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生的方案很简单,看着很普通,他们就像用一种‘玩’的方式做项目,大陆学生的方案更加完善和缜密,项目实施都是按部就班的。”9月19日,建行“e路通”杯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决赛在北京举行,在旁听了台湾大学生团队的参赛项目后,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陈福刚向记者表示,这种体现在方案上的差异,正代表了两岸大学生对电子商务不同的理解。
“台湾学生做项目方案更注重的是受到锻炼,很多都是围绕一家企业的需求进行的比赛,比如针对某公司的网页制作比赛等,参赛的目的还是为了实践。”台湾中华国际经贸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台湾德明财经科技大学研发处海峡两岸交流事务召集人贺光辉这样介绍台湾大学生的情况。
祖国大陆鼓励大学生创业
来自甘肃农业大学的“洋芋开花赛牡丹”项目团队带来参加大赛的是一个公益创业项目,队长吕春梅向记者介绍,该项目是以经营甘肃土特产的淘宝网店“洋芋开花赛牡丹”为平台,组织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创业,同时协助“爱的痕迹”公益活动。
能够有机会参加网络商务大赛,吕春梅认为是得益于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她说,“我们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供学生选修,同时专门设立了一个致力于锻炼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文科实训中心,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均可参与其中,学习创业知识技巧以及电子商务类的相关课程。”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e路巴巴”团队队长白鸿飞表示,由于学校的支持力度很大,指导老师平时也会给予他们很多帮助,团队成员在广东省职业规划大赛等几项比赛中都取得了好成绩。
“除了参加此次网络商务大赛之外,我们还会参加一些由企业举办的电子商务大赛,还有针对大学生的各类创业大赛。”来自北方民族大学的韦宝西说,为了鼓励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北方民族大学还设立了100万元的项目基金,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的获奖项目可以从学校得到经费和场地的支持。
台湾大学生多参加营销大赛
据记者了解,大陆学校普遍比较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并且鼓励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但台湾的情况就有所不同。贺光辉告诉记者,台湾大学的创业氛围并不是很浓,学校更强调学生在企业中实践,而且台湾大学生受到的创业训练并不多,“他们更多的是参加勤工俭学,课余时间都在打工。政府针对勤工俭学的政策也比较多,而针对创业的政策比较少。”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大四学生王安勇曾经在台湾做交换生,因此有机会参加了台湾德明财经科技大学的参赛团队。“台湾的商品营销大赛比较多,远远多于创业大赛。”这是王安勇的观察结果,他认为,这与台湾中小企业比较发达有直接关系,“把产品卖出去比较重要”。
“玩”的心态也可以创业成功
谈起与台湾大学生的不同,王安勇有很直观的感受,他说:“比如这次参赛,我是半路加入的,他们都是想到哪里做到哪里,做项目的随意性很大,如果我一开始就加入,我会提醒团队一步步地解决问题。”
大陆很多参赛学生明确表示,在自己毕业之后会去创业,继续做好自己的参赛项目,但台湾一些大学生认为,这只是一个参赛项目,制定项目方案时就明确了项目的完结方式。来自台湾致理技术学院的张美琳带领着团队做了一个帮助台东县农民推销水果——释迦的项目方案,当被问及有没有考虑利用这个项目创业时,张美琳表示:“我们这次做释迦的推广就是为了教给农民利用电子商务的方法,没有考虑过当做工作的方向,教会他们利用新的方式营销就是我们的目的。”
创业成功不是能计划出来的,再完美的方案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台湾大学生这种“玩”着做方案的心态也触动了陈福刚,他感叹:“这种方式看似随意,但真的融入创业,可能会激发出更好的创意。”
陈福刚认为,在第四届大陆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表现突出的团队获得了中国建设银行成果转化基金的扶持,有助于鼓励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大陆很多大学生团队的参赛项目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可大赛结束后,缺乏继续做下去的决心,学生毕业了,团队解散了,这有悖于大赛的宗旨。”
本报记者 陶涛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记者 胡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