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8月2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各国代表团团长点评——

大运会有了深圳标准

本报记者 刘芳 林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22日   11 版)

    “奥运会的设施标准,开幕式的异彩纷呈,深圳人的热情友好……”今天上午,美国、英国和斯洛文尼亚等多位代表团团长和新闻官与媒体互动,纷纷讲述本届大运会带给他们的美妙体验。澳大利亚代表团团长马丁表示,本届大运会为今后的大运会建立了新的标准,各方面都令后来者难以突破。

    曾经以运动员和团长身份参加过3次大运会和3次奥运会的马丁认为,本届大运会的硬件设施十分出色。“还有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沟通,无论是运动员之间、运动员与组委会,还是运动员与志愿者的沟通,都留下了值得记忆一生的美妙感受”。

    满头银发、曾担任过17次美国大运会代表团团长的盖瑞对本届大运会赞不绝口:“大运会的场馆十分干净、整洁,这可以与以往任何一届大运会媲美,甚至更好。”他表示,本届大运会让美国运动员更加了解中国、了解深圳,许多运动员都与他人互留了电邮,“友谊的种子已经在彼此之间开花结果。这将是一届非常特殊的大运会,会让大家记忆一生。”

    英国代表团团长盖米对深圳的饮食印象深刻:“大运会开幕之前,我们住在市区的酒店,有时晚上会去大排档吃饭,也会和当地人交流。有一个饭馆旁边有个小池塘,我们可以把自己钓上来的鱼煮来吃,很有意思。” 

    之前对深圳不是很了解的斯洛文尼亚代表团团长阿德瑞杰,今天的开场白是:“我出生的时候正值深圳特区成立,我和深圳是一起成长的。”他对本次大运会庞大的志愿者数目、完善的场馆设施印象深刻。两年后,斯洛文尼亚将承办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阿德瑞杰说:“我们会尽我们所能,并借鉴深圳的经验。”

    加拿大代表团团长彼得介绍说,该国代表团中有些运动员的祖籍就是中国。“希望通过本届大运会借鉴各国的文化”。彼得已经是第二次来中国,第一次是参加哈尔滨冬季大运会,那时,哈尔滨的温度是零下35摄氏度,今年来到深圳的夏季大运会,温度是35摄氏度。“如果我能再去趟昆明,那我在中国的四季之旅就都齐全了。”彼得风趣地说。    

    本报深圳8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刘芳 林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8月22日 11 版

大运会有了深圳标准
中国队夺得大运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比赛的冠军
快乐大运为竞技体育正名
俄罗斯选手在艺术体操比赛中的造型
卡纳耶娃依然“统治”赛场
健美操冠军没有特殊待遇
大运会看台来了50个农民工家庭
白俄罗斯选手柳波芙夺得艺术体操个人全能冠军
晒不垮的沙排兄弟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