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8月1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首批53名大学生村官,37人留县工作,7人留村续聘,8人考取公务员再返农村

上海崇明:“均衡营养”留住大学生村官

本报记者 王烨捷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12日   08 版)

    (图)7月28日,崇明县委县政府为12对大学生村官新人举行集体婚礼。

    台风“梅花”刚一过境,上海市崇明县庙镇联益村的村民们就忙活了起来。村支书王宗文忙着联系运输车、联系买家,村民们则忙着把台风来临前抢收的“翠冠梨”装箱,做好一切准备卖梨。

    “台风之前,抢收了两万多斤梨,今天先运1万斤去上海。”这两天,台风把村支书王宗文累得够呛,每天顶着酷暑、扯着嗓门儿在抢收工作一线指挥,俨然一副老到的“老村支书”的形象。

    而事实上,“老村支书”年方二十七,去年11月刚刚走马上任。此前,他在庙镇宏达村做过村支书助理,考上过大学生村官梦寐以求的乡镇公务员岗位,最终又回到农村,当起了村支书。

    数据显示,崇明县2008年首批53名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有8人像王宗文一样考取公务员后重返农村,7人留村续聘,37人留在崇明县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的17区1县中,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构成的崇明县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去年,全县财政总收入54.1亿元,仅占上海全市财政收入的0.6%;全县增加值194.4亿元,仅占上海全市总量的1%左右。

    是什么使得那些毕业于上海知名高校、原本可以在市中心高档写字楼内办公的“准白领”们,愿意投身远离市区的崇明岛?一些留任的大学生村官说,这里培养村官、留用村官的政策“太有吸引力”了。

    考上乡镇公务员,照样回村当书记

    每一项政策都被王宗文恰如其分地用到了,就好像是为他量身定制的“村官成长计划”一样。而实际上,在崇明,任何一名大学生村官都能享受到这样的政策。

    每一次人事调动和任命都有理有据、按部就班,制度的完善,直接排除了一切可能对大学生村官职业生涯产生影响的人为因素。

    2008年7月,华东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天津小伙儿王宗文走上大学生村官岗位是通过公开招考;一年多后,他走进乡镇党群办“打杂”也是遵循有理有据的“规定”。

    根据崇明县委组织部的规定,任职满一年的大学生村官将会被分批组织到乡镇、县级机关进行为期2~3个月的轮岗锻炼。

    王宗文的轮岗时间为当年3月、4月两个月,这次锻炼,为他参加后来的定向招录奠定了基础,“了解了党群办的工作,也跟乡镇各个办公室混熟了。”2010年7月,崇明县拿出10个乡镇公务员岗位针对53名大学生村官进行定向招录,其中一个岗位就是由庙镇党群办提供的。

    如果不是在崇明,考上乡镇公务员以后,王宗文可能会就此告别大学生村官岗位、告别农村;但在崇明,根据县委组织部的新规定,对离岗后进入本县公务员队伍的大学生村官,将继续跟踪培养。

    跟踪培养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在保证大学生村官公务员待遇的前提下,选派其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

    “编制是镇上的公务员,人在村里工作,做事更加放得开。”来自新疆的大学生村官马静被选派到陈桥镇西门北村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现在,她能说一口流利的崇明话,嗓门越来越大,说话、办事多了一股狠劲儿。

    “阿姨,我跟你解释了很多遍了,你的情况不符合政策要求,不能申请这个项目。”一位“不符合条件”的村民多次前来要求申请国家补助,总是赖在办公室里不走。

    马静熟络地为其端上一杯水,“阿姨,你先喝口水。”接着就是早已重复了很多遍的政策讲解,“以前做书记助理时,有什么棘手的事情一般就推给领导,现在不得不自己解决了,担责任了,特别锻炼群众工作本领。”

    一个村官,三个帮

    锻炼群众工作本领,正是崇明县委组织部设计大学生村官“回炉”农村政策的重要目的之一。无论是组织大学生村官到乡镇轮岗,还是把考上公务员的大学生村官选派回农村任职,自始至终贯穿在崇明政策主线的只有一条,就是培养具备较强基层工作能力的党政后备干部。

