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著名光学科学家王大珩院士,这位受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巨匠在2011年炎热的7月离开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永恒的光华。
呕心沥血开辟光学事业新天地
先生在其七十高龄时曾赋词一首:“光阴流逝,岁月峥嵘七十,多少事,有志愿参驰,为祖国振兴。光学老又新,前程端似锦。搞这般专业很称心!”
“搞这般专业很称心”,简单一句话道出了王大珩为中国光学事业一生付出的无怨无悔。
1948年,满怀科技强国的梦想,王大珩从国外回到祖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应用光学在我国几乎一片空白,但是如果没有光学,没有光学玻璃,就无法研制出高水平的精密测量设备,国家实力的增强也就无从谈起。
1951年,王大珩受命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面对国家的需求,王大珩运用他在英国工作的经验,在玻璃配方、退火工艺及测试技术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1953年12月,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熔制成功,结束了中国没有光学玻璃制造能力的历史,也为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后来,在王大珩的带领下,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在建所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初步构建了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光学及精密机械学的研究基础,相继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高温金相显微镜等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创造了闻名全国的“八大件一个汤”(指8种光学仪器和融化态光学玻璃),一举改变了新中国在该领域一片空白的局面,奠定了国产精密光学仪器的基础。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决定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原子弹、导弹技术。在靶场上建立大型光学弹道测量系统是其中重要课题之一。要完成这样重大的工程项目困难极大,但王大珩毅然承担起这一任务。
他亲自担任项目的总工程师,提出的工程总体方案和一些技术路线,对保证仪器性能指标和缩短研制周期起了关键作用。经过五年多的努力,项目获得了成功,使我国的光学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王大珩带领的团队为“两弹一星”的研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光学观测设备:用来测量中程地地导弹轨道参数的我国第一台大型靶场观测设备;用来记录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火球威力的高速摄影仪;以及我国第一颗可回收对地观测卫星所用的对地观测系统……
直到今天,在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中,王大珩当年带领大家研制的光学电影经纬仪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珩先生是中国光学界一面高扬的旗帜,是新中国光学工程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是推动中国光学前进的人,中国光学界幸有他把舵领航,才有欣欣向荣的今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说。
高瞻远瞩建言国家科技发展
在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里,王大珩时刻胸怀着祖国和人民,关注着科技事业和整个国家的发展。
他心里装着的不仅仅是光学,多年来,他以敏锐的科学预见性,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关键时刻,对国家科技发展方向提出了很多重大建议。
1986年,王大珩和另外几位科学家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这项建议受到中央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组织了200多位专家,经过全面论证和多次修改,最终制定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也就是“863”计划。发展高科技从此成为实现我国科技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我们几个人顶多是起了些催化剂的作用,或者说是为‘863’计划点了一根火柴。”谈及自己对“863”计划起的作用,王大珩曾这样说。
上世纪80年代,王大珩先后几次与其他科学家联名提出发展工程技术、建立国家级的工程技术院的建议。1992年4月,他再次与几位科学家一起向中央提出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成立,王大珩当选为第一届主席团成员。
王大珩对我国航空工业,尤其是大型飞机的发展给予了极大关注。他多次和其他科学家联名向国家提出将航空技术列入重点科技领域、重视大型飞机的研制等建议。
除此之外,王大珩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包括开展激光核聚变研究,加强原子、分子尺度上的纳米技术研究等等。
直到晚年躺在病床上,王大珩仍牵挂着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他曾经这样写道:“我们这些老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追求就是为国家、为民族负更多的责任,尽更多的义务。今年我已95岁了,仍希望为祖国和人民服务鞠躬尽瘁。”
高风亮节风范长存
2009年12月,在中国光学科技馆论证会上,不能到场的王大珩委托秘书带去一份特别的嘱托。
长期以来,大家都称呼王大珩是“中国光学之父”或“中国光学泰斗”。王老觉得这样很不妥,一直放心不下。
他特意委托秘书向大家传递一句话,“把我称作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或奠基人之一,我都可以接受,但如果说我是‘中国光学之父’,那我的老师严济慈、叶企荪,你们怎么称呼他们?所以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了。”
“先生不仅在学术上才识过人,思路敏捷,在品德修养上也是高风亮节,世人敬仰。”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员王永义说,“他对一些事有着强烈的爱与恨,疾恶如仇,不追风媚俗,具有一身正气。这种高贵的品德和他本人在科学技术上的造诣是那么相得益彰。”
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眼里,王老是我国功勋卓越的科学泰斗,也是平易近人的师长。“他生活俭朴,为人谦逊。他在晚年,在家里接待来访的客人,经常是安排得满满的,这个人还没谈完,下一个已经进门在等待了。他视力减弱,但坚持阅读,直到最后在计算机屏幕上扫描出的文字大到整个屏幕只显示一个字体还坚持阅读,用手移动文件,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吴季说。
“王老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要求严格。他的口头禅就是‘不能随便说’。”我国激光与光电子技术专家周炳琨院士说,“他经常参加各种项目鉴定和博士答辩,问的问题常常是连一个小数点都不放过。作为鉴定委员会主任,他不顾高龄,亲自写鉴定意见,有时候大家怕他累,吃不消,要帮把手,说写完后让他看看签个字就行,可王老决不让人代劳,都是自己完成。”
“近十余年,我有幸常受大珩先生的指导和教诲,得到了不少教益,终身难以忘怀。”周立伟院士说。
7月29日清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被突然而至的滂沱大雨笼罩,“两弹一星”元勋,著名光学科学家王大珩院士的遗体送别仪式在这里举行。
来自社会各界的人们在雨中排起了长队,有的胸前佩着白花、臂上挽着黑纱,有的手里捧着先生的遗像,向这位受人尊敬的科学家作最后的告别……
综合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