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碧水) “希望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受助生的生活条件,也影响着受助学生的价值观。” 这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一份有关浙江希望工程实施20周年评估报告显示的结果。
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希望工程受学生中,有94.9%的受助生表示,受资助的经历将对自己今后参加公益活动产生影响。其中29.4%的人表示“影响非常大”,54.1%的人表示“影响比较大”,并且有八成以上的受助大学生都为其受助经历而投入到各类志愿、勤工活动中。
课题牵头人、浙江省社科院青年学者徐友龙说,这表明希望工程对受助生的帮助不仅体现在了生活条件的改善上,也影响着他们价值观的变化。
数据显示,有58.5%的受助生认为,希望工程的资助对其产生明显影响,“感受到了捐赠人和社会的关爱”,36.3%的受助生表示“愿意以后也出资或出力回报社会”,30.8%的受助生则“感觉到了责任感”。“可见,希望工程帮助受助生解决物质困难的同时,也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有了很好的积极引导作用。”徐友龙说。
浙江从1991 年开始在全省实施希望工程。截至目前,浙江希望工程累计筹款5.49亿元,援建希望小学533所、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3.9万名。希望工程在浙江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