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8月14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这个指导员,太实在了

——记内蒙古军区某边防团三连指导员安志宾

通讯员 覃照平 王彦文 本报记者 郑宇均 实习生 方彦兹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14日   01 版)

    “咱指导员是个实在人。”在内蒙古军区某边防团三连官兵的印象中,用“实在”形容指导员安志宾再妥帖不过。这个1982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的年轻指导员,中等个儿,板寸头,黑黝黝的脸颊上印着两团“高原红”,看起来憨厚、朴实。

    在三连采访的日子里,记者领教了安志宾的“实在”。

    把高深的理论落到实处

    2008年4月,安志宾来到三连担任指导员。作为连队党支部书记,他的首要责任是带领官兵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可战士们对他说:“那些理论太高深,离咱太远。”

    安志宾觉得,“学理论如同交朋友,学得真才能感情深”。但怎样才能真正拉近官兵与理论的距离呢?他在琢磨。

    2009年正月初一,牧民满都拉家的300多只羊被暴风雪冲散,三连官兵忍饥受寒,连续奋战了18个小时,才将羊全部找回。忙完后,战士们大都成了“雪泥人”。由于过度劳累,个别战士私下嘀咕:“整天说以人为本,大过年的也不能好好休息。”

    听到议论,安志宾感到,这不仅仅是对找羊的问题,更是对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我军性质、宗旨的理解问题。他认为,这正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机会。

    次日,安志宾就以“找羊与以人为本”为题给官兵上了一课。他一开头就抛给战士们一个问题:“我们的爹妈靠啥养家?”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作了回答。安志宾说,对牧民来说,羊就是命根子,失去了羊就没有生存的保障。我们少休息一天,帮牧民找回全家生活的希望,这是不是以人为本?

    以后,再说起大年初一找羊的事,战士们都不再抱怨,而是觉得自豪。上等兵谢小波还套改了一句网络流行语:“哥找的不是羊,是希望。”

    带兵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连驻地位于我国满都拉口岸和蒙古航吉口岸间,60名官兵担负着约70公里的边境执勤守卫任务。牧区进入边境线的自然道路有7条,最近的乘车5分钟就能越过边境,边防情况错综复杂。三连每天都面临着繁重的守边任务,“任何不实做法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2008年6月,团里要从每个连抽一个排参加射击、勤务和体能考核比武。为了取得好成绩,三连代理排长马研提出,把全连的训练尖子集中到他们排参加考核,有的干部也表示同意,但安志宾坚决反对这种为了奖牌而弄虚作假的行为。

    有人说,如果指导员怕承担责任,我们可以召开支委会讨论决定,出了问题大家负责。这件事对安志宾震动很大,他严厉地指出,怎能在军事考核中弄虚作假、欺骗组织呢?怎能召开支委会通过错误的做法,并以组织的名义承担错误的后果呢?

    实在的安志宾决心不打马虎眼。他认为,这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重大原则问题。最后,党支部决定,“只要真实的成绩,不要虚假的第一”,并派马研带领二排参加考核。结果,二排只取得第四名的成绩。事后有人议论说,三连这块先进的牌子要砸了。

    为此,安志宾连续两次召开支委会,进行“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是保牌子还是砸牌子”的讨论,使大家明白弄虚作假得来的是奖牌,丢掉的是骨气,损伤的是战斗力。他提出,训练应坚持做到“三不为”,即专业基础训练不为迎考偏训漏训,险难课目训练不为保安全降低标准,实兵实弹考核不为出成绩拼凑尖子。

    实在的作风带来实在的成绩。3年来,三连有15名干部骨干成为“边防通”,90%的战士熟练掌握了军马骑乘、控边信息系统操作等技能,而且还为其他连队输送了8名执勤骨干。连队连续10年未发生越境事件,年年被评为边防执勤先进单位。

