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1年09月0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一线城市房租持续上涨,公租房成年轻人重要期待 ■各地政府放宽公租房“门槛”,细则仍待明确 ■一些公租房向“重点企业”“高端人才”倾斜引争议 ■公租房能分配给城市“蚁族”吗

城市年轻人能否叩开公租房之门

本报记者 陈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9月08日   01 版)

    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新建成的公租房。

    本报记者 陈璇摄

    重庆一市民拿到公租房钥匙。目前保障房重点仍然是城市老居民和户籍低收入人群。CFP供图

    傍晚,“蚁族”们涌进北京市郊区的西半壁店村,回到他们的“家“中。本报记者 陈璇摄

    今年保障房数量或首超商品房

    漫画:CFP供图

    杭州市民袁洁(右)与母亲一起选到满意的户型。CFP供图

    一线城市房租持续上涨,公租房成年轻人重要期待。2010年6月,住建部等七部委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公租房建设的步伐已经迈开。从各地公布的公租房实施意见和细则中可以看到,公租房相比其他保障性住房所涉及保障对象要更广泛,尤其关注到“夹心层”群体,把青年职工和高校毕业生明确纳入其中。

    但北京、深圳等地公租房多分配给政府关注的“重点”企业的“高级”人才的现象,引起业内人士和保障房制度研究专家的质疑:“公租房作为主要的住房保障形式,用于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在目前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矛盾没有缓解之前,若将公租房用于不符合保障条件的‘高端人才’,则有悖公租房建设的初衷,扰乱公租房的分配机制。”

    公租房能否惠及年轻人,尤其是缓解部分新就业的收入偏低的大学毕业生住房压力,为他们带来安居的春天呢?就此,中国青年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涨,房租一直在涨。3600块钱一月的两居室涨到4200,1800的两居室涨到2300,一间1500的主卧涨到1800。”王英丽指着电脑屏幕里的一排排数字说。她是北京市牡丹园西里某房屋中介机构的租房顾问。

    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北京市房租价格累计上涨12.7%。另一个数据是,今年1~7月,北京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0.1%。

    不只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租都在攀升。

    今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沈建忠在“两会”的记者会上表示,租金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求矛盾,此外,市场监管不到位、信息不透明以及少数中介机构的“不良行为”也被认为是导致房租上涨的原因。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房租上涨基本反映了市场供求变化,各地的买房限购令也助推了租赁需求的增长。”他还认为,“过去租金偏低,房屋租售比也比较低,房租上涨是正常趋势,是在‘补涨’。”

    “租金涨了,对中低收入的租赁群体影响比较大。”沈建忠表示。

    刘珊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一年,月收入3000多元。去年6月,她和另外两个同事以每月3500元的价格租下了亚运村一套80平方米左右的两居室。今年,她本打算与房东续签一年,没想到被告知每月租金要提高到4000元。

    “一个月涨500元,一年就得涨6000元。”刘珊觉得不划算。她又看了亚运村附近的几处两居室,“涨得更多,房子装修也一般。”最后,她还是接受了租金上涨的条件,跟房东续签了一年租赁合同。

    “交完房租,工资就只剩一半了。”刘珊说。

    据凤凰网调查,在3223个调查对象中,超过七成的人房租占工资收入的四分之一,有近三成的人房租已超过工资收入的一半。

    有媒体报道,房租持续上涨,很多人只好远离市区搬到郊区。租不起房子成为一些人逃离“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理由。有舆论称,日益高涨的房租“彻底让他们失去了留在大城市的信心”。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平均为2479元,这些新就业的年轻人对上涨的租房成本尤为敏感。

    据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左停介绍,英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建立多层次的公租房体系是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的有效方式。

    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目前针对房租上涨,政府最主要的调节手段是加快建设公租房,满足一部分租房困难群体的需求,同时以公租房的价格来引导租赁市场。”

    此前,沈建忠也表示,“租金的调控应该也是房价调控的一部分,今年要大规模地建公租房”。

    2010年6月,住建部等七部委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

    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公租房建设的步伐已经迈开。

    北京市住建委表示,2011年全市计划新开工建设、收购保障性住房20万套,公共租赁房占60%以上。上海市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筹措公租房 (含单位租赁房)1000万平方米、约20万套(间)。重庆市今年将建设21万套公租房。

    在一线城市房租上涨的情况下,各地正在兴建的保障房新品种——公租房能否惠及年轻人,尤其是缓解部分新就业的收入偏低的大学毕业生住房压力,为他们带来安居的春天呢?

