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公寓绝对算是舶来品,紧跟国际潮流,旗帜鲜明颠覆传统。我母亲对此有精妙评价:住这么小的房子,吐口气都不畅快,你又不是鸽子,住鸽子笼干什么?老一辈人不懂,一个人住大房子,容易空落落弄出一身精神病,只有单身公寓,才能培养出紧张活泼团结严肃的现代体质。老一辈人更不懂,一个人的生活,怎么能叫生活?居然还要给这种生活一套房子!
一个女朋友住在二环某单身公寓小区,坐拥闹市,出门7-11、星巴克,大型商场应有尽有。不难想象,她的生活是在中午起床,去星巴克点杯咖啡,同时深呼吸一口,叹曰:终于活过来了。接着约朋友来附近挑个馆子吃饭,下午逛逛HM,试遍新出单品,换装后晚上去胡同酒吧看看演出,凌晨时分在家门口7-11买饮料零食,步行2分钟到家,关上房门,独享50平方米自由天地。我25岁时,最大的人生梦想就是以后也能住这么一套房子,远离父母、合租室友,以及隔壁永远亲切但是八卦的中年大妈。单身公寓似乎预示着这样一个未来,只要你搬进去,从此就能活得跟广告一样,而当代现实中的理想生活设想,大部分来自广告所制造的乌托邦情景。
后来女朋友出差,我伺机喜滋滋搬进去体验理想人生,谁能想到一个现代乌托邦一天后迅速宣布破灭。从每天下午五点准时扑出来的小孩哭声说起。隔壁住着个单亲妈妈,一个人照顾不过来,从乡下接了亲妈来北京,祖孙三代住在一间蜗居内,外祖母训斥外孙女的声音犹如穿墙魔音,小孩哭声在单身公寓内显得格外生动,似乎在敬告各位单身业主,千万不要一时冲动,以免酿成咽不下的苦果。
傍晚凉风习习,靠在阳台上,一览对面同样的单身楼,发现的却是一个声嘶力竭在打电话的东北大妈:你到底跟不跟我做这笔生意?她右下角是一个孤独的中年男子,穿着破破烂烂的背心。两人对视,我忽然觉得惨不忍睹,怎么会这样?四楼一对小夫妻似乎正在房间里怄气,女人朝男人狠狠摔了个枕头,可惜房子实在太小,男人毫无藏身之处,只能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
原来单身公寓内并非人人都是《欲望都市》中的凯莉,尽享美好人生,在自己的房间内随便折腾之后,打扮得光鲜亮丽出门约会。中国式的单身公寓,跟中国式单身一样,从来就不是潇洒畅快的代名词,相反,看似美好又独立的背后,令你窘迫的全都是跟非单身差不多的琐碎人生。在这样的尴尬中,一边担心着世俗眼光,一边又迫不及待地跳进单身轨道,拉拉扯扯中,难免坍台走调,落人话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