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记,你能到我们公司参观考察我们很欢迎,但像我们这样的企业生产任务这么重,哪有时间搞活动,更不用说建立团组织,再说了,建立团组织究竟对企业有什么好处……”今年3月,在江苏仪征一家机械制造企业,企业负责人直接拒绝了我提出的在企业建立团组织的建议。
第一次拜访就吃了闭门羹,我当时自己感觉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回答。
本以为在高校团委工作了8个年头,挂职锻炼肯定能很快上手,可面对新环境、新任务、新同事和新工作运行机制,我发现自己成了“新手”。
企业为什么一定要建团?建团究竟对企业生产有什么作用?建团之后又怎样开展工作?这些问题自己尚未解释清楚,怎样去说服人家?
经过深入的调研,我深刻认识到高校与地方共青团工作的不同。一是工作对象更加复杂。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主体明确,组织健全,依托行政好开展工作。但地方共青团工作的对象组织松散,好多是内非公经济组织的团员青年,在开展团的工作时,就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工作时间、生活节奏和关注焦点。即便是对各乡镇(办事处)、直属团在组织的团干部而言,他们全部都是兼职,而且身兼数职,工作任务较为繁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团的工作效果。
二是工作内容更加广泛。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内容明确,主要有团员教育培养、科技创新训练、社会实践锻炼、校园文化活动等几大板块。地方则更多的是要围绕当地的经济发展、围绕社会建设、围绕党政工作重点而开展相关工作,工作一般涉及经济领域、社会事业领域、百姓民生领域等,工作空间更大、工作抓手更多、工作影响更大,需要团干部思考工作时角度更广、高度更高、思路更宽。
一定要用实际行动说服企业老总。我设计了一个工作方案,就是先建立感情,争取开展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然后再谈建团的事情。
之后的日子里,我和企业老总通电话多了,见面也多了。通过聊天,我知道了他创业的艰辛,也了解到企业管理面临的实际困难。作为一个家族民营企业,以前十几个人,产值几十万元,他感觉管理起来还可以,现在公司员工一二百人,产值近亿元,他明显感到精力不够。
我请来相关专家,专程来企业与他交流,提出建议方案。针对部分青年职工工作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我帮他一起策划开展了“我的企业我的家——职工素质拓展训练营”,为员工打气加油。我还帮助他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解决了外来务工青年小孩上学的问题……
4月15日,是我挂职期间最为值得纪念的一天,当天上午,企业老总打了个电话给我:“周书记上午有时间吗?我想请你过来谈谈我们企业建团的事情……”
通过半年的挂职锻炼,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新思路。举办团干部星期六学习班、开展学校教师党支部与地方党支部共建活动/创建校地青年联合社团/建立高校地方青年创业联盟……我要忙的事还多着呢。
(作者系扬州大学植保系团委书记,现为团扬州仪征市委挂职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