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8月06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

走出黄土地 难舍心中家

——延安青年与窑洞外面的世界

本报记者 庄庆鸿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06日   02 版)

    今年21岁的蔺凤凤,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要启程离开家门口这片青绿的玉米地,和黄土墙头细细的紫色苜蓿花。

    她的家在延安市吴起县新寨乡齐湾子村,那里是一片黄土地。

    算起来,她用了10年,慢慢地远离家乡。齐湾子村的80后、90后的青年,离开的路总是相仿。而慢慢地,他们又都面临着继续离开还是回到家乡的选择。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在吴起县第一中学念初中时,蔺凤凤开始每周回一次家。高中她进了县里前100名的“实验班”,到延安南边的洛川上学,一个学期才回家一次。

    现在要升上重庆医科大学大四的她,当初是自己报的志愿。父母只是在高考前来洛川,在高考的两天间租了个小房子,陪在她身边。高考那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所以身边好多人猜测“地震了,四川学校报考的人会少一些,录取会容易一些”,也有同学热血沸腾地说要“一起到灾区去”。没想到大家不谋而合,结果录取分数线反而比往年高。

    “报重庆的学校还因为,我不太向往大城市,也怕一下子到东南沿海那么远。而且,我的强项是生物,也觉得有意思,所以就想学医,没有太多想将来的就业前途什么的。”大二时,蔺凤凤转到了医学英语专业,现在她正准备考研。

    这个把张国荣设置为电脑桌面的女孩,经常上人人网等虚拟社区网站,也常上网看视频。但在老家,电话线还是去年刚接通,网线更尚未走进这个农村家庭,她也不能教父母上网。

    蔺凤凤上小学时,村里的小学还有100多个同学。而今,随着在本地上学的孩子慢慢减少,村小学已经解散,孩子们要走路去县里上小学了。

    她的弟弟蔺福是1992年出生,不久前刚走出高考考场的大门。他考了339分,超出大专分数线59分。

    他第一志愿填报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他选的第一志愿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是该校的重点专业;而另一个园艺技术专业,则是父母比较希望的。他自己说,其实他最想去的是第四志愿:陕西警官学院。

    蔺福的几个同学都报考了西安的学校,还有一个好朋友填了和他一样的第一志愿。这个清秀的男孩承认:“将来我不想回来。年轻时候还是应该在外面。”

    “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蔺家姐弟的梦想还在往外飞,而26岁的吴丽萍已经把梦收回了窑洞。

    作为长女的她,还有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妹妹和在读高二的弟弟。家里以前经济比较困难,小学时父亲在油田做临时工,一个月工资100元,母亲在家务农。记得小时候回家要学杂费,妈妈可凶了:“怎么又要钱啊!”

    这个长发大眼睛的陕北女孩,是从在西安的西京学院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的。大四那年的冬天,她一个人背上全部行李,在学校的介绍下去了榆林。2009年12月,她开始在榆林的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理赔部门工作。

    理赔压力大,“天天都是遇到心情很差的人”,大量的审核工作要分给每个同事,而有的人推脱,只有几个人干活,案子就越积越多,有的顾客常来抱怨。

    一开始,与吴丽萍同去的有5名同学。3个月后,就只剩下了吴丽萍和另一个男生。

    去年冬天,父亲告诉她吴起县政府招考事业单位人员,她就辞了职,交代了手头的十来个案子,回来了。“先辞职回来再考,肯定有风险,不过当时也管不了那么多,可累了,受不了了。”回家时,她连被褥都丢在了榆林那个房租220元的合租单间。

    “刚出去那会,普通话都不会说,而刚回来那会,家乡话都不会说了。”她笑着说。

    归来的80后发现,迎接她的陕北已不一样。她读过的新寨中心小学,10年前还只是石头垒的窑洞和一层楼的砖瓦平房,现在已经有好几栋崭新的教室楼和塑胶操场。她甚至发现,在西安三五元的一碗面,在吴起县却要八九元了。

    她和另外300多名本科生一起参加考试,最后成为一名“农村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给新寨乡姚寺村山沟里的700多个村民解释乡镇政策的“包村”干部。她一般在乡里上班,时常要坐车走40多分钟颠簸的山路进村,现在也和乡亲慢慢熟悉了。

    一开始,吴丽萍完全不懂薄膜玉米怎么种,就跟着科技员学:挖两道沟,薄膜卷在一根杠上,拉着膜走。“我长那么大,总还是农村的孩子。”吴丽萍说。

    “外面好还是家里好?”

    吴丽萍的妹妹今年大学毕业了,在陕西咸阳的机场找到一份售票员的工作,工资1500多元。家里曾经要她回家乡工作,她说不回去。吴家的母亲希望孩子能去大点的城市,但是父亲一直希望3个孩子都回到家乡来。

    “还是希望两个小孩都能回来,在跟前。”蔺凤凤的父亲蔺治明说。

    他在1985年修起来的3个窑洞的家,已经在2006年秋天增加为4个窑洞、外加两间崭新的平房。白墙平房铺了珍珠白的大理石地砖,家具是专门开车到吴起镇买的,最贵的是7000多元的长沙发。而很快,儿女就都不在家了,这6间整洁的新屋里只留下了两夫妇和80多岁的爷爷。

    对外面的世界,吴丽萍的期待退到了很远的未来。“估计以后一辈子就在这里了吧,做这份工作然后成家,攒下些钱,等退休了,再出去转转。”

    吴丽萍小时候一直帮着家里做农活,锄地。而蔺凤凤姐弟小时候已经不需要帮着锄地了。齐湾子村走入了“退耕还林”的大潮,原本每人几十亩的口粮田变成了每人两亩,大部分成了沙棘林、山桃林的阵地。

    “如果拿家里和外面城市比,那肯定是西安好啊,但是工作难找,我留不下来啊。”吴丽萍笑着说,“说实话,我以前读书的时候真没想过会回来。还以为自己一定会在外面闯,肯定不回来。”

    “我觉得外面和家里,各有各的好处。”蔺凤凤和弟弟都这样回答。但是蔺凤凤回到家里就看不下去书,看了几页就放下了,所以回家一阵子,她又想回学校了。

    其实,每一个延安人心中都有一种红色情结,无论走得多远,他们都放不下这片沃土和精神的家园。如今的延安青年依然传承着上一辈人的坚韧与顽强、奋斗与决心、豁达与乐观,他们心中始终惦记着这片黄土地,他们始终不会忘记自己肩上的使命——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本报延安8月5日电

故宫博物院出版物曾记载“拍得宋人书札五件”
十名被告人被追刑责 两任国土局局长获刑
网友激辩微博客:魔鬼还是天使
“我和校长一起参加暑期实践”
揭露“洋快餐”劣行 维护消费者权益
孙东林:让诚信阳光照耀心灵
深圳大运会征集志愿者昵称
走出黄土地 难舍心中家
北京留学保障服务计划启动
商务印书馆举办乡村教师培训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