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邓州农民有进茶馆品茶消遣的习惯,像张楼乡大庄村一样,邓州市村村都有文化茶馆。2005年以来,邓州市把文化茶馆作为新农村的基础设施之一,市、乡、村三级先后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建成文化茶馆1200多个,基本达到每个行政村有一个文化茶馆,使这一独特资源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十一五”以来,我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从硬件看,乡镇综合文化站、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城市社区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大步伐推进;从内容看,各地各部门着眼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多创作生产他们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多举办他们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使越来越多百姓享受到“升级版”文化服务。
使农民不出村就能看到想看的书,江苏省张家港市图书馆从2006年开始大力推进村图书室建设,把图书室建到农民身边,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级图书室全覆盖;天津市静海县383个行政村全部建起标准化农村图书室,并积极开展延伸服务,传播科技致富信息;陕西汉中龙江文化站利用节假日,有针对性地挑选适合当地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及建筑技术等科技资料和优秀文学书籍,为种植、养殖专业户、龙江建筑队和残疾人送书上门……
如同农村的乡镇文化站,城市的社区文化中心也正成为一个个先进文化的“辐射源”——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这里汇聚,认同感、归属感从这里生发。
南京市雨花台区花神庙社区在占地1200平米的社区服务和活动中心内,设置了阅读讨论室、电子阅览室、棋室、琴房、多媒体教室等多种活动点,四五十位居民开怀欢笑的相片拼成了一面大大的“笑脸墙”。花神庙的文化工作人员说:“我们用自己点点滴滴服务,让每个居民的笑脸写在脸上。”
在上海,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可按需自主选择,预订形形色色的文化“美食”。政府采购为社区推出“菜单式”的文化节目并“按需配送”已实行多年,目前上海全市建立了东方宣教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通过这些机构制作或从文化市场购入展览、节目、讲座、教育等资源,再制成“菜单式”目录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选择。
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子女的文化权益如何更好实现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深圳福田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区文化馆从2007年4月启动福田区“阳光工程”,设有舞蹈、美术、书法、合唱4个培训班,文化馆专干授课,举办免费文化艺术培训及讲座。截至目前,有12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加了免费艺术培训。
来自文化部的数字显示,中央实施全国“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投入39.48亿元补助全国2.67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乡乡有文化站”的建设目标,目前竣工项目超过70%,剩余项目也在积极建设中,预期今年年底能够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2009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专项资金,截至2010年底安排专项资金4.59亿元,对全国1092个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和6022个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进行补助。
“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依中央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所描绘的,更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为便捷优质的文化服务未来可期。
据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