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半月谈》杂志在京发布“新生代农民工尊严感”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较低,与城里人地位的差距感强烈。
在对城市生活的评价中,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都感受到了城市交通的便利,但对饮食条件和居住条件的评价不太高,分别有36.5%和35.5%的被访者对饮食和居住情况表示不满意。
调查显示,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周围人的态度感受越好。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对周围人态度的感知不仅与客观状况有关,还与自身的阅历、人际交往、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等因素相关。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尊严感,改善社会对他们的态度,还需要从教育培训、薪酬等根本问题入手。
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进行测试时,调查者发现他们在积极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陷入一种矛盾困扰。他们表示已经比较“习惯城里的生活”,表达了比较强烈的融入城市的愿望,“愿意参加社区活动”,“希望能在城里生活”。但同时,在满分为5分的情况下,认为“我跟城里人地位一样高”的平均得分只有2.98分。此外,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一个区别是他们对于网络的了解和使用程度要高于后者。在问及心情不好时的倾诉对象时,有超过11%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了“网友”。
报告认为,这是新生代农民工边缘性的体现,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文化、技能的制约,他们在城市中难以获得稳定、高收入的工作,也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主流社会。 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影响尊严感的四大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工作情况、城市生活融入情况、公民权利的实现、与亲人朋友的关系。
新生代农民工最认可城市的治安环境和医疗,但对教育、社会活动、政府就业扶助和政治参与等方面的满意度偏低。尤其是在制定可行的政策来帮助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他们希望政府部门有更好的措施。
调查还显示,三成多新生代农民工依然受拖欠工资、无劳动合同、社会保险不规范、同工不同酬等问题困扰,劳动权益受损问题亟待解决。37.4%的被访者遭遇过工资拖欠,同时35.1%的被访者没有与用人单位或老板签订过劳动合同,这对他们维权、讨薪将产生诸多障碍。
北京义联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黄乐平认为,在农民工遇到权益侵害问题时,仍然缺少有力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