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在河南省郑州市3个立交桥下,出现了几个饮水机,免费给聚集桥下的农民工和过往路人送解渴的清水。在这里免费喝水的人都以为,天天来送水的中年男子是慈善机构或者政府的工作人员。近来,通过当地媒体报道,人们才知道,这个“送水哥”原来是在郑州创业的一个小老板。3年来,他免费送出近两万桶水,自掏腰包花费了十几万元。
3年前的夏天,在郑州市中州大道与郑汴路、农业路、东风路交叉口的立交桥下,聚集在那里的农民工突然发现了一台免费供水的饮水机。送水的是一个开车的中年男子,水送到,人就匆匆离开了。天气凉快时,一天送一趟;天气热了,一天就送两三趟。
今年6月,《郑州晚报》记者发现了这个事情,并揭开了送水者的真实身份——郑州市德芳园林绿化公司总经理李老发,一个由农民工发展起来的小老板。媒体的报道让人们开始了解李老发,他也因此得到一个亲切的称号——“送水哥”。
8月7日中午,在郑州市中州大道与郑汴路交叉口的立交桥下,记者见到了正在送水的李老发。他开着一辆破旧的黑色捷达轿车,18个20升的塑料饮水桶把车子塞得满满当当。在每个送水点卸下6桶水后,李老发就开车离开了。
因为每天承载几百公斤的水,这辆老捷达车的车座已经被压得严重变形,车的减震也被压坏了。“可别小看这辆破车,我每次能送18桶水,天热的时候,一天送两三趟,都得靠它。”李老发笑着对记者说。
每天6点左右起床,李老发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家里的净水机,将空桶整理好开始接水。机器过滤出来的纯净水流得很慢,一桶水接满大概需要20分钟。全家人谁有空谁帮忙接,到中午,18桶水基本接满。然后,李老发就动身将水送到立交桥下。
对于李老发来说,在整个流程中,最麻烦的一步就是将这18桶水搬到电梯上,然后再一桶一桶地从电梯搬到车上。
“因为怕耽误别人坐电梯,所以做这个的时候,必须要加快速度。我今年49岁了,每次搬完,浑身上下都得湿透。”李老发说。
体力上的付出,还是小问题。记者粗略算一下,李老发制水的水电费加送水时的油费,每天要花费约两百元。每年从5月开始到10月的5个月内送水150天,花销需近3万元。
3年下来,老李送的水至少有近两万桶,费用大约要十几万元。
据了解,李老发全家所有的收入,全部来自于他在冬春季节所接的一些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如果顺利的话,他一年能接100万元左右的项目,从中赚个十几万元,除去全家人的开销,能够比较宽裕地给农民工送水;但是去年,他因为身体原因只赚了4万多元,今年夏天送水,手头就有点紧张了。手里实在没钱的时候,他还曾向亲友借钱,给农民工送水。
“我们家里可以省一点,可我不忍心让桥下的农民工没有水喝。家里只是一时的困难,我总会度过的。”李老发这样告诉记者。
“我当初刚来郑州打拼的时候,也跟他们差不多。尤其是夏天,最难忍受的就是口干舌燥时,到处找不到水喝。花钱买水,一天得几块钱,又舍不得。那难受劲儿,我太知道了。”李老发说,“所以,我现在开车走在路上,看着路边这些露宿街头、大热天连口水都喝不上的农民工,心里特别难受。每天给他们买水吧,太浪费,所以,就想着能给他们送点水喝。”
这种感觉,促使老李把送水的事坚持了下来,并很快把送水点扩大为离家较近的3座立交桥下。为了制更多的纯净水,他又花了3000多元买了一个更大的净水机。用这台净水机,每天最多能制40桶水。
“这3年来,因为一些委屈和难事,我很多次都不想再送水了。但是一想到一大群农民工因此就没水喝了,我就又不忍心了。”李老发说,“虽然很累,但是每天做这样一件小善事儿,心里真的很舒服。”
在被媒体报道之前,李老发说,他是故意不声张,不让别人知道他是谁的。他认为,做善事就是做善事,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再说我也就是行个小善,不值一提。后来,那记者说,让大家知道我干的这个事情,可以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进来,把这个小善做得更好,我才同意接受采访。现在报纸、电视都报道我了,有更多的农民工都知道这3个送水点了,我送的水都不够他们喝了。我也真希望能有人一起来行这个小善,把这个水一直送下去。”
李老发的善举感动了不少人,在饮水点喝水的人无不交口称赞。一个农民工说:“这老李真是大善人!喝着他送的水,嘴里解渴,心里滋润。社会上还是有好人!”一个没喝过免费水的郑州市民也伸着大拇指赞扬:“一个人干一件好事不难,可是连续3年干好事,就不容易了。雷锋不就是这样吗?我看这李老发就是咱郑州的送水雷锋!”
本报郑州8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