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8月06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夺命天巉”的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 张鹏 实习生 靳延明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06日   03 版)

    死亡幽灵

    8月3日午后,嘈杂无比的兰州汽车东站。站在刚刚熄火的宇通大客车前,跑了6年长途客车的乘务员郑刚突然提高语调诘问:“要还在天巉跑,谁还敢坐你的车?”

    时隔7年,这位中年汉子仍能清晰地回忆起那场连环惨烈车祸的所有细节。一辆满载土豆的山东大货车一头栽在了路边,包括他所在长途客车在内的7辆车被堵在天巉路上。突然,一辆大挂车刹车失灵,毫无征兆地冲进了车群,客车受到猛烈冲击,车头甩出悬崖,“要不是护栏挡着,车上47名乘客都没命了。”

    在这次车祸中,1人死亡、36人受伤、8辆车被毁。

    对常年行走在这条路上的司机来说,“天巉”上的车祸就像一个恐怖的幽灵,不知哪天会出来。

    距离最近的一次噩梦发生在2011年7月15日。一场暴雨过后,在天巉路秦安段,淤泥漫过路面,一辆中巴车和一辆大货车发生事故,夺走了13条鲜活的生命。

    过去的10年间,作为国道主干线连云港至霍尔果斯的路段之一,天巉公路是从东入境甘肃的必经之路。起点位于天水市秦州区七里墩,终点在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

    这段全长只有193.14公里的公路,在互联网上有一个更惊悚的称谓——“中国十大夺命公路”。

    据报道,该路自开通以来,重大、特大伤亡事故频发,平均不到一周就要死亡1人。来自交通部门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3年到2010年,已发生各类交通事故365起,造成324人死亡、572人受伤。

    截至目前,尚没有公开数据显示这条“夺命公路”到底吞噬了多少条生命。8月4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向甘肃省高速交警支队询问这一数据时,被婉拒。

    采访中,曾在此路段执勤的一位交警苦笑自己是“尸体搬运工”——他平均每年要搬运20多具尸体。

    “终于解脱了”

    “真的是一条死亡之路!”甘肃高速交警支队副队长贾晔摇头感叹。

    今年4月,天巉公路正式从甘肃省高速交警支队移交地方管理,这让贾晔长吁了一口气,“终于解脱了”。

    他介绍说,天巉公路一直是该支队管辖范围内的“最大工作难点”。每到冬季,该支队都要全警动员,“排堵保畅”。

    这位交警坦言,每年有60%的工作时间花在天巉公路上。“其他公路执勤只需要注意前方,到天巉公路总是要往后看,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失控车辆袭来。”贾晔说。

    几乎每一个常跑这条公路的司机都会有贾晔这样的担忧。这条东西过境的主干道,异常繁忙,交通流量时常处于饱和状态。在天巉公路的历史上,曾留下六天六夜大堵车的不堪纪录。

    在甘肃高速交警支队提供的一份关于《天巉公路交通事故多发原因》的文件中称:“客观上道路基础设施差,坡度长路面陡,弯道多而且急,是发生事故的原因之一”。

    上述文件中还分析说,“大型货车严重超载是发生事故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途经该路段的大型货车百分之百超载,下坡行驶过程中容易导致刹车发热、制动失灵而失控,此类事故约占30%左右”。

    “路太窄,弯道多,一下雪就堵。再加上车辆超载,弯道强行超车,一路上糟糕得很。”司机李军说,他的语气里夹杂着些许抱怨。他在天巉公路上跑了10年车,对这条路充满复杂的情绪。

    在他的记忆里,天巉路“经常修修补补,就没有消停过”。

    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甘肃省交通厅办公室主任王永生将这条路快速老化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大的交通量、大的载荷”。

    王永生分析认为:“在天巉公路建成初期,甘肃省还没有像样的高速公路。建成之后,驾驶员误把二级汽车专用道当做高速公路行驶,再加上大型货车的超限、超载、超速,天巉路按照二级公路设计的坡度比较陡,下坡行驶过程中制动失灵容易酿成车祸。”

    “打个比方,超载车辆就像一个人背了一大麻袋东西下楼梯,车辆的制动就有严重问题。”他进一步解释说。

    先天不足?

    事实上,诸如“先天不足”、“营养不良”、“未老先衰”的质疑一直伴随着天巉路。

    唐人李白曾写下“畏途巉岩不可攀”的名句,“巉”意为险峻、陡峭、嶙峋。正像它的名字昭示的那样,蜿蜒盘旋于甘肃东部沟壑丘陵间的天巉公路,两边黄土高原山脉高耸。

    在答复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邮件中,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总工办主任杨铁轮解释说:“天巉公路地处湿陷性黄土地带,土质疏松,渗水性极强,是黄土地区特有的一种灾害。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黄土病害如构造物沉陷,路基沉陷,路面开裂等都由黄土湿陷引起,严重影响着道路通行能力。”  

    王永生表示:在湿陷性黄土上筑路是世界性难题,“黄土里含有大量盐分、碱,遇水易溶化,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塌陷。”

    据本报记者多方求证,天巉公路建设之初,面对资金不足的难题,曾考虑过多元投资的办法,但由于车流量不足,很难吸引到外部资金。与发达省份相比,地处西部的甘肃搞基础设施建设,怎么样实现多元投资一直是困扰交通发展的难题。

    时任甘肃省主要领导曾表示:“我们这个钱来得实在不容易,所以必须让我们觉得这个钱花得值。质量问题是第一位的,是百年大计。今后修公路,不只是不能有‘豆腐渣’路,就是‘豆腐皮’路,‘隆包’路也不要有。”

    但记者获悉,天巉公路通车后,甘肃省交通厅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养护、改造资金,用于加宽道路、修建避险车道等。

    王永生介绍说,天巉公路全线按二级汽车专用公路标准设计,虽然有封闭护栏,且通过要收费,但并不是一条高速公路。道路全宽12米,最高时速控制在80公里每小时。

    “按二级公路的设计标准,肯定是符合的。不然通不过设计的验收。”王永生肯定地说。

    2011年5月,天定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天巉公路的部分功能得以代替。昔日打通甘肃“东大门”的天巉公路,在超负荷运行了近10年之后,终于卸下了本不该属于它的重担。但噩梦却从来没有停止。

    本报兰州8月6日电

甘肃秦安特大事故真相调查
“夺命天巉”的前世今生
银行收费陷“越减越肥”怪圈
“真金白银”推升我国民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