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大高校都在录取通知书上争相卖萌,如南京理工大学的“淘宝体”、上海财大的“存折”、北大附送的游戏光盘、中山大学的教授手写篆体、复旦大学的“小清新”体等。据了解,大学录取通知书花样翻新,今年并不是头一次。早在2009年,北大就开始附送游戏光盘了;山东大学录取通知书里还附上了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的照片,以求学生能第一时间就可以和大学领导“面对面”。
大学为了和学生套近乎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姿态的变迁,也有人质疑脱下“正装”的录取通知书太过花哨、华而不实。似乎,争议的焦点始终停留在录取通知书的本身。我倒想反问一下,为了迎接新生,难道大学就只能在录取通知书上下工夫吗?
最新一期的《麦可思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国外高校如何迎新的方法。美国高校“新生导向”的模式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安排在4月的入学前模式、第一学期前期的新生周模式,以及在第一学期或整个学年的新生课程模式,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往往可以联合采用。
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迎新周计划表一般在9月初就发出(英国大多数大学在9月的最后一个周一开始迎新周活动)。同期,学院的学生会在Facebook(脸谱)网站上建立Freshers(新生群)的小组,各系也都建立自己的迎新小组,并选出负责人,厚厚两本的新生手册和学生会宣传册提前两周寄给新生,附带需要预备的各种物品清单。
我注意到,在入学前模式中,美国“新生导向”既面向已录取的学生,又面向那些决心未定、忙于择校的生源;既针对新生本人,又针对其家庭成员。形式从大规模的校园参观,到小型的团体会议。同样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也会寄给家长一封迎新活动邀请函,请家长在“伦敦政经学院校友的家属及朋友”这一组织注册,并且进行校园“深度游”,和自己孩子的个人指导老师见面,介绍学生情况,互相认识以便日后联络。
反观国内,目前正是招生录取进行时,我国高校在新生录取时,一般都是由招生就业处的工作人员和部分辅导员参与负责,分赴各地招生点,通过拉横幅、现场咨询、电话拉拢等方法召集生源,一线的教师基本上不参与招生的过程。而且,学校迎新服务的对象仅限于学生,对家长及其家庭成员则不予重视,基本上没有“入学前的准备活动”这个概念。一般是等学生进校前一两天开准备会议,等到新生入学后基本上直接进入军训这个环节,而家长履行的是“送孩子报到”这个职责,报到结束也就匆匆离开学校,并没有深入了解学校、与教师交流的机会。
国外大学的做法我们可以借鉴、学习,除了在录取通知书上花样翻新,大学能做的其实还有很多。高校在面临生源危机的时刻,要想在竞争中稳操胜券,不能坐等“倒逼”,而应该主动想办法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的项目,并且要对各个项目加以评价以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