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7月1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天路上的孩子

本报记者 杨姣摄影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13日   08 版)

    类乌齐县恩达村小学的白玛莎珍老师敲上课铃。

    载歌载舞。

    类乌齐县恩达村的孩子们。

    6月20日,西藏昌都地区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在上课。

    察隅县僜人的聚居地沙琼村,青华与外甥在家中游戏。上世纪60年代,僜人还处于原始社会状态,刀耕火种,结绳记事。西藏民主改革之后,政府一方面劝说僜人走出山林,并为其准备好新房,另一方面给他们分配了土地。现在,合作医疗、九年义务教育、社会福利、养殖补助、安居工程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僜人的生活得到更多的保障。

    波密县古乡古村的孩子们在玩耍。

    类乌齐县恩达村次仁巴宗与同伴在家中。

    近日,本报记者随“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央媒体采访团”重走川藏公路。

    这条中国筑路史上工程最艰巨的公路,为藏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为公路沿线的孩子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6月23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类乌齐县恩达村小学,白玛莎珍老师敲起挂在校门口的“铃”。“这就是我们的下课铃,这个‘铃’其实是一部旧解放汽车上的零部件,挂在校门口十几年了。” 白玛莎珍介绍说。藏语课老师西热土美带着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村民广场上做广播体操。广场上,村民们有的坐在旁边的运动器械上,有的倚着围栏,几个年幼的孩子坐在广场边上玩着玩具汽车,看着学生们在广场中央做广播体操。

    恩达村位于214国道旁,是国道317线上的必经之地,距类乌齐县城20余公里。2004年,恩达村45户牧民从山坡上搬迁到山坡下的公路两旁。房屋由政府投资加群众投工、投劳,统一进行建设,同时还实施了路面、路灯、村民广场等配套工程。

    “现在孩子们有活动的地方了,以后他们还会有新的校舍。”西热土美指着不远处的工地说。西热土美2008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恩达村小学教书,他说:“这几年,这里环境是越来越好了,新学校政府投资了190多万元呢,有多媒体教室,有新的宿舍。”

    2005年前,这里还仅仅是一个只有一到三年级的教学点。由于2004年村民居住集中了,这里才建立起了小学,本村的孩子再也不用去县里读四到六年级了,同时这里还接收了周围7个村的学生。然而,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校的硬件条件已经难以满足要求,尽管2004年后通过援建的方式,学校盖起两座平房,但也只能满足一到六年级上课的需要,学生和教师都要挤在一起住。

    课间操结束后,西热土美走进教室,准备给三年级的学生上课。老师在课上用汉藏两种语言与学生交流,学生都能理解。白玛莎珍老师说,刚入学的孩子完全不会说汉语,所以学校一、二年级教学使用藏语,三、四、五年级开始逐步使用双语,到了六年级就是全部汉语教学了。藏区的学生除了多一本藏语课本,其他课本都是全国统一的。村里教学点是上个世纪80年代建立的,从建立到现在始终坚持双语教学,现在村里的年轻人,普通话都没什么问题了。

    1951年11月20日,经过近20个月的艰苦奋斗,川藏公路修到了昌都。从那时起,内地的物资可以通过汽车运到西藏了,同时,这里创办了西藏第一所现代学校——昌都地区实验小学。6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双语教学。

    在昌都实验小学读五年级的德江旺姆说着流利的汉语:“我想小学毕业去上海读中学,去找我的哥哥、姐姐。” 这些年,由于内地在教育上大力援藏,许多中学开设了西藏班,招收藏族优秀学子。该校的学生们都把到内地西藏班读书作为第一志愿。德江旺姆的哥哥、姐姐都通过考试得到去上海读中学的机会。但昌都地区实验小学副校长伦珠洛松说:“考到内地读书,比高考还要难,每一届只有30到40个学生能考出去。”

    德江旺姆说:“哥哥、姐姐说,那边和这里不一样,让我好好学习,到上海去可以看到很多没见过的,以后还要考大学。”

    随着西藏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高中毕业生考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在大学毕业后,他们中有不少人又回到了高原。

    家在昌都的张燕,2008年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大学生村官的考试,随后她回到了昌都,成为昌都俄洛村的村长助理。张燕的父亲是汉族,母亲是藏族。张燕说,毕业后一心就想回到西藏,能有机会当一名村官,她觉得挺有意义的,但也遇上的很多困难。

    “我大学的专业是数学,和现在的工作关系不大,刚开始都不知道从哪干起,我就先挨家挨户串门,了解村里的情况。向富裕的农户请教致富经,了解困难户的难处。”张燕说。

    去年张燕还尝试着指导一个困难户饲养了7只藏猪,并帮他联系,卖到了昌都的饭馆。“能卖出去也是朋友帮的忙,一斤只卖25块,很便宜。”张燕不好意思的说。

    2010年,俄洛村组织村民组成施工队、运输队,修筑214国道,并在村里建起了砂石厂,使全村171人,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多元。但张燕觉得仅仅靠修路赚钱,不是长远之计,从今年起,她开始试着联系内地的工厂,为村民寻求就业机会,带着村民搞大棚种植,向内地推销。张燕说,村官的工作,让她经历了人生很多第一次,推销产品,寻找项目,研究种植等等,这些工作很有难度却也很有意思。这些天她忙着到邻村的几个致富了的农户家了解家庭旅馆的经营模式。

    这些年西藏旅游业高速发展,仅去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达685.14万人次。旅游者的不断增多,也使临近公路村落里的家庭旅馆繁荣了起来。

    家在林芝地区鲁朗镇旅游村的唐次仁,是当地第一个经营起家庭旅馆的人。旅游村位于318国道沿线,距鲁朗镇2公里,周围自然风光优美,2004年12月原仲麦村和扎西岗村两村合并更名为旅游村。唐次仁今年62岁,2003年时,政府鼓励发展旅游业,给了他4.3万元的补贴,用来装修、整改出一间新房子,作为家庭旅馆使用。

    然而,不到一年时间,这间能同时容纳6个人的房间已经供不应求了。于是,2005年,唐次仁决定再盖一栋新房,专门用做家庭旅馆。

    开起家庭旅馆,唐次仁一家改变了过去单一依靠通过种青稞、养牛羊来糊口的生活方式,农、牧、旅游三个方向同时发展让家里的收入迅速增长。2010年,唐次仁家的年收入已达10万多元。

    唐次仁的孙女卓玛,今年18岁,是林芝县中学初三的学生,刚刚结束了中考,放假在家。这天,她把家在八一镇的同学德吉请到了家里住,两个人坐在窗前,拿出一个精致的塑料盒子,拨开密码,拿出一本同学录,评论着全班的集体合影。卓玛说:“家里平时总有很多人,最多时候能住60人,有时还有外国人来,我也能和他们说一点点英语。”家在公路边,又经营家庭旅馆,使得卓玛比同龄的藏族女孩更加大方开朗。

    对于刚刚结束的中考,卓玛表示很有信心:“我肯定会上八一镇上的高中,以后还会上大学。”

本报记者 杨姣摄影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7月13日 08 版

天路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