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02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从“十送红军”到“十谢共产党”

新华社记者 朱国贤 何天文 王丽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02日   04 版)

    2011年,一曲农民自编自演的花灯戏《十谢共产党》在黔北山区唱响:“一谢共产党,翻身把你想,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二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温饱奔小康……”

    沧桑巨变,歌为心声。几十年间,在遵义这片圣地上,红色歌谣传递着深深的鱼水情;长征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激励着老区人民实现新的跨越。

    红色歌谣唱出鱼水情深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当年红军长征进入贵州,《十送红军》很快在遵义的土地上唱响。遵义人民还编写山歌颂扬红军与百姓的鱼水情:

    “红军穷人心连心,鱼水关系怎能分,红军爱民如亲人,穷人永远念红军。”

    遵义市习水县土城古街,近3公里长的石板路见证历史。今年86岁的土城镇农民罗明先,当年只有11岁,至今没有忘记红军给穷苦百姓开仓分盐的情景:“红军还没到达时,国民党反动派就造谣宣传,不少大人小孩跑到山里躲起来。可是,红军来了,就住在街上,一来就开仓给穷人分盐分粮,用行动粉碎了反动派的谣言。”

    土城是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第一个渡口。1935年1月29日,当地各族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帮助红军渡过了赤水河。今年70岁的土城镇居民郑月成,他的父亲就是当年护送红军渡河的船工。郑月成说:“附近的群众,有的送来了木板和门板,有的送来竹竿和绳索。收集的几十条船,编排在河面上沉锚,固定,然后用竹竿连接把船只绑牢,再铺上一块块木板、门板。”

    天还未亮,一座能供三路纵队通过的轻便浮桥出现在赤水河上。晌午时分,军委纵队和一、三、五军团共3万多人,全部安全渡过赤水,随即浮桥被炸毁,汹涌的赤水河阻断了尾敌。

    “赤水河,清又清,我打草鞋送红军,穿上草鞋翻山岭,北上抗日打敌人;赤水河,清又清,一双草鞋一片心,长征路上播火种,工农联合闹翻身;赤水河,清又清,我送草鞋谢红军,军民情意似赤水,千秋万代流不尽。”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但动人的歌声仍不时回响在赤水河畔。

    “当年打土豪,分田地,翻身农奴把歌唱;如今免粮税,盖新房,富裕农民喜洋洋。”土城古镇上,陈家客栈的主人、共产党员陈志敏,一次又一次给过往的游客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这个已有100多年历史,当年红军战士曾经住过的老宅院,如今迎来四面八方探访长征足迹的游客。闲暇时,陈志敏和街上的老人们,就用这些故事编成“红歌谣”唱给游客听。

    习水县委书记李凌说,长征精神、红色文化已成为70万习水人宝贵的财富,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坚持不懈地向贫困和落后宣战。如今在习水,乡镇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村级卫生室建在了家门口;最让农民满意的是基层党组织创建的“三关工程”:关心农民工,关心留守儿童,关怀空巢老人。

    “十谢共产党”每一谢都是群众心声

    “三谢共产党,穿衣把你想,以前穿的蓑草衣,现在毛料新时装……九谢共产党,致富把你想,以前种粮要上税,现在免税还补偿;十谢共产党,养老把你想,以前抚儿来防老,现在丢心政府养。”

    这“十谢”,老百姓情真意切:历朝历代,谁为老百姓盖房?历朝历代,农民种田怎能不纳粮?历朝历代,穷苦人看病谁报销?

    百姓的真情,激荡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代。

    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村民组是“十谢共产党”的“发源地”。站在村口的小山塘边眺望,满眼茶园翠绿,白墙青瓦红柱的民房倒映水中,宛如画中。村民说,是党的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改变了田家沟的村容村貌,就像“十谢共产党”中唱到的“以前住的茅草屋,现在砖瓦新楼房”。

    今年61岁的伍远华是“十谢共产党”的原创者之一。他说:“这些年,农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吃穿住行医疗养老上学等,全都享受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一定要把身边的变化唱一唱,让更多的人学会感恩。”

    “十谢共产党”,涵盖了从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作主到今天十个方面的巨大变化。每一谢,都是群众的心声。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解决了农民最现实的问题,生活变了样,精神面貌也变了。”湄潭县委书记滕昭义说,从当年的“十送红军”到今天的“十谢共产党”,都是群众对共产党一心为民的真情回应。

    基础设施大投入,使越来越多的村寨实现了“煮饭不烧柴,吃水不用抬,走路不湿鞋”。

    “记忆中,泥泞、弯曲的山路,总让人看不到希望。可是,2006年从广东打工再次返乡时,却发现村里正在发生变化。”今年51岁的龙凤村农民谭世才说,党号召搞新农村建设,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优质茶叶基地不断扩大。他在村里开了第一家“农家乐”,还办起一个茶叶加工厂,每年收入有30万元,年幼时读不起书的“贫苦孩子”成了最先富起来的人。

    从因地制宜引导农民“退耕还茶”,从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手把手地教会农民种茶,短短七八年时间,全县“公司+农户”发展茶园32万多亩,农民增收有了稳定的产业。

    兴隆镇党委书记肖勤说:“老百姓把我们的付出都记在了心里,用朴素的语言唱出了‘十谢共产党’。”

    谁对老百姓真心,老百姓就给谁真情。这种真情,历久弥醇。

    用党员的“辛苦指数”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长征精神诲育千秋,遵义会议永放光芒。”在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旁的“红军街”上,每天都会有一群退休老人身着红军服高唱红歌,风雨无阻,抒发心中的“红色情结”。

    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遵义会议体现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精神,体现了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精神。

    传承长征精神,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当年红军战斗过的赤水河边、乌江两岸、娄山关下,用“辛苦指数”提升着百姓的“幸福指数”。

    “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遵义市创建的“四在农家”活动覆盖全市,改变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物质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党组织在基层的影响力。“四在农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响亮品牌。

    顺应群众所需,遵义在全国率先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成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优势载体”。3年时间,全市14个县(区、市)党务服务中心、243个乡镇(街道)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1976个村(社区)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6990个村民(居民)服务点四级服务网络全面建成。

    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使遵义人民迈过了一个又一个“雄关”。

    “十二五”开局之年,遵义市一季度GDP增速创近十年来的新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和17.8%。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关注中,遵义正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推动跨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新华社贵阳7月1日电

科学真理放光芒
武警福建总队战士敲锣打鼓
载歌载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从“十送红军”到“十谢共产党”
牢记历史使命 开创美好未来
云南开通基层网络党建平台
重庆公安局党委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