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仪征市大仪镇路南村村民的眼里,大学生村官郑福源是这个村里最忙碌的人:在办公室里总是屁股还没坐热,就有村民来找他办事;好不容易得空儿上QQ,没聊几句,便要跟朋友说“88”;村里没事的时候,他还得往自己创办的企业里钻……
2008年,从南京审计学院毕业的郑福源选择做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从最初的书记助理到村党委书记,郑福源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初到农村,郑福源其实也并不是特别了解农村的事情,更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村里的问题。“我就看书记主任是怎么做的。”他总是静静地“躲”在一旁,边看,边听,边学习。看得多了,他也渐渐悟出了一些“为官之道”。
有一次,有两家人因为宅基地和以前的一些宿怨吵了起来,很凶,郑福源硬着头皮进行调解。村民们都围过来看热闹,也有人旁观他究竟能不能处理好。当时,他差点儿急哭了。
“很慌,不停地想怎么办,怎么办。”郑福源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突然对着杂乱的人群大吼一声:“不要吵了!”
“他们是没想到我这个年轻的大学生村官也敢吼他们。”郑福源说,“不过这一嗓子还真管用,两家人安静了下来。”他趁机给两家人做工作,还给在场的人都发了烟。最后,两家人终于想通了。
以往,各户的田地都不规则,“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多边形”,收种庄稼都不方便。村里希望通过置换让田地整齐起来。连着两个星期,郑福源有空儿就往地里跑,测量、计算,还要应付不时就会发生的村民矛盾。
在村民眼里,郑福源跟有些村干部不太一样,“能帮忙的他都会亲自跑腿儿,人也热情” 。他还常常帮助其他村干部分担工作,哪怕再苦再累,加班加点,他都会把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渐渐地,村干部们也都喜欢上了这个勤快的小伙子。
在村里,郑福源骑摩托车的时候,路上碰到老头老太太,他都会热情地招呼人家“载你们一程吧”。在他看来,村里人都是自己人,他相信,用心去对待村民,就能得到他们的信任。“我比较耐心,能听他们讲,能帮的就帮,帮不了的就和他们解释清楚” 。
在村里的时间长了,郑福源发现大部分村民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妇女和稍微上了一点儿年纪的人便成了村里的闲散劳动力。一次,有一个村民请他帮忙找工作,他几经努力,帮着找到了一个服装厂的工作。
“如果我们自己有企业,不就可以很方便地为村里更多人提供工作机会了吗?也可以让他们多挣一点钱。”郑福源说干就干,很快和一个扬州客商达成了合作意向。
不过,这个想法最初并没有得到老支书尤德宝的支持,“没资金,没技术,没经验,困难太多了。搞好了还行,搞不好,失败的责任是很大的” 。郑福源用实际行动打消了老支书的疑虑,2009年5月,总投资3000万元的扬州市嘉康菇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聘请技术员、建厂房、找市场……郑福源却觉得再累也值得:“为村里的数十名村民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
直到现在,郑福源都不是特别清楚,自己做过什么事情值得老书记主动让贤,向镇里推举自己做村党委书记。他总是觉得,自己在村里不过做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资助五保户;修了一条水泥路;把已成了摆设的村图书室整理出来,并为图书室增添了上千册图书;通过网络帮助村民收集各种实用信息,组织村民定期收看远程教育课程……
2009年10月,村里换届选举,老书记推荐郑福源参加村两委班子选举。临近选举时,尤德宝干脆放弃了竞选,并给镇里写了一封推荐信。最终,郑福源高票当选为路南村党委书记。做村里的一把手,在扬州市大学生村官中,郑福源是第一个。
“这个年轻人能够让路南村发展得更好,应该给他机会。”尤德宝说,通过一年的观察,他看到了郑福源的努力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