    如何将年轻人纳入保障房体系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新职工的阶段性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矛盾日益显现,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也急需改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提及我国发展公租房的社会背景。

    《意见》明确表示,“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供应范围”。同时,“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范围和供应对象的收入线标准、住房困难条件,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

    这意味着,一直以来不在保障房体系中的无法申请廉租房、不能购买经济适用房又买不起商品房的 “夹心层”——包括一部分刚参加工作、收入偏低的大学毕业生将有可能成为公租房的受益者。

    “根据我们的测算,买不起城市商品房的群体集中在中等偏下收入无房家庭,但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扩大为中等收入的无房者。所以,新就业的年轻人如果收入水平处于中等以下,应该被逐步纳入公租房体系。”国家发改委投资所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刘琳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7月26日,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从明年1月开始,我们将再次放宽(保障房)准入标准,使一部分青年人特别是年轻白领能够纳入这一保障体系。”

    4月20日,北京市朝阳区区长程连元在做客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对话一把手”栏目时透露:“今年,朝阳区将在地铁沿线新建8700套公租房,满足CBD、电子城等区域部分低收入白领的住房需求。”

    “我们希望公租房能拉动消费,拉动GDP。我们就喜欢重庆的年轻人花了一点钱来租房之后,仍然有能力去继续接受教育,有能力去买喜欢的产品。比如买车,都可以。”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孙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从各地公布的公租房实施意见和细则中可以看到,公租房相比其他保障性住房所涉及保障对象要更广泛,尤其关注到 “夹心层”群体,把青年职工和高校毕业生明确纳入其中。

    上海市《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里提到,“有效缓解本市青年职工、引进人才和来沪务工人员及其他常住人口的阶段性居住困难,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政策覆盖面”。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说明,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规定收入限制的无住房人员、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和进城务工及外地来主城区工作的无住房人员。

    上海、重庆的公租房实施意见或细则中,已明确公租房申请不受本地户籍限制。

    在公租房申请收入限定方面,上海市的申请条件中没有涉及这一内容。

    重庆市对此的规定是:单身人士月收入不高于2000元,2人家庭月收入不高于3000元,超过2人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1500元。同时政府还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指数等因素的变化定期调整。

    在今年重庆市公租房配租实际情况中,月均工资收入低于2000元的占91.52%;月均工资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的,占6.53%;高于3000元的占2%,主要对象为劳模、立功复转军人、引进的人才等。据了解,2010年,重庆上班族工资及财产性收入人均2992元/月。

    同时,重庆市公租房向工作三年以内的公务员开放。

    单位自建公租房解决“内部需求”

    在北京市西三环外首都师范大学南校区的正中央,有一片低矮的平房区。几个月后,这些平房将被全部推倒,两栋18层高、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的住宅楼会拔地而起。

    这个平房改造的建设资金由首都师范大学自行筹集,建成后的住宅楼将定向租赁给校内的教职工,同时也是北京市2011年计划新建的公租房的一部分。

    除了首都师范大学,位于北京市西南郊的良乡高教园也将自行筹建2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用于解决园区内高校教师的住宿问题。

    今年1月,北京市住建委新闻发言人秦海翔表示,除政府组织建设、收购公共租赁房房源外,北京市将鼓励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单位利用自有国有土地建设公共租赁房,鼓励产业园区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向园区内企业职工出租,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设租赁房。

    秦海翔还介绍,一些国有企业也已经建起了自己持有的公租房,如燃气集团。

    不仅是北京,其他一些城市也鼓励单位自建公租房。广州在去年年底出台的《关于加快公共租赁房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单位可以自建公共租赁房,并给予享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的有关优惠政策。武汉、济南、合肥等地也打开单位自建公租房的大门。

    北京经济开发区和中关村国家创新示范区也成为目前北京市公租房建设的主力军。据亦庄管委会有关部门介绍,位于北京城南亦庄的北京经济开发区配建公租房4500套,已有800套住宅完成配租。中关村三大园区已有700多套人才租赁房投入使用。

    1998年,中央政府推动了新一轮的房改,正式叫停了“福利分房”,逐步停止对单位自建房的审批。但也有专家指出,从1998年以来,官方的政策始终为单位自建房“留有口子”。

    2007年2月,国税总局会同财政部出台《关于单位低价向职工售房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要求单位职工低于成本价获得住房后,差价部分按薪金所得纳税。有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两部门已承认单位自建房的存在。

    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产业园区和单位自建公租房?

    刘琳认为,“产业园区、各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公租房出租给职工和农村集体土地建公租房的形式与原单位集资建房有本质的区别”,二者在土地获得方式、房屋建设标准和使用方式上不相同。

    “目前产业园区或其他单位自建公租房的土地要求必须是利用自有土地,核心精神是停止土地的无偿占有。各产业园区、单位和农村集体土地自建公租房的面积要在50平方米以下,目前也是只租不售。”刘琳说。

    “这是临时性缓解住房矛盾的办法。”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重点企业”和“高端人才”是否应被优先保障

    “热烈庆祝X3F1园区配建公共租赁房顺利入住”,一条红色横幅挂在门楼上,不时有载着家具的车辆从大门进出。这个刚迎来住户的鹿海园四里公租房小区位于北京市城南亦庄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远处看,7幢红黄相间的高层住宅楼,在色彩上就与周边的楼宇显出不同。

