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村里的反兴奋剂教育中心并不像记者想象的那样严肃和神秘,有奖答题的方式吸引了不少运动员的参与。虽然绝大多数运动员都是冲着奖品而来,但对他们的反兴奋剂教育工作也在答题过程中完成了。
一位安哥拉选手已经在电脑边苦坐了20分钟,但仍未过关。按照要求,答题的正确率必须达到80%以上才算挑战成功。为得到奖品——水壶、棒球帽和一个小玩具,这个安哥拉运动员已经挑战了十几遍。
而3位来自拉脱维亚的姐妹,则在教练的指导下答题,只用了5分钟的时间,最小的妹妹就顺利过关,如愿拿到了奖品。
记者也尝试了答题,看到问题都是关于反兴奋剂工作的常识,比如“服用信任的人给予的药物,你是否可以不必知道药物成分?”答案是“否”,即使是你最信赖的教练给你的药物,你也应该知道药物成分。
负责大运村反兴奋剂教育的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宣传教育处处长王新宅告诉记者,在世界大赛举办期间对运动员进行反兴奋剂教育已是惯例,在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运动员村,都有类似的教育活动,而且都是有奖答题的形式。
“枯燥和被动的反兴奋剂教育,很难引起年轻人的兴趣,甚至引起逆反心理。让教育活动变得有趣,才能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
据王新宅介绍,目前每天来大运村反兴奋剂教育中心接受答题挑战的运动员约有100多人,高峰的时候,队员们还需要排队。总体来看,欧美和经济发达国家的运动员完成挑战的概率更高,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运动员完成答题有一定困难,这也显示出在对运动员进行反兴奋剂的教育工作上,各国之间的成效差异很大。
本报深圳8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