    实际上,这种“培养”从大学生们初到农村时就开始了。崇明县委组织部称之为“3+1”带教模式,即为1名大学生村官配备3名带教老师。老师队伍由一名乡镇班子领导、一名村支书和一名赴村任职的乡镇委局级后备干部组成。

    大学生村官周兴结常常感慨,如果没有3位带教老师的帮助,自己根本不可能以99%的得票率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当选副书记。

    刚到农村那会儿,港西镇党委书记、带教老师沈俊周带着他到镇上各个部门都走了一圈。机关食堂午饭时,沈书记总是主动坐到小周身边,询问工作、生活情况;村书记也是小周的带教老师,小周到任前两个月,他就开始着手制订静南村大学生村官培养计划,从帮助融入,到提高工作能力,布置很周到。

    得到带教老师的点拨,小周决定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扫地、拖地、烧热水等杂活儿一人全包。从2009年下村至今,他写了3本厚厚的日记,里面有很多工作困惑,解答者都是村支书。

    小周在静南村的第一个中秋节是在村支书家里过的;他第一次学着处理群众矛盾是在村支书办公室里,村支书教,他学;他带着新婚妻子第一次回江苏老家过年,开的是村支书的私家车。

    小周的妻子陈晓博也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她曾在自己3名带教老师的支持和安排下,两年内先后到3个条件不同的村子任职:盘西村村支书年龄较大,村级经济发展中等;团结村村支书年纪轻肯带兵,但经济相对落后;双津村经济状况最好。

    进村之前,陈晓博从没想过,乡镇和村里的领导会跟自己讲那么多掏心窝子的话,“他们会建议我,可能的话尽量去条件差一些的村子,能锻炼人;或者去条件好的村子,也容易出成绩。”

    两周前,崇明县委、县政府出资,为12对大学生村官新人举行了集体婚礼。周兴结、陈晓博就是其中的一对。

    制度化解决“村官不在村”难题

    一段时间以来,对于一些地方“大学生村官不在村”的争论愈演愈烈。有媒体说,大学生村官就应该吃住在农村;有村支书说,村官不在村,还当什么村官;有乡镇、县级机关公务员说,我们也缺少懂电脑、会写稿的大学生;有大学生村官说,去乡镇锻炼开阔视野,没什么不好,还有助于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在崇明,一项制度摆平了几乎所有与之相关的争论——大学生村官赴乡镇、县级部门轮岗锻炼制度:每名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一年以后,就有机会被安排到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和县信访、住房保障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为期2~3个月的轮岗锻炼。

    “规定好3年服务期肯定有轮岗锻炼的机会,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避免长期借调等情况的出现。”崇明县委组织部相关人士介绍说,县里会不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乡镇领导、村支书座谈,或者结合其他工作机会到村里实地走访,一旦发现有长期借调情况,将会严肃处理。

    轮岗部门的安排其实也是有讲究的。崇明县为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流动设计了定向招录为乡镇机关公务员、优先录用为事业单位人员、继续在村任职、鼓励自主创业等“出路”。

    轮岗制度一定程度上配合了这些“出路”的设计。“一方面通过轮岗了解上级部门情况,熟悉人脉,可以‘反哺’农村,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自己今后的流动打一个前站。”县委组织部相关人士认为,大学生村官为自己今后的出路做打算是情理之中的事,培养管理工作应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量体裁衣,“作为组织部门,应该把握好各方的需求,给大学生村官更多锻炼的机会,有基层锻炼,也有机关部门的锻炼,营养均衡”。

上海崇明:“均衡营养”留住大学生村官
四脚碑村党支部书记的大学生村官尹艳梅
在农家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大学生村官当上民族宗教信息员
助推大学生村官竞选村两委
连续17个月负利率 财富缩水百姓“伤不起”
指尖传递爱心 失聪女孩重回有声世界
中国民众对日好感度七年来首度下降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旅游实践营召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