。
有人形容他“一根筋”:谁都盼着往高处走,他却从高处往最低处迈:学历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岗位却从大学老师到工程师再到连队指导员。
他,就是广州军区某炮兵旅六营十七连博士指导员饶璞。
2008年12月,饶璞参与研究的《863计划重大武器装备技术经济综合评估》项目结题,并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鉴于饶璞在武汉经济学院学习期间的突出表现,导师和系领导找他谈话希望能够留校任教,发挥他的长处搞科研。
他却犯起了“傻劲儿”:“从穿上军装到现在,一直是从书本到书本,没有实践,没有体验,我希望到基层去锻炼一下,接接地气儿。”
2009年6月,坐火车南下的他挥别了母校和自己的爱情。在武汉某院校任教的女朋友已经下了最后通牒:“不留校,就分手”。
饶璞为这事掉了泪。
掉完泪的饶璞毅然背着行囊扎进了山沟。“基层是沃土,没有地气绝对滋养不出灵气,终有一天她会理解我。”
到部队后,级别高、学历高的他被安排在无人机队担任工程师。这本是一份相对清闲的工作,按理说潜心搞研究时间应该比较宽裕。
但一心想在基层有所作为的饶璞却不领情,他主动向旅领导递交申请书,请求到基层连队接受锻炼。
最终,饶璞如己所愿来到了该旅十七连,一个战功显赫、曾被授予称号的英雄炮兵连,他成为旅队历史上第一位博士指导员。去年9月,一位大学同学到饶璞驻地出差,当了解到昔日在学校里品学兼优的饶璞现在在基层连队当指导员,很是不解:“你一个正营职博士,当指导员完全是浪费你多年学习所得!”
对于同学朋友的好言相劝,饶璞总结出一套“吃苦守恒定律”来论证自己的想法:对于个人成长而言,早不吃苦,晚就要吃苦;现在不吃苦,将来必吃苦。在人生的路上,把“苦”提前吃了,是一大幸事。
到了基层,不少事都让这个博士指导员郁闷:旅里第一次摸底考核,他有近一半的课目“挂红灯”。在作战部队当主官,考核不合格,意味着全连年度训练成绩不能评一级,不能评先进。更意味着这个新来的高学历指导员不但没有给连队增辉,反而拖了连队的后腿。
知耻而后勇。饶璞再一次拿出当年考博的学习劲头:体能弱,连队组织五公里越野,他悄悄穿上沙背心跟着跑;俯卧撑、仰卧起坐训练,大家做50个,他逼着自己做100个;带兵经验不足,他就放下架子,主动搬进班排宿舍,坚持“周住一班、日谈一兵”,在与战士的相处中积累带兵经验,碰到棘手问题就向身边的干部骨干请教。
几个月下来,他磨破了7双迷彩鞋。年终考核,饶璞带领全连跑出了全副武装五公里越野全旅建制连队第一,让大家刮目相看。
身在兵中,兵在心中。战士们积极配合他发起的“我给连队献一计”活动,促使连队发展蒸蒸日上。他摸索总结了“带兵四字诀”(树,树立形象;输,传输知识;束,纪律约束;疏,心理疏导)更是被全旅推广。
在炮兵旅有一档定期的节目——战神讲坛。
该讲坛因观点新、实践性强深受官兵喜爱,官兵们都以能登此讲坛为荣。
去年11月饶璞登上了讲坛,演讲的题目是《细节源自于心,成就于行》,这源于在基层舞台上半年多的切身体验。
在连队担任指导员的日子里,饶璞在不断积蓄力量的同时,自己多年的知识积累也在尽情释放。他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在连队开设“讲坛”,与官兵互动交流。
从“货币战争”到“朝韩危机”,从“我的青春我作主”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官兵们从他的授课中开阔了眼界,他从战士们的牢骚中找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和切入点。
士官支委叶卫军专业技术精,群众基础好,平时讲话滔滔不绝,遇到开支委会却沉默寡言。会后,饶璞找他聊天,小叶悻悻地说:“我是个士官,人微言轻,学历阅历不如干部高,说多了其他支委可能会不高兴。”
经了解像小叶这样的“哑巴支委”、“点头支委”、“举手支委”在连里还不少。饶璞一面耐心地给小叶讲支部工作条例,鼓励他积极为连队建言献策,一面与干部支委私下沟通积极维护士官支委权威。
事后,饶璞还对全旅士官支委现状进行专题调研,对如何充分发挥旅队士官支委作用向机关提了“分好工、明好责、给够权”等多项建议,并得到推行。
一年多来,基层改变着饶璞,饶璞也给连队带来了许多新变化:连队团、党组织分别被评为“先进团支部”、“先进党支部”,连队被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
回顾过去半年多当指导员的经历,饶璞在自己的军网博客中感慨地写道:其实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条通向自己心灵的路。在这条路上,我的体验是,军人只有经过基层的磨砺才能成熟,基层是实现军人价值的最佳舞台。
王正付 何伟理 付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