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8月07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身边的感动

常德盛:靠热忱诚信赢得信赖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07日   02 版)

    新华社南京8月6日电(记者朱旭东)江苏苏州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为兑现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庄严承诺,44年来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精神传家”的强村富民之路,把蒋巷建设成为共同富裕、环境秀美、风清气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常德盛所在的蒋巷村是常熟一个偏远乡村,曾经是一个土地贫瘠的“穷乡”。1966年,23岁的常德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当上了生产队大队长。他第一次在两间茅草房召开全村会议的时候,连条凳子都没有。也就在那次会议上,常德盛喊出了“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誓言,承诺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自那以后,他带领全村400个劳动力,花了整整10年,凭着一条扁担两只筐,硬是把1700亩低洼地改造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

    蒋巷村虽然在农业上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缺乏工业,比起苏南一些先富起来的村庄来说,村民们还谈不上富裕。第一次办工业的常德盛毫无经验,放手让投资者干,结果到了年底,村里不但没盼到红利,反而背负了200多万元债务。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常德盛并没有灰心:“我就是死,也要把蒋巷搞起来!”在随后召开的村民大会上,他的决心换回了村民的信心。为还清债务,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推销员,吃过闭门羹,掉过辛酸泪,遭遇过车祸,还落下了伤残,靠着热忱和诚信重新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打开了新型建材的广阔市场。他创办的常盛集团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华东地区知名的建材企业。

    “复垦复耕,土地扩增;绿化林网,生态平衡。”早在1986年,常德盛就大致勾勒出了蒋巷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

    蒋巷村曾投资500万元办了个镇南化工厂,可工厂排放的废水却让河里鱼虾死掉、田里稻秧枯萎。“环境污染了,要再多的钱也没有意义。”常德盛果断决定关闭化工厂,宁可赔上几百万元,也要给子孙留下青山绿水。如今的蒋巷村,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常德盛早已实现了让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承诺。

    在蒋巷村,40多年来几度更改的“三不原则”,几乎无人不知。早先,刚当上书记的常德盛知道自己“位子”高,会有人想走后门,为此他给自己定下了“三不原则”——不受礼、不吃请、不徇私。后来,村子发展了,他又更新了“三不原则”——不拿全村最高的工资、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不坐高档车子。进入新世纪以来,上了年纪的他再次发展了自己的“三不原则”——职务不搞终身制、职位不搞世袭制、厂班子不搞家族制。有人问常德盛,这样自讨苦吃为什么?他说:“干部要是搞起了特权,人心还怎么聚,村里的事业还怎么干!”

    常德盛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孝亲敬老之星、优秀乡镇企业家、创业之星和江苏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不让梆子成绝响
皖疆青少年“手拉手”夏令营开营
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明年召开
“红领巾快乐数独”风采展示启幕
常德盛:靠热忱诚信赢得信赖
安徽濉溪县民警热心救弃婴
网上群众工作法赢得上千志愿者
日本释放扣押的两中国渔船船长
意大利超级杯在“鸟巢”角逐
新疆旅游业呈现出井喷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