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8月2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暑期实习专业你考虑了吗

王寿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22日   10 版)

    暑假,正是大学生实习高峰时节,万千骄子抱着既积累社会经验又勤工俭学的想法,纷纷走出象牙塔、放弃暑假休息,加入实习打工大军。然而,据笔者了解,大部分学生假期打工都陷入简单体力劳动之中,而与他们所学专业没有太多关系,与通过实习学以致用的初衷相去甚远。

    大学生干体力活,老百姓称之为“打粗工”。放眼周围,此类现象非常普遍。最为常见的是到连锁餐厅做服务员、到超市做收银员和上架工、到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做推销员、到保险公司或电信公司做推销员、为各种补习班散发传单、到个体服装店做销售员,等等。由于这类岗位对打工入职的要求比较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巨大,因而吸引了很多大学生趋之若鹜。

    笔者无意否定大学生“打粗工”就没有收获,更不认为大学生就不能打粗工、干体力活。因为,大学生“打粗工”,既是为社会作贡献,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回报社会,又能通过“打工”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体验劳动的艰辛,热爱劳动人民,珍视劳动成果。同时,通过“打工”挣得报酬,还可以适当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意义可谓重大。

    然而,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来讲,是否应该满足于以体力换报酬,却有待商榷。在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发展为硬道理的今天,人才理应得到充分的价值体现、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大学生脱离所学专业,都去干农民工的活儿,而不能体现“与众不同”,也就背离了打工实习的初衷,失去应有的意义。

    从高等教育的角度看,寒暑假本是有限学制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是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在国家大力提倡工学结合、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校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今天,大学生的寒暑假实习打工更应看做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和有效延伸。如果大学生们一味想着以简单劳动换取报酬,而白白浪费宝贵的实践与学习时光,实在有些得不偿失。所以,提高大学生实习打工的“专业关联度”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这里之所以用“专业关联度”,而不提倡众所周知的“专业对口率”,主要是为了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长期以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最大抱怨就是大学生在校学非所用,就业时专业不对口。其中固然有部分高校脱离市场办学、墨守成规育人的客观原因,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却是我们对“专业对口”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总认为“专业对口”便是“学什么专业就干什么事”,否则就是人才浪费,就会显得很委屈,甚至会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其实,在很多发达国家,一个人的一生中换上四五个职业、涉足多个行业的现象非常普遍,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在事业上“专业对口”的也非常鲜见。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各行各业间的人才流动将会变得非常频繁和便捷,如此大势之下,如果仍然固守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对口”,实在难免有缺乏远见和不合时宜之嫌。

    不提倡过度关注“专业对口”,但“专业关联”不容忽视。就大学生来讲,不管是教学过程中的实习,还是寒暑假的打工,抑或是毕业后的就业,我们都应该将“专业关联度”作为评定有效学习和优质就业的一项重要指标。这种“专业关联”,如果还原成通俗的“专业对口”,可以拓展为“专业对口、岗位对口、企业对口、行业对口”,四者只要具其一,即为有“关联”。我们有理由相信,用这样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用这样的思路去处理问题,大学生打工实习的空间将会更大,思路将会更清更正,今后优质就业的门路将会更宽更广。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

王寿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8月22日 10 版

生源危机袭来 民办高校难逃破产
暑假实习生队伍越来越庞大
诱人的宣传 奇怪的学校
暑期实习专业你考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