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学院社会实践名额的激烈角逐中,青岛科技大学35岁的副教授宫磊带着与一家企业发展相契合的科研项目最终胜出。接下来,宫磊将完全脱产,以普通员工的身份走进该企业,开始近一年的社会实践,而实践成果将对他下一步评职称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青岛科技大学,和宫磊一样,忙着到工厂、企业、研究所、设计院、政府部门、社区等一线工作岗位“打工”的青年教师不在少数。这个暑期,这些高校老师将和他们的学生一样,参与社会实践,丰富“实战”经验。
在这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社会实践不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的对教师们的能力要求。根据青岛科技大学近日出台的新规定,从2012年起,青年教师参加实践锻炼培训项目并验收合格将作为其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的必要条件。
这意味着该校将打破目前国内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常规标准,即只注重教师个人学历、发表论文数量及教学资历,实行社会实践一票否决制。据了解,这是国内高校首次出台的教师职称评定新规。
教工科的老师没有去工厂待过,教设计的没有进过设计院
根据新规,校外实践锻炼要求青年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到企业、事业及政府机关单位进行为期三个月到一年的锻炼,结束后,学校组织验收,颁发合格证书,方可进行年度职称评定;实践期间,教师基本工资、保险等待遇不变,学校还为教师的相关费用“埋单”。
据新规定的主推者、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马连湘介绍,早在2009年,该校就开始对青年教师参与社会实践项目作出相应要求,开展试验性质的探索,选择2012年正式出台新规,是因为“时机已成熟”。
马连湘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新规出台源于该校十多年来中外合作办学的启发。在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马连湘了解到,在德国,高校博士学位仅是获得教授资格的最基本条件,此外,还必须有五年知名大型企业工作经历。给学生上课的教授背景如此丰富,必然会讲求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高度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专注解决企业和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既具有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又兼具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马连湘说,学校设计上述刚性规定是想利用好职称评定这一指挥棒,改变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该新规无疑指向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目前,这一群体有一特别的流行称谓“青椒”。因与大学生年龄相近,“青椒”们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有着较深影响,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直接影响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然而,作为高校师资队伍中具有创新潜质和学术活力的重要力量,“青椒”们的教学实践能力长期以来却不尽如人意。
马连湘就曾关注到这样的现象:“教工科的老师没有去工厂待过,教设计的没有进过设计院,教编辑出版的没去过出版社、报社,现在青年教师的成长轨迹大多是读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直接到留校工作,20余年校园成长经历造成了不少青年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社会实践经验不足。”
在马连湘看来,这一现象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就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很难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所教授的大学生毕业离校走上社会后无法尽快融入社会和工作单位,影响就业竞争力;此外,教师自身的科研脱离市场难于产业化。
把“冒着热气”的照片和视频带到课堂上
青年教师宫磊对此有着深刻体会。2005年博士毕业后,没有任何工作实践经验的他进入青岛科技大学,成为该校环境学院的一名老师。他所教授的课程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清洁生产”。
刚开始上课时,宫磊曾遭遇不少尴尬。由于缺乏第一手案例,讲授对污染废气的控制如何进行设备选型时,宫磊只能照本宣科,“甚至有学生在课堂上睡着了”。
通过在齐鲁石油化学公司前后两个多月的脱产实践,宫磊现场观摩了世界最先进的废气污染控制设备,并用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了设备的工作过程。宫磊将这些“冒着热气”的照片和视频带到课堂上后,惊讶地发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为增加,课堂的互动热情很高。
受益匪浅的宫磊从这个暑假起,将带着清洁生产的相关项目走进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从企业中获取的大量实践经验,让我更加明确了今后的科研方向,这对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非常有利。”宫磊说。
信息学院青年教师杜军威同样感受到了校外实践带来的课堂活力。2010年在海信公司实践一年后,他修正了教案,把实践中了解到的最前沿专业内容补充到课堂上。此外,他了解到企业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渴求,在教学大纲中大幅增加了学生参与实践的比重,引进了企业项目管理的方法,带领学生组成团队共同参与科研项目,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研发能力。
新的职称评定标准将引领高校教学科研改革
然而,马连湘并不讳言,教师参与校外实践的要求试行三年来,自己在资金、教师认可度以及接收企业认可度等方面都承受着很大压力。
马连湘曾估算,以教师参与校外实践半年为例,半年期间,这些教师处于完全脱产状态,学校为每位老师平均支出费用(包括工资、保险、岗位津贴以及差旅费、住宿费等)达几万元,这对学校财政造成较大压力,“学校下了很大决心做这一决定,但这笔钱还是花得很值的”。
面对一些教师最初的不理解,在不同场合,马连湘不止一次地现身说法:年轻时任职高校的马连湘也曾被派往山东临沂一家制药厂参与近一年的实践。这期间,他经历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产品设计、生产现场,同时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做出了科研项目,此外,通过建立和企业的联系,双方形成了多年来的科研合作。
目前,社会实践名额在该校各个学院变得炙手可热,与此相应,企业的欢迎度猛增。不少山东本省的工厂企业则直接来该校寻求“双师型”人才到本单位实践。迄今为止,该校已派出上百名青年教师到中石化、海信、杭州中策橡胶、国家海洋所等单位,进行一年以内的全脱产实践。
由于这一新规针对所有教师,考虑到人文学科实践成果较难量化的特点,马连湘表示,除了实践时间的保证以及成果的完成,重要的是氛围引导,使教师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实践。
来自法学院教授法理学的姜福东博士,这个暑期就选择了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政策研究室作为实践地点。姜福东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将把在这里接触到的大量生动案例写入新学期的教案中。
据了解,该校为新规的顺利实施制订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如: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各学院安排教师实践的年度计划一般不超过本单位专业教师总人数的5%;学校将对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随时抽查;对未完成约定的培训任务,以及有迟到、早退、旷工等违纪行为的,均视为考核不合格,学校将收回培训期间的相关待遇,并追究相关责任。
“新的职称评定标准将带来一场高校教学科研的改革。”马连湘说,他寄望于这项新规能够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