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投资只有500多万元的小成本影片《钢的琴》,显得很不起眼。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男主角陈桂林是东北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铸造分厂的工人,在国企转制的年代下了岗。生活本来就要这样凑合着过下去,可正在读小学又极其喜爱弹钢琴的女儿提出要求,父母谁能送给她一架钢琴,她就和谁生活。穷困潦倒的陈桂林拿不出这笔“巨款”,硬生生地在已经废弃的车间,用钢造出了一架“钢的琴”。
《钢的琴》带给当今中国的意义或许并不仅仅停留在电影领域。事实是,尽管下岗工人其后大多在社会上找到了新的位置,可从他们身上折射的问题却无法一同离去。
而一直在感叹“时代发展太快”的导演张猛,只是想重现这段辉煌过后的没落生活,“这是一部挽歌一样的片子,现在的沈阳还在快速发展,快到他们甚至还来不及停下来看看自己。”张猛说,“我们今天走得太快了,眼下,是时候该停停自己的脚步,等等我们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