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8月0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世说新旅

降低关税与海外开店

鄢光哲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05日   12 版)

    近日,有关中高档消费品进口关税将下调的消息引发坊间热议。在是否调低进口关税的问题上,财政部及商务部两方态度截然不同。而所有人关注的焦点都是一致的——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

    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数据,中国2010年出境旅游人数达5400万人次,旅游花费480亿美元,人次支出约合人民币5800元,是国内旅游人次支出的11倍。以购物支出占旅游总支出的比重50%计算,出境购物的花费达到240亿美元。而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该年度境外代购的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20亿元,其中化妆品、奢侈品居多。

    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上半年入境旅游人数预计为6600万人次,同比增长仅1%,而出境旅游预计上半年会达3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9%,预计上半年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为55亿美元。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由于出境游尤其出境购物强势增长,旅游服务贸易的逆差会持续扩大,而且趋势更加明显。他预计整个“十二五”期间,旅游服务贸易的表现都会是逆差。

    一些常往返于境内、境外的人,出国前往往会收到家人、朋友列出的购物清单,其中最多的是化妆品,还有名牌包和数码产品。差价大是许多人热衷在境外购物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上货新及服务态度好亦是出境游客选择境外消费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出境购物,有些巴黎商场的奢侈品店开设了专门针对中国人的购物服务。甚至有机构认为,中国人海外消费量大于国内的消费量,他们测算中国人54%的消费发生在海外。

    降低关税的初衷也在于如何把这部分消费留在国内。但有一个问题是,就算能够弥补价格的鸿沟,也不能解决像法国的葡萄酒、意大利的皮鞋一样具有“原产地”特性的品牌集群,游客到了原产地才会有购物的冲动。大部分的海外消费,所购买的都不是刚性需求的生活必需品。

    正是因为国内的这些海外奢侈品不但价格比国外高得多,款式旧,品种少,这才形成大量的中国游客在海外的名牌折扣店疯狂抢购的风景。因为这些东西买回去总是不吃亏的,送人有面子,自己用也觉得比国内买划算,最不济回国后卖出去还能赚个零花钱。

    要是这些店都搬到国内来,想要的人都能很容易得到了,还会有多少人冲动地见什么买什么?人的冲动都是因为觉得平时得不到的东西终于能到手了,要是每天吃午饭的时候都能顺便路过摸摸的东西,拿到手里还有“炫一炫”的冲动吗?旁边的人还能对你羡慕嫉妒恨吗?

    所以,真要想把这些消费都留在国内,最好的办法不是把这些带着折扣的名牌都搬到国内来卖。关税壁垒留着,就让这些东西通过正常渠道卖得贼贵贼贵的,然后鼓励中国企业到海外旅游目的地投资,开名牌折扣店。

    中国人对自己的人消费习惯肯定研究得更透彻,国人喜欢买什么该怎么忽悠肯定比老外门儿清。把国内的旅游团往自己企业的购物店一带,这个店是开在巴黎还是开在北京,不是都肥水没流外人田吗?

    这比打口水仗说降税好还是不降税好,容易多了。何况,国内销售的商品就算把关税去掉,也还有增值税和消费税等等。真要想把价格拉平,还有人家打折促销要考虑进去呢。所以,把出境的购物消费留在国内不太现实,至少现在看起来难度太大。

    不如琢磨琢磨怎么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建店。在统计上,虽然还是逆差,但至少把购物店的利润留自己人手里了,这是实惠。要是再入股当地的酒店和景点,那得到的实惠就更多了。

去美国的博物馆寻中国瑰宝
旺角 不仅仅是淘宝天堂
天竺丽影
降低关税与海外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