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程度上,润滑油的水平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民族工业水平的缩影。
作为润滑油家族的重要成员,齿轮油广泛应用于齿轮传动装置,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传递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年前,中国润滑油企业要做齿轮油,要向国外购买天价的齿轮油复合剂。
齿轮油复合剂市场被“洋油”垄断的历史是在伏喜胜和他的团队手中终结的。出自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这一科研团队独立完成的“齿轮油极压抗磨添加剂、复合剂制备技术”一经问世,润滑油添加剂跨国品牌无一例外出现价格大跳水,直降一半。
伏喜胜向记者算了笔账:目前我国润滑油消费量每年已突破500万吨,保守估计,通过自主研发,打破每一级别润滑油添加剂的国外垄断,按照每吨添加剂平均降价5000元计算,仅此一项,可为国家节约12.5亿元。
不仅如此。因为润滑油油品质量的提高,机器使用寿命得到了有效提高,节约的维修成本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数字。
这项令业界震惊的发明荣获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润滑油界的第一个国家发明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研发团队在支撑着这项荣誉?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从表面上看,位于甘肃兰州市西固区玉门街369号的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兰州研发中心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占地不足百亩,大楼并不气派,实验室的条件也非一流……
在这个大楼的办公室里,43岁的伏喜胜说:“虽然发明者中我排名第一,思路是我想的,专利报告是我写的,但具体工作是大家干的。”
作为研发中心的主任,伏喜胜坦言:这个奖是三代人心血的积累,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取得的”,绝非一朝一夕一己之功。
这项名称颇为拗口的重大成果,得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从“七五”开始,国家就把齿轮油添加剂的研发列入科技攻关。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匡奕九担任这个攻关组的组长。1987年,年仅19岁的伏喜胜从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合成专业毕业,担任他的助手。
一干就是24年。伏喜胜和这个团队坚守了24年,执著地干了24年。“八五”攻关时,伏喜胜接过了课题组长的重担。
被喻为机械传动设备“血液”的润滑油,工业应用十分广泛。用专家的话说,“只要动的地方,就需要润滑油”。特别在军事领域,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润滑油,就只能被动挨打。齿轮油同时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研制难度最大、极难实现通用的润滑油品种。
正因为研发难度极大,不少人知难而退。但伏喜胜没有退缩。他喜欢干科研,对他来说,科研就是他的生命。他说:“没有搞不成功的科研。搞科研,好比爬山。很多人在快到山顶的时候就停止了,只有少部分人坚持了下来。没有持久的毅力,就无法取得大的成功。”
在漫漫科研爬坡道路上,课题组的科学家开始从1万多个化学分子结构里进行筛选合成。他们没日没夜地待在实验室里,做了无数试验,想了各种办法,逐渐缩小着合成的范围。
“我只是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伏喜胜说。毋庸置疑,对科研攻关来说,正确的科研方向至关重要。有时候,他会一夜之间百分之百否定自己,这一点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有失败才能有科研的提升。”伏喜胜的这句话得到了整个团队的认同。多年来,这个团队形成了一个传统:凡是科研项目组遇到难题,领导不但请客吃饭,还要帮忙寻找新的科研路径,反倒是庆功之时,很少聚餐。
已经很难形容成功时的喜悦了。伏喜胜和他的团队最终合成出了含磷、硫磷、硫磷氮、硫磷氮硼4类不同化学组成结构的极压抗磨添加剂,在世界最具权威的美国西南研究院完成了台架试验,获得最高等级评价,被证明其性能远远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地处偏僻的兰州,在地理、区位、薪酬并不占优的条件下,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这个甘于寂寞的研发团队震惊了国内外同行。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搞科研就要耐得住内心的煎熬。”伏喜胜说。
采访中,这个团队的成员会不约而同地多次提到“简单”、“协作”、“容易沟通”等词语。这或许能解释为何伏喜胜和他的团队能扎根在边陲西北,并取得巨大成功。
20多年间,他们潜心润滑油的研发,锲而不舍地追赶着国外同行的脚步,矢志不渝地创新和探索,打破一项项技术垄断,并在世界润滑油领域逐渐有了自己的发言权,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润滑油研发的“国家队”。
在这个极为开放的“国家队”内,他们能够发挥出全部潜力,实现理想。这份成就感是高薪和安逸难以代替的。
新任润滑脂所所长程型国说:“每一个知识分子都有梦想。在这里,只要有想法,就可以把想法转化为现实。对知识分子来说,能把毕生心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这种感觉就像目睹一个孩子从孕育到培养再到慢慢长大,乐在其中。”
