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8月0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一份可以读到老的报纸

赵彦伟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02日   03 版)

    《中国青年报》60岁了,但她还是那么年轻。这些天来,我一如既往地登录中青在线,看活动专题里贴出中青报60年来的60篇经典报道,用当下流行的微博参与评述,让人回味她记录的那段沉甸甸的历史,也不禁让我回忆起我与中青报那段“耳鬓厮磨”的日子。

    再次进入“中青论坛”,打开《有报天天评》,从2004年6月3日至今,7年过去了,这篇帖子已有1975个回复、515万的点击量。在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我几乎做到天天评报,日积月累码了近30万字,还带起一场轰轰烈烈的“评报运动”。后来,我在豆瓣网创建中青报评报小组,成员一度发展到3500多人,可谓知音满天下,读者遍九州。

    这似乎是一项没有什么“钱途”的事业,如此痴迷让众人不解:我为什么对一份报纸耗费那么多精力?因为这份报纸,她没有忘记读者。

    “微评”嘉宾访谈中,采访《中国青年报》副总编、《冰点周刊》原主编杜涌涛时,他特意提到:“冰点做出一篇报道来,读者对冰点的评价也会马上跟进,冰点很在意他们怎么说。”杜老师所说的“互动”,让我百感交集,我能深深感受到这份报纸对读者的尊重。她写读者爱看的、想看的,她在乎读者看什么、说什么。

    我的这篇连载帖让报社和众多中青报人念念不忘。中青报创刊60周年庆典时,报社专门安排记者来采访,让我这个“民间评报员”很受感动。我不知道每天有多少读者盼着读中青报,但我知道每天有不少中青报人等着我的《有报天天评》。因为,他们在乎读者,他们心里有读者!

    中青报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的记忆常常被她“占领”。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包丽敏的《火车惊魂记》;提到“5·12”汶川大地震,我会很自然地想起林天宏的《回家》;回忆2003年的“非典”,贺延光拍摄的SARS病房照中医生的背影总是挥之不去;看到两岸关系的新闻,脑海中会闪现两党领导人相向而行,伸手欲握的永恒瞬间;在参观国庆游行阅兵的时候,会想还会不会有类似“小平您好”的条幅;看世界杯比赛时,会想到广州街头那“无声的世界杯”;去年临行台湾前,我特意从厚厚一摞藏报中翻找出刊有《你可能不知道的台湾》的那期报纸……这些报道充斥着我的记忆,那些报人同样让我难以忘怀。

    《中国青年报》60岁了,岁月如斯,青春不老。今天,她依然保持着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和业务水准。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后,不到4天便诞生了长篇特稿《永不抵达的列车》,在40名罹难者中清晰地呈现两个大学生的梦想人生,再次印证“具体的悲伤”最感人;在梳理事故发生后网络和传统媒体的表现时,发表《到了用网络倒逼改革的时候了》来预言“时代的先声”。

    《中国青年报》,你把读者放在心上,读者把你放在眼里,你是一份可以读到老的报纸!

    (作者系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

    “寻找《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暨“微评《中国青年报》60篇经典报道”活动已接近尾声,评选结果将于近日揭晓,敬请关注中青在线专题和新浪、腾讯“中国青年报读者俱乐部”官方微博。

从窃听丑闻看西方新闻观虚伪本质
一份可以读到老的报纸
一颗爱心的力量
西部计划服务新疆专项座谈会召开
使用银行卡 可远程挂号
全国中小学校园安全创新方案征评结束
“金蝶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闭幕
江西破获网络电视棒传播淫秽大案
我的权力是把危险留给自己
广东共青团全力打造学习型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