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欧美股市又经历了猛降狂跌的黑暗一天。时间相距不到一周,欧美股市两次惨遭空头重创,国际金融市场顿现“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促成这次股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导火线是两条“近似于小道消息的消息”。一条说,欧洲中央银行(ECB)紧急借给欧洲某银行5亿美元,期限为一个星期。这家银行是谁?目前还不清楚。但市场的解读是,欧洲银行银根吃紧,有融资冲动;第二条讲,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已找在美国开展业务的欧洲银行谈了话。市场的解读是,美国央行怀疑欧洲银行的资金有问题。对于弱不禁风的欧美股市来说,此类消息不管真假,一律被看成“重大利空”。相似的很,上周股市动荡也源自两条小道消息——法国兴业银行可能破产、法国可能失去3A评级。
其他原因是一条接一条的负面经济数据。欧洲统计局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与第一季度相比,法国经济的增长率为0%,德国为0.1%,美国为0.3%,日本为-0.3%。而欧盟27国作为一个整体,增长率也仅有0.2%。股市被视为经济的晴雨表,欧洲经济不景气再加上美日经济也不景气,股市只有掉头向下的份儿。
第三是欧洲政治领导人应对失当。法国和德国是欧盟大国,经济上是欧盟的火车头,政治上是欧盟的舵手。但两国领导人16日开出的药方,从组建“欧元区经济政府”,到征收“金融交易税”,治疗慢性病可能有效,却不是救治急症的猛药。目前欧洲经济重病缠身,急需立竿见影的速效药。
萨科齐和默克尔在爱丽舍宫开峰会之间,欧洲普遍在辩论发行“欧洲债券”问题。多数观点认为,欧盟应该用27个成员国的信誉担保,发行统一的“欧洲债券”,以解决危如累卵的欧洲债务危机。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和英国等国的官员表示,加快欧元区财政统一进程、以统一利率发行欧洲债券将是解决欧债危机的唯一选择。
美国金融大鳄索罗斯也在《金融时报》上撰文,呼吁欧盟发行欧洲债券。索罗斯文章的题目是《解决欧元区危机的三个步骤》。他在文章中说,创立欧元的初衷是为了促进欧洲融合。但实际上,它却造成了欧洲的分化——各国的负债和竞争力水平大相径庭。如果重债国被迫支付高额的风险溢价,那么,其债务将无法偿还。这就是眼下正在发生的一幕。解决方案显而易见:必须允许赤字国家按照与盈余国家相同的条件,为自己的债务再融资。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是发行欧洲债券,该债券应得到欧元区各成员国的共同担保。
意大利、法国、葡萄牙和比利时的前领导人也联合撰文,敦促欧盟发行欧洲债券。文章说,欧盟拥有一个被忽略的优势。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虽然许多欧盟成员国为了拯救银行而背上了沉重债务,但欧盟自身几乎没有什么债务。即便自去年5月以来一直在接管银行与国家债务,但欧盟自身债务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尚不足1%。
有人认为,发行欧洲债券是必须要做的好事,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不能做的坏事。在反对声音中,德国是领头羊。德国认定的理由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但谁都知道,真实原因是经济利益。据德国的一家研究机构推算,如果发行欧洲债券,德国的融资成本将增加1.2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德国每年新增利息250亿欧元。
德国是欧盟第一大经济体,相当有钱。但在救助陷入债务和经济危机漩涡中的兄弟国家时,出手不仅不大方,而且还非常抠门。德国辩解说,德国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辛辛苦苦赚的钱,怎么能随便给那些好吃懒做的人呢?但众所周知,德国是出口大国,是欧元的受益者。德国出口商品的60%在欧洲,那些被称为好吃懒做的人也是德国商品的消费者。也就是说,德国人也从这些人身上赚了钱。
德国的吝啬行为,不仅受到了欧洲国家的批评,而且也受到了国际人士的批评。索罗斯就直言不讳地公开批评说:“正是德国的袖手旁观,不愿意帮助陷入困境的国家,才使希腊危机恶化并蔓延到整个欧洲。”
17日,《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欧洲不必等德国》的评论文章。它表述的观点是,欧洲可以抛开德国自己干事儿。
本报布鲁塞尔8月19日电
本报驻欧盟记者 张兴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