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8月19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稳赚不赔”忽悠人 “金融鸦片”净坑人 信息选择性披露能害人

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咋这么不靠谱

本报记者 白雪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19日   05 版)

    猪肉贵了,CPI涨了,钱不值钱了……为了让钱袋子少缩水,对银行理财产品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央行日前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3.5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000多亿元。

    然而,不少投资者的感受却是,号称保值、稳健的理财产品未必靠谱儿。

    银保理财产品、银信理财产品、FOF理财产品、QDII理财产品……成百上千种“银行理财产品”摆在投资者面前,究竟该如何选择?复杂而专业的说明书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风险?投资者的权益又如何得到保障?

    “凑钱买彩票”风光不再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赵欣舸告诉记者,对于投资者来说,理财产品主要有3种:保本保收益,保本不保收益,不保本也不保收益。搞清楚这一属性,是购买理财产品最关键的窍门。

    以“打新股”产品为例。赵欣舸介绍,“打新股”的专业说法叫申购新股的产品。说白了就是大家把钱给银行,银行把钱给信托公司去申请新股,如果有幸中签,可以在新股上市时卖出,获取差价收益。如果没中签,申购款退回。

    2009年10月创业板刚上市时,堪称“打新者”的黄金岁月。当时新股开盘价翻倍,有的盘中最高涨幅达到200%。中签者志得意满,未中者跃跃欲试。尽管在海外,新股上市后跌破发行价的情形很多,但国内很长一段时间,新股上市几乎将意味着“中彩票”。除了仅有的一两次新股上市当天破发,其他新股上市后当天升值一倍或涨40%的情形很常见。盯着高中签率的新股申购,曾是许多打新“专业户”的挣钱利器。

    在打新股类产品的说明书上,多数标明了预期年收益率,如3.6%~9.8%,还有相应的限制条款,比如年收益率若大于3.6%,超过3.6%的部分有48%给银行。

    大多数投资者看到这些,对其印象是:这是一款保本不保收益的产品,认为买这种产品像“买彩票”一样,而且钱还能退回,收益率最低是3.6%,最高达到9.8%。

    赵欣舸解释说,“这其实根本不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产品。”新股破发对中签者来说就意味着亏本。新股不破发的时代已过,现在上市当天几只新股同时破发的现象很常见。比如近期的一只风电股票,上市当天就破发,假设投资者中签1000股,意味着他当天要赔9000多元,如果没能“壮士断腕”,还要再搭进去几千元。

    今年4月以来上市的20只新股中,首日开盘就破发的有9只,接近半数。而剩下的11只侥幸未“破发”的新股,首日涨幅也大多惨淡。统计数据显示,20只新股的平均开盘涨幅仅为1.87%,刷新了1月创下的6.14%的最低纪录。

    可是,这类产品在销售时,说明书上往往对破发风险含糊其辞。在赵欣舸看来,就算银行说清楚有99%的可能是赚钱,1%的可能新股破发,投资者也可能意识到,最坏结果并不是仅获得3.6%的收益,也不是没中签拿回本金,而是中签后因新股破发而亏本。“说明书上的4%不是底,底是无限低的。”

    网友“来世的纲手”就对打新股心有余悸。这个在北京工作5年的普通白领,攒了点钱本想买车,没想到赶上摇号,于是就想到短期理财。存银行觉得不划算,就跟风买了打新股产品,感觉“没风险,赚多赚少而已”。“有同事买创业板股票赚过一大笔,我也先跟着投了创业板,没想到集体破发,亏了一大笔。”他的存款由6位数变成了5位数,买车无望。

    此外,赵欣舸还提醒说,即使新股表现出色,银行对产品的设计也值得考量。“说白了就是大家凑钱去买彩票博运气,技术含量并不高。但银行和信托定了投资者拿3.6%的收益,是不是太低了点。之后高出部分拿走48%,是不是太高了点?”

    银行是对手还是顾问

    国内一些银行推出一类看似无风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吸引了投资者注意。事实上,类似产品10年前在国外就已畅销,但由于太复杂,至今仍有很多投资者弄不太明白。

    结构性理财产品就是嵌入衍生品的固定收益证券产品,比如产品和黄金或股票挂钩。

    以黄金为例。很多人觉得买实物黄金或金饰,储存和变现的条件太高。买一款和黄金挂钩的金融产品则比较实际。某银行2010年8月曾推出一款人民币94天与黄金挂钩的产品,其到期收益与伦敦黄金现货价挂钩,若黄金价格到期后高过初期价(购买理财产品时黄金的价格)125美元,可获得最高8%的年化收益率,反之获得0.1%的年化收益率。

    赵欣舸分析说,94天也就是3个月左右,这意味着满足黄金涨价条件,投资者最高能得到2%的收益。再来看条件,这款产品推出时假定金价约为1250美元,要求升值125美元,则意味着要达到3个月内金价上涨10%的条件,投资者才能拿到那2%。

    事实上,就算在黄金盛世,黄金一年内涨30%也很难,3个月内升值10%的概率是很低的。极大的可能是条件不满足时,投资者按0.1%的收益率保本——还不如活期储蓄收益。

    和股票挂钩的理财产品更复杂。以光大银行推出的2011年阳光理财“A+计划”第2期产品为例。该产品挂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只A股股票: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把几支股票放在一起的组合,被形象的称之为篮子股票。以下称“篮子股票”)。

    在产品说明书上,记者看见,该产品为保本浮动型,期限为1年,预期年收益率0%~8%。其预期收益起始日为2011年2月28日,按季观察,4个观察期分别是2011年5月27日、8月29日、11月28日,以及2012年2月24日。该产品具备提前终止机制,终止条件为观察期期末篮子股票的股价表现较期初涨幅大于或等于10%。4个观察期符合终止的条件分别为预期年化收益率5%、6%、7%、8%。