    据了解,鹿海园四里公租房小区内的800多套住宅已配给诺基亚、奔驰汽车、中铁十九局、中冶京诚等公司的员工。这些企业都是开发区内的纳税大户。

    中国青年报记者向亦庄管委会询问,开发区内的公租房是依据怎样的标准和方式完成分配。亦庄管委会有关部门给予回复:“开发区根据企业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程度等条件向有关企业分配房源数额,各有关企业根据本企业自身员工住房困难等情况确定承租员工。”

    中冶京诚技术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我们公司先接受员工的申请,然后按照岗位、职称等标准来排序,排在前面的一部分人有机会住这里的公租房。”

    北京市另一家产业园区——中关村国家创新示范区也倾向于将园区内的公租房分配给“重点”企业的“高端领军人才”。

    海淀园管委会产业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申请到中关村海淀园首批600套公租房的企业都是“十百千工程”和“瞪羚计划”企业。“十百千工程”主要内容是重点培育一批收入规模在十亿元、百亿元、千亿元级的创新型企业。

    同时,《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符合“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的人员”,“属于中央或北京市重点引进的高层创新人才、开发性创业人才、战略新兴产业人才”等条件的人可以首先申请公租房。

    在深圳,1000套人才公共租赁住房也提供给百家重点企事业单位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

    今年5月,深圳决定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把人才列为住房保障的重点对象。深圳市住建局局长李荣强还强调:“着重考虑科技含量高、纳税额度大、发展带动性强以及成长性好的企业或单位的人才。”

    北京、深圳等地公租房多分配给政府关注的“重点”企业的“高级”人才这一现象,引起业内人士和保障房制度研究专家的质疑。

    “公租房作为主要的住房保障形式,有明确的保障对象范围和标准,中央财政每年为各地的公租房建设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均是用于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在目前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矛盾没有缓解之前,若将公租房用于不符合保障条件的“高端人才”,则有悖公租房建设的初衷,扰乱公租房的分配机制。”刘琳表示。

    城市“蚁族”不敢期待公租房

    北京著名的外来人口聚集地唐家岭去年开始拆迁。在这个本地人口只有4000人左右的小村里,曾聚集了5万人以上外来人口,其中包括1.7万名“蚁族”。“蚁族”,是人们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

    2010年3月,唐家岭地区开始实施旧村整治改造,拆除非法和违章建筑。海淀区政府表示,在规划中,除农民安置房外,今后还有18.8万平方米的多功能产业用地,其中将建设不少于1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

    数万的“蚁族”告别了唐家岭,涌向了更北面的史各庄、东半壁店、西半壁店等村子,这三个村子几乎连成一片。新的“蚁穴”又形成。

    走进西半壁店村,在一排排四五层高的小楼和纵横的水泥路之间,有饭馆、杂货店、水果摊、菜市场还有医院和幼儿园,可以满足大部分居住者的生活需求。对那些搬迁到西半壁店来的“蚁族”来说,这里就是一个成熟的小区。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房租比市区的价格要低廉很多。

    大学毕业一年多的程志超在西半壁店租了一间1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400元。屋子在一层,地面潮湿,一张木头床上铺着军绿色的垫子,灶台紧贴着的墙壁上沾满油渍。对于从事电子产品销售、月收入2500元钱的程志超来说,以这样的价格租下这片足以让自己生活的空间,“已经相当不错”。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左停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像过去的唐家岭还有现在的一些农村集体土地上建的出租房,是由市场力量形成的‘廉租房’。”

    《蚁族》一书作者、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廉思对“后唐家岭时代”的“蚁族”生活表示担忧。“这些人虽然不是高端人才,但也是在为这个城市奉献青春,尤其是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对自己会有较高的期待。”廉思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尽管政府曾说唐家岭等地拆迁后将建公租房,但是未来是否会兑现承诺,是否会分配给这些‘蚁族’住呢?”

    据媒体报道,唐家岭新村未来建设的10万平方米村集体土地租赁房,也有可能通过“集租”的方式,租赁给周边大型企业。在唐家岭的南面,鳞次栉比地矗立着中关村软件园、联想集团、百度大厦等。

    据当地村民说,西半壁店、东半壁店和史各庄可能也面临拆迁。

    由于“蚁族“能积聚的村子越来越少,西半壁店等村子的房屋供不应求,房东们也嚷着把房租价格涨起来,靠近地铁站的单间月租已涨到700元。

    “公租房?听说过,但哪敢去想呢。”程志超望着窗外逐渐暗下来的天空说。

    据了解,仅北京地区就有10万以上的“蚁族”。此外,上海、武汉、广州、西安等城市也都大规模存在这一群体。近些年,各地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也都在进行。

    程志超和更多迁徙在大城市的“蚁族”要在推土机来临之前,找到下一个安居点。

本报记者 陈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9月08日 01 版)

听取蓬莱溢油事故处理情况和渤海环保汇报
夜走“老乡号”
甘肃民勤关井压田恢复生态
教育乱收费过半与补课有关
城市年轻人能否叩开公租房之门
康菲将配合设渤海湾基金
干旱使凤山县更沙九年一贯制学校面临水荒
全校800多名师生用水困难
招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