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存话费送话费,充30元送530元”,“办套餐送宽带,充话费送手机,校园网内的电话随便打,短信彩信都不要钱”……
一开学,各大通信运营商争相进大学校园打广告,摆摊设点,有的甚至把信号车开进校园以改善通信效果。
“各种套餐满天飞,搞不懂哪种套餐好。”刚到福建农林大学报到的新生小林面对眼花缭乱的广告,有点不知所措:某运营商推出10元和46元两种买卡送套餐方式:46元套餐每月返还10元,分48个月,另外赠送900MB本地流量,300条短信,来电显示、邮箱、超级QQ全免;而10元套餐享受的优惠包括赠送200MB本地流量、200条短信、超级QQ等。
促销活动现场,福建师范大学新生小陈还在犹豫选择哪家通信运营商的产品,就被促销员拉到一边,促销员劝他:使用这个套餐不仅可以免费获得一部手机,而且每个月赠送50元话费。小陈一听就动心了,来不及多考虑,当场就签下协议书,预存了400元话费。
回到宿舍后,同学告诉他,他选择的这个套餐里有很多项业务平时根本用不到,但不管是否消费,每个月都必须缴纳59元的基本费。如果现在停用此套餐,还得按照协议的约定,支付相当于所送手机市场价格两倍的违约金。小陈说,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但是后悔也没用,只能这样了。
类似小陈这样吃“后悔药”的学生不少。福建农林大学大二学生小周告诉记者,去年刚上大学时,听信促销员的介绍,选择了某运营商推出的“充30元送530元,分两年返还,每月返还20,保底消费40元的套餐”。结果没过几天,各式各样的连带业务就向她“袭来”。“说是连带业务免费赠送,先扣费,月底返还,结果话费被扣之后就了无音讯。”小周说。
更令小周费解的是,促销活动结束后,本来在学校的信号车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信号不太好,白天的短信有时到了晚上12点以后才收到。她投诉后,得到的解释是,“要信号好就要建信号站,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安全,担心信号站发出的辐射危害学生,不敢在宿舍楼顶建信号站,所以宿舍区的信号会相对差一些。’”
闽江学院大二学生小孙抱怨说,他被某品牌捆绑了一年,选择的套餐看上去很优惠,但保底的时间是两年,无形中就把这两年时间的通信使用权卖给了某个品牌,“想要换个品牌使用,对不起,先付违约金”。
去年入学的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小蔡告诉记者,他初到校园就加入了某通信品牌的套餐,当时也是充话费送手机,可是手机质量很差,没用多久就坏了。“手机维修的费用很高,还不如买一个新的手机划算”。
福建农林大学的一位辅导员提醒新生,选择通信品牌时,要理性对待,未必优惠越多就越划算,不同的人对不同功能的使用情况不同,要根据自己的切身需要选择套餐,不要被广告或促销员的说辞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