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拐杖、一辆单车;没有薪水、只有辛劳……32年来,他拖着一条残腿穿梭于千家万户,义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0多起,成功率98%以上,并帮带200多名基层调解员走上工作岗位。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马集镇力本屯村三级伤残退伍军人李洪华,退伍不“退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坚持不懈义务调解奉献。“累了我一人,幸福千百人”,是李洪华32载“调解人生”的真实写照。
上访户变身义务调解员
1979年,年仅28岁的李洪华因伤退伍,由于右腿被炮弹击伤后无法弯曲,加上坐骨神经断裂,他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
李洪华和妻子女儿,以及70多岁的老母亲一起挤在两间破败不堪的土坯房里,遇上雨水房屋随时可能坍塌;家里仅靠妻子一个人支撑,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为此,李洪华也一度从乡镇上访到县城,最后甚至上访到省城济南。
在他最困难的时刻,定陶县民政局和力本屯村村委会帮他翻修了住房,邻居们也资助给他衣服、粮食等。受到大家帮助的李洪华心存感激,从此再也不提上访的事情,转而开始琢磨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乡亲们做点事,可一个几乎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到底能干些什么呢?
“洪华,村里人多姓杂,邻里矛盾问题多,你有文化又是党员,要是你出面帮忙调解,肯定就没那么多事了!”好心村民的提议点醒了李洪华,调解不仅能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减轻政府负担,于是他自愿担任起了乡村义务调解员。
担任调解员,坐着轮椅太不方便。李洪华就练习用拐杖走路,可走不了几步伤残的右腿就撕心裂肺地疼痛,还磨出了血泡。妻子多次哭着求他放弃,但李洪华说什么也不肯。就这样,半年后他终于可以使用拐杖走路了。再后来,李洪华又凭着惊人的毅力学会了骑自行车。32载“调解人生”,李洪华行程逾万里,足足用坏了16支拐杖、骑废了3辆自行车。
从情理说人到依法调解
做义务调解员,起初李洪华凭的主要是自己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以及对乡村的了解和好人缘。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李洪华明白,单靠情理说人难以解决越来越复杂的纠纷。
1982年5月,李洪华主动上门调解一起邻里宅基地纠纷。但当事人坚持要依法办事,对他那套邻里间应团结忍让的说辞并不领情。李洪华意识到,义务调解员要继续干下去,必须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
李洪华开始自学法律知识,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向司法所工作人员请教;有时还专门乘车去定陶、菏泽等地,向上级司法机关专家和律师请教依法调解的具体问题。带着热情学习的李洪华进步很快,在掌握了与农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后,李洪华的调解能力也日益成熟,不仅可以调解家长里短,对其他纠纷调解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要不是老李帮忙,我这日子就没办法过了。”尹宝林告诉记者,是李洪华的不辞辛苦,才使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避免了更严重的事情发生。
1986年,尹宝林在工作时左腿膝盖以下被机器绞断,经治疗出院后,单位将他安排为合同工。到了2001年,单位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并没有为尹宝林交纳工伤保险,尹宝林一下子失去了生活来源。由于不懂法律法规,尹宝林一度打算上访。李洪华了解情况后认为,按照法律规定,企业破产时应该对工伤人员一次性发放一定数额的伤残补助金。于是,他四处奔波,终于为尹宝林争取到5万元伤残补助金。
32载不停歇解难题
凡事贵在坚持,也难在坚持。然而,伤残退伍军人李洪华的“调解人生”一做就是32年,从年方28岁的英俊青年,做到如今年过六旬的“幸福老人”。
2009年7月,德高望重的李洪华退出了村委,也卸下了担任多年的村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的“重要职务”。然而,李洪华的“调解人生”却依然延续着精彩。
当年8月,一篇关于《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规定》的报道中提到大幅度提高伤病残军人住房补贴标准的问题。附近的伤病残军人看到这一消息,准备集体上访,向有关部门讨个说法。
李洪华听说后,一面努力平息大家的情绪,一面设法弄清《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规定》的详细内容。后来,通过向专业人士请教,李洪华了解到报道所刊登的只是部分摘录。
于是李洪华把大家请到自己家里,详细解释《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规定》的具体内容,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大家多想想这些年来政府的关怀,想想当年参战为什么、现在生活比什么、今后逆境做什么。在李洪华的再三劝说下,大家终于息诉罢访。
据悉,32年来,李洪华先后调解各类纠纷500多起,有36对夫妻因为他的调解破镜重圆,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履行协议率在96%以上,没有发生一起调解成功后再出现诉讼的案例。李洪华也多次获得“优秀伤残军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等荣誉,2005年更是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员”。
“虽然我已经60岁了,但是只要我还能动,大家还愿意让我去调解,我就还是以前那个好事老李!”李洪华拄着拐杖,站在自家绿意盎然的小院里笑着对记者说。
新华社济南9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