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有一条顺理成章的消息传来:29日下午,有19名委员参加的亚足联执委会会议在吉隆坡落幕。执委会最终根据亚足联章程,决定2012年5月29日不进行亚足联主席改选,张吉龙将一直代理亚足联主席的职务。另外,执委会还一致决定,张吉龙接替哈曼成为国际足联执委。
在中国足协一度失意、曾经被认为将远离足球的张吉龙,就这样重新回到了大家视线的中央。
没有别的原因,机遇青睐的是有准备的人。在中国体坛,像张吉龙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实在是凤毛麟角,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先在国家体委国际司从事外事工作,有多年体育系统工作的熏染,有丰富的对外工作经验,更对足球有深刻的了解和热爱。被大家普遍认可的“龙哥”这一称呼,也是对张吉龙为人处世的一种评价。
张吉龙的成功,是因为他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体育工作者,而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时俱进,从而能够在复杂的局面中掌握主动,并且最终能够在亚足联中占据了关键的一席之地。
在中国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也正是这样的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大家都熟悉的何振梁先生,1955年起他“阴差阳错”走上体育之路,到国家体委搞国际联络工作。在随后漫长的岁月里,他成为新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见证人,他在国际奥委会的地位、威望和影响,他的经验和出色的语言能力,他付出的巨大劳动,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恰恰是何振梁、张吉龙和体育系统内其他管理者不同的地方,他们没有在赛场上建功立业也不会带队训练,但是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懂得体育的真谛,并能在工作中融会贯通,所以他们为自己也为中国体育书写了精彩的篇章。
相形之下,这样的人物已经越来越少,而中国体坛目前的近亲繁殖现象却日趋严重。一个项目的领导者,常常是曾经在赛场上表现出色的运动员。他们上任之后,助手又常常是自己昔日的队友,管理训练靠得是传帮带的老套路,自己不会的弟子们自然也就不会。这种近亲繁殖的恶果,不仅是培养出了思维单一的干部,而且常常积累出难以化解的矛盾,使得一些队伍接连出现了问题。
比如这次短道速滑队的内斗,可以说是一帮老乡之间的恩怨情仇。由于地域的原因,中国冰上项目的运动员大都来自东北。东北人性格豪爽不怕吃苦,正是因为他们的多年努力,才使得中国冰上项目在冬奥会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但从队伍组建来说,肯定也存在着近亲的问题,无论教练队员,多年来扎堆儿在一起,面对的是寒冷的冰场、枯燥的训练和刻板的生活,每天生活中完全没有新意,也没有外来的引导和调剂,长此以往,小纠结也能变成大事端。短道速滑队接连陷入丑闻,说明队伍的构成和素养已经出了很大的问题,再不想办法用科学的手段管理、用更优秀的人才去改善,很难保证这支队伍能找到正确前进的方向和健康向上的姿态。
而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因为多年以来,大家把体育的概念定义得太狭窄了,体育不仅是吃苦流汗,也不仅是上赛场拿金牌,而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体育系统在组建队伍的过程中,也应该像过去一样,抱着一种更开放的心态,吸纳各方面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素质的运动员,有素质的队伍,而不是一群离开赛场什么都不懂、甚至连基本的礼仪修养都不具备的体育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