    用实在情感促民族团结

    “咱们守边防,离不开牧民的支持。牧民有困难,咱边防军人要尽全力帮助。”这句话,安志宾念叨得最多,帮助牧民的事儿,他做得更多。

    2009年12月,满都拉镇连降暴雪,积雪把牧民吉乐图低矮的房屋压塌了,一家人无处安身。闻讯后,安志宾迅速带领20名官兵赶往吉乐图家。

    原先的道路被大雪封住了,他带着官兵用铁锹挖;车轮上坡打滑走不了,他和大家徒步前行。数九寒天,安志宾和战士们的脸被冻得发紫,手脚几乎失去知觉,20多公里的路程,大家艰难跋涉了5个多小时。

    经过近3天的清废墟、打地基、拉土石,安志宾带领官兵建起了两间5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当吉乐图走进生起火炉的新居时,他“扑通”一下跪倒在连队官兵面前,流着热泪不停地说:“解放军亲啊!”    

    一次,安志宾带着战士巡逻,途经牧民巴雅尔家,热情的女主人邀请他们进了毡包,并端上自制的奶豆腐。湖北籍战士黄磊因口味不适应,尝了一口又吐到了地上,弄得巴雅尔一家人很尴尬。

    这件事对安志宾触动很大。他感到,团结始于认同,和谐需要尊重,融不进民族风情,就难以走进群众的心坎儿。安志宾在连队开展了说蒙古族语言、唱蒙古族歌曲、知蒙古族习俗活动,让官兵在认知中强化认同,“一句蒙语的问候就能拉近距离,一首蒙语的歌就能成为朋友”。

    这些年,每当牧民祭敖包、那达慕大会等民族节日来临,连队都会组织官兵送祝福。这些做法赢得了牧民的尊敬,时间长了,连队和牧民群众亲如一家,谁也离不开谁。

    情人节不送玫瑰

    “你问我有多了解他,我只能说我不了解。”面对采访,安志宾的妻子孟令华对记者说。

    孟令华第一次知道丈夫成了典型人物,还是同事拿着报纸问她:“这是不是你家那位?”孟令华接过报纸一看,是丈夫没错,但报纸上的一连串事儿,她还是第一次听说。

    安志宾一家三口分居三地,妻子在包头市,两岁的女儿在土默特右旗,安志宾在满都拉,相互都隔着数百里,别说互相照顾了,平时连见一面都难。老人病了没人伺候,妻子病了没人陪护,孩子病了全家着急。“但是3年多来,安志宾没请过一天事假,没休过一个周末和节假日。”看了报纸,孟令华才知道,安志宾除了有年假,还能请事假。“我都不知道他的年假是多少天,他最多一次在家也不过二十来天,那还是我们刚结婚的时候。”她叹了口气说,“后来,他一年也就回家一周。”

    都说人家的孩子长得快,自家的孩子长得慢,可安志宾却觉得自己的女儿长得“可快呢”,“一看到她安全出生我就走了,再见时,她都会走路了。”

    丈夫的惊喜让孟令华感觉很心酸。她告诉记者,因为安志宾回家太少,女儿快3岁了,对爸爸的印象依旧模糊。“上次他回家,到了晚上,女儿拉着我问,‘这叔叔怎么还不走呀’,我当时就笑了,你爸你也不认识呀?”

    边防艰苦,今年才29岁的安志宾,常常遭遇“您今年有三十六七了吧”的尴尬提问,对此,他只好报以苦笑,自嘲未老先衰。

    安志宾个人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被北京军区表彰为优秀基层干部标兵,所带的连队连续3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两次荣立集体二等功。孟令华并不看重这些,作为一个女人,她盼望情人节时,丈夫能送她一束玫瑰花。

    谁知,情人节那天,所有来队家属都收到了丈夫送的玫瑰花,唯独安志宾手里空荡荡的,“当时我伤心极了。”孟令华说。没想到,当晚没收到玫瑰花的孟令华却收到了丈夫的短信:“咱健健康康就好。”

    这个安志宾,真是太实在了。

通讯员 覃照平 王彦文 本报记者 郑宇均 实习生 方彦兹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8月14日 01 版

合作办学不是到处开“麦当劳”
陕西蓝田:阳光普照“兰花草”
这个指导员,太实在了
二三线城市房价逆势上涨“推手”何在
90后福建女生获小行星命名权
江西瑞昌:“龙虾节”反成“龙虾劫”
稻田画
大运中国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