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我国原蜜年产量8万吨,但实际出口和内销的蜂蜜超过20万吨,不足部分用糖来补。蜂蜜大量系人造并非首次得知,在网上很多出售蜂蜜的网站上都有介绍,用以反衬说明其所售蜂蜜是少数的、真正的、天然蜂蜜。但是由于有媒体把整个制假图景完整地展现在了自己眼前,看了后还是很震惊。
蜜蜂产蜜,是需要时间和花期配合的,在现有技术下,要满足不断增长的对蜂蜜的需求,除了掺糖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蜂蜜的故事展现给我们这样一个图景:人们想吃那么多的蜂蜜,但是又没法生产那么多的蜂蜜,于是就把糖放到蜂蜜里,用买蜂蜜的价格来买这些糖。
蜂蜜的故事绝不是个例,生活中其实上演着太多“人造蜂蜜”的故事。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产品质量问题持续占据媒体头条。市场对众多产品的需求量极大,且不断增大,但是如果真的按照正常的程序、质量标准,在现有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下,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生产出足够的产品来满足需求。
那怎么办?和“人造蜂蜜”一样,人们开始给产品掺水、降质、以次充好,而后又用买正常合格产品的价格购买这些次品。这是怎样一幅图景?如果当每一个产品都是次级产品时,我们每个人却把它当做合格产品,基本以合格产品的价格来购买它:从微观来讲,我们每个人都买到了质量下降但是数量充足的产品;从宏观来讲,由于我们为本来只值5元、100元的产品,分别以6元、120元来购买,整个国家的GDP最终能膨胀20%。加总统计,5万亿美元GDP就变成了6万亿美元。假若每一个新产品都这么做时,我们每年的两位数GDP增速很大程度上就包含了这种纯数字膨胀的水分,而总体经济的质量最终也将和等GDP规模的西方国家不具可比性。那么,我们的GDP和蜂蜜一样,是“人工制造”,是“非纯天然的”。
这让我想起一次和一位教授的聊天。当时我问道:“我们的经济快速增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问题?”他答道:“因为经济就是需要时间慢慢发展的。”现在想来,经济发展确实需要足量的时间。我们的生产技术总体并没有西方国家那么先进,制度环境也还存在问题。虽然我们加班多,在人力投入上比西方国家大,但我们整体的人力投入在不完善的制度上的损耗是很大的。另一方面,尽管一个人节衣缩食,每天拿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再生产而不是消费享受,但这一比例是不可能不断提高的,因为人总要有一个消费需求的底线,并且随着收入水平增加,这一消费底线是不断上升的。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说法:“中国经济增长迅速,GDP连续数十年以两位数增长,但是我们的生活质量却没有明显的同步增长。”这句话最大的毛病是,中间的连词不应该用表示转折的“但是”,而是应该用表示并列的“同时”。除去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这一因素,中国在现有技术和制度条件下,在加班等人力投入被大量不合理制度相当程度抵扣、投资率不能持续不断提高的情况下,GDP数字的快速增长与经济质量的下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这种“人造”的GDP,对我们个体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食品安全、出行安全、住房安全、生产安全等都不同程度地被打折扣。如果此时政府设定了一个GDP增速目标,很可能监管部门却没有动力去认真监管繁多的市场活动。因为那很可能带来GDP增速的下降,届时地方政府将不可能完成既定任务。
如同很多有识之士指出的,我们确实不能再盲目制定目标了,因为人类在经济世界中的活动是要受到客观发展规律制约的。不合理目标的制定,唯一能带来的只是账面上的形式美观的“人造GDP”。
王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