“这个地方比较安静,不浮躁。我喜欢心灵上的安静,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干气味相投的事。”程型国说。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曾经是猎头公司追逐的对象,却拒绝了外地的高薪留在西部。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伏喜胜每月工资只有200多元,当时只要下海,年薪就高达10万元。同批来的,有人选择了离开,但伏喜胜选择了坚守。如今,这个高科技团队拥有博士、硕士52人,中、高级职称人员近百人。
“在这个环境,干着自己想干的事,成功后的感觉是钱没法比的。”伏喜胜说,“关键是要怎样让大家心情愉快、舒服,能尽情地发挥才能。”
伏喜胜平生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把一个团队留在西部,为中国的润滑油事业奉献了聪明才智。
科研人员的生活枯燥而又艰辛。在充满刺鼻味道的实验室,工业用油所所长续景对记者回忆说,科研项目刚起步时,条件艰苦,设备简陋,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有一次,正在做添加剂实验,一不小心,添加剂从油阀喷出,溅满了人们的头发。最后,几位女士用汽油洗澡才将臭味洗干净。当时,续景还怀有身孕。
从事润滑油研发工作34年的李桂云至今记得:有时,科研人员要亲自到炼油厂采油样,油桶温度高达70多摄氏度,热得都能把路上的沥青化掉,但他们得用手推着油桶走。兰州的冬天,室外温度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但他们必须到室外清洗烧杯、玻璃瓶,没有手套,“风刮着,手像刀割一样疼”,经常一干就是一整天。
年轻人或许无法体验前辈们经历的这些艰苦,但他们仍沿着前辈的足迹,续写新的故事。他们中有人连续36个小时泡在实验室,有人为了上台架实验,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还有人夫妻双双留在了西北,组成科研夫妻档。
“有梦想,还要坚持,再想办法突破。”29岁的鲁倩的话,代表了这个团队里年轻人的心声。
“国家队”的情怀
科研人员说,抗磨添加剂的研制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这是一项传承与接力的事业。伏喜胜适时提出了“211”战略,试图成功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添加剂配方体系,进军金属加工业、润滑脂两个新领域,打通研发、销售、生产线,全面推动中国润滑油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在伏喜胜看来,科研必须有超前意识。这支研发团队已经敏锐地将目光锁定在电动车、燃气、高铁、风力发电等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新领域和方向,为研发环保型、低排放、长寿命的国产化油品开始了新的探索征程。
“把国家战略作为我们的动力,把改进国家润滑油水平作为我们的使命,不能目光太短浅。”工业用油所副所长糜莉萍说。
鲜为人知的是,用齿轮油极压抗磨添加剂调制的多效齿轮油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认定为2009年国庆阅兵相关设备的唯一指定用油,为国防安全作出了独特贡献。
伏喜胜打比方说:“润滑油就像老中医熬的汤剂,尽管都能治感冒,但每个秘方是不一样的。”对这个润滑油研发“国家队”来说,他们的任务便是研制出属于中国的润滑油“独家秘方”。
不过,伏喜胜和他的团队研制的“独家秘方”并没有深藏密室,而是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迅速转化。齿轮润滑油的研发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这项创造发明助力中国石油昆仑润滑油实现飞跃,顺利解决了汽车、钢铁、水泥、风力发电等领域齿轮箱的润滑难题。
“项目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高性能润滑油添加剂及高档润滑油长期依赖进口的状况,解决了国内某些重要工业、军事领域及高技术行业对高品质润滑油产品的需求,并通过润滑实现了节能降耗,社会效益明显。”资深润滑油添加剂专家赵崇智评价道。
尽管地处西部,这支“国家队”却视野开阔,放眼整个产业。伏喜胜告诉记者,背靠中国石油,丰厚的研发经费支撑、通畅的成果转化通道是他们成功的保障。于是,这支团队有了一个鲜明特色:企业和市场密切结合,自主创新成果能够迅速产业化。
“这个团队的科研人员都是我的‘心肝宝贝’。”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总经理廖国勤笑着说。11年前,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在她的率领下挂牌出阵。出于对润滑油行业精准的战略把脉,这位女掌门人力排众议,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从而让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始终能以先进的技术引领整个行业。
在她看来,绝不能让科研人员“为钱发愁”,如此才能保持精神的纯粹,让科研人员把基本注意力都放在不断解决润滑油的未知上。她一直倡导:“做润滑油,要强调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
“什么是我们的理想主义?就是在一无所有之时,看到辉煌;星星之火之时,看到燎原。什么是英雄主义?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这是我们热爱润滑油事业、愿意为润滑油事业作出贡献、希望在润滑油事业中得到快乐的人共同的心愿。”廖国勤语气坚定地说。
在这位女博士的心目中,伏喜胜和他的研发团队正是这样一支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气质兼备的团队。“我为他们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