    如果篮子股票在全部4个观察期的期末观察日均未符合终止条件,则投资者获得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0%,

    赵欣舸将上述专业而复杂的文书“翻译”成一个比较极端而合乎逻辑的说法是:假使第一季度,篮子股票涨幅为9.9%,没有达到终止条件,就进入二期;如果第二次又涨到9.9%,再顺次进入第三、第四个观察期,但篮子股票一直是9.9%,就是没能涨到10%。一年下来,银行用投资者的钱在篮子股票上赚了39.6%,但投资者收益为0,除了本金,一分钱也挣不到。

    “这可能会让投资者倍感不平衡。银行有可能赚近40%,但投资者却是0。”赵欣舸分析说,也有一种情况乐观些,也就是前三期篮子股票涨幅均为9.9%,但最后一期的涨幅无限大,银行会付给投资者8%的回报率。“当然银行赚得更多些。不过卖产品的时候可不会这样算账。”

    赵欣舸表示,对银行来说,如果股票涨就稳赚;由于篮子股票均为A股市场融券的标的物,银行可以通过融券来对冲下跌风险。此外,这3只股票均有H股,至少有60%的相关率。“这意味着银行可以使用多种对冲工具,下跌风险完全可控。”

    这种看似可赚不赔的理财产品设计极为复杂,有可能用风险利率、波动率、参与率等进行调整,“银行希望产品设计越复杂越好。”赵欣舸提醒说。

    “核电站”和“杀死你”

    还有更离奇的事,有人去银行存款,变成了某保险公司的保单。2010年11月1日,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清退保险公司派驻其网点的销售人员。然而,此前出现的情况如何解决,合同又该如何终止,仍是很多投资者极为迷惑的。 

    “严格来讲,保险产品不能算作银行理财产品,在银行销售时,应该明示此为保险产品,并讲清其流动性方面的巨大缺陷。”赵欣舸说,保险与投资捆绑是非常不好的做法,应让保险产品回归其保险的本质。  

    不过,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如信贷类产品,其诱惑和风险也是巨大的。销售人员常常说,这类产品“是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只对某些高端客户开放”等等。这类产品投资方向明确,收益结构相对简单。项目的高端、权威性让很多投资者觉得风险很小,保本保收益。

    但在专业人士眼里,这类产品同样存在巨大风险。“信贷产品很像核电站。没出事之前,大家觉得其高端、安全、清洁。一旦出了问题,就可能是个天崩地裂的大问题。”赵欣舸说,类似路桥、高铁等项目,可能看似稳赚,但其实既不保本也不保收益,投资者应审慎评估其风险。

    不仅是普通投资者,甚至较为专业的人士和富豪也会被银行理财产品“坑”。

    英文为Accumulator的,简称为KODA的产品,是一项和股票挂钩的金融衍生品,中文译为累计期权合约,银行多称之为“打折股票”。从中信泰富的荣智健到碧桂园的杨惠妍都因其亏损,甚至专业人士和富豪因此倒欠银行的钱。从百万到上亿资产,这个谐音听起来如同“I’ll Kill you later”(我要杀死你)的产品血洗了不少精明玩家。

    赵欣舸以某种产品为例介绍说,选定某股票,其参考价为25元,而投资者可以花20元的价格去购买,这称为打折股票。这种产品的另一个规则是,在未来的一年内,252个交易日里每天至少买10股。这意味着股票无论跌倒21元还是1元,未来一年也都要按20元来买。而且还有一个规定,如果股价低于20元,则要双倍买入。在股票上涨时,产品说明书中还定下一个触发取消价,即规定一个价格,如果该股票涨到这个价格,就取消合同。

    在销售人员口中,很难听见如此清楚明白的描述。因此,很多投资者被繁复而诱惑的介绍弄晕后,也许会“买1000股试试”。但后来才发现,这意味着未来一年,每天买1000股。

    这类产品被称为“金融鸦片”。由于过去实际购买至少从1000股起,没有千万元资产很难“玩得起”,但现在重出江湖后,“可能你有100万元,它就找上你了。”赵欣舸说。

    信用评价何在

    记者发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上,往往用星记号或其他方式,标明几种风险指数“级别”。比如谨慎型、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激进型等字眼,这样的标注到底是否可信?

    赵欣舸告诉记者,类似债权市场上的信用评级目前并没有在理财产品市场中具体实施。

    近年来,随着各类投诉的增多,理财产品的销售也相对规范,公开给出误导信息的银行很少。但大多数银行仍是“选择性地披露信息”,风险部分不提或轻描淡写,着重告知收益,因此虽然说得都正确,但还是把一些投资者绕进去了。

    从法院、消协和理财类网站对理财产品纠纷的调查来看,多数金融消费者因知情权被侵犯而遭受损失,有投资者认为银行存在欺诈或误导,要求撤销理财合同,有的认为格式条款显失公平或披露不充分,还有很多人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盈亏信息不实。

    赵欣舸建议说,投资者在购买时,要一再追问“最坏的结果可能怎样”,即使是保本型产品,也要考虑“几乎是免费给银行钱让其去融资”的可能。或者问一问,和投资者相比,银行和信托公司能赚到什么。

    “大家会觉得,银行是国家开的,所以银行不会骗我。”赵欣舸说,这些产品可能“技术上没有撒谎”,但仍需多加考虑。把自己资金的回报率、风险和流动性需求分析清楚。“最好做组合投资,而不要把钱放在一个篮子里。”

    本报北京8月18日电

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咋这么不靠谱
5000余吨铬渣跨省转运 环保部门竟毫不知情
戏水
TD—LTE创新助力大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