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1日电(记者雷宇)这一次,他再也无法站起来纠正:“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
今天下午1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光学家王大珩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出生,祖籍江苏吴县。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历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等职。
听到王大珩院士去世的消息,长春理工大学老教授梁柱连连感叹:“这是学校的重大损失。”
1958年,作为主要创始人、第一任院长,王大珩创办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
王大珩直到80多岁还经常回学校作报告。
梁柱印象最深的是老校长的谦虚。这位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面对年轻的老师和学生总有这样的“开场白”:“我掌握了一些情况,跟大家一起来商讨商讨。”
王大珩在艰苦条件下的创新实践同样让人称道。
上世纪中叶,在王大珩领导下,我国研制出第一埚光学玻璃,建立起全套规模生产技术和设备,培养了生产骨干;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激光器,成为我国激光科技事业的开端;还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我国第一台红外夜视光学设备。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退休老人顾码法至今记得,1952年年初刚到东北时的情景:王大珩眼镜的一条镜腿用绳子绑着用。
这让和顾码法一样从南方支援过来的年轻人佩服不已。
从进口一台瑞士仪器需要花一吨半黄金到自主开发的产品引来欧美专家参观,从光学望远镜都要进口、损坏后要外国专家修理到研制出提升了量级的电子显微镜,顾码法总结,“当时靠的就是不讲条件,艰苦奋斗”。
王大珩的名字和“863”紧紧联在一起。
1986年,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的王大珩获悉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时,联合中科院院士王淦昌和杨嘉墀等人,讨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他起草的报告定稿后,立即报送邓小平,成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即“863”计划,至今影响着中国科技发展进程。
他谢绝“中国光学之父”的故事在科学界广为流传。
2009年12月,在中国光学科技馆论证会上,王大珩委托秘书蔡恒源带去一份特别的嘱托:有件事他一直放心不下,就是很多人把他称作“中国光学之父”或“中国光学泰斗”,王大珩认为这样不妥。
他说:“把我称作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或‘奠基人之一’,我都可以接受。但如果说我是‘中国光学之父’,那我的老师严济慈、叶企孙,你们怎么称呼他们?所以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