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9月2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希望村民一点一点改变

本报记者 陈凤莉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9月23日   08 版)

    记者手记

    这是一次别样的采访。采访对象是一位来自某省的大学生村官。之所以别样,是因为他说了很多记者以前没有听过的实话,他没有回避村民对自己的质疑,也没有回避自己也曾面对过苦恼和问题。尽管如此,三年村官生涯,他还是赢得了村里的信任。但他并不想宣扬自己所做的事情,他只是想继续平静地给这个村庄做些什么。

    他留给我的最突出的印象,是踏实,我姑且叫他“小实”吧。虽然他一再强调,不要写他,但我仍然想要勾勒一下他的工作轨迹,希望能给他的一些大学生村官同伴一点工作上的启示。

    他曾是一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他曾有很多机会成为一名高级白领,但是三年之前他却选择了到一个贫穷的村庄做一名大学生村官。在这里,他没有努力办企业搞创业,也没有拿出一把把钱为贫困村民“慷慨解囊”。他始终觉得,要改变这个村庄,就要改变村民的观念,让他们自己主动走上致富的道路。

    “我要天天在办公室待着,能了解到什么啊”

    在朋友和同学看来,小实硕士研究生毕业时的选择“实在是出乎意料”。“我就想去基层锻炼下自己,而且要去就去最艰苦的地方。”在这个条件艰苦的村庄,小实一待就待了三年。

    “锻炼”,是他到村之前最单纯的想法。当然,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这个贫穷的地方带来一些变化。来之前,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没人管,没人问,就一个人摸索着干。事实上,到了村里之后,他确实一直自己在摸索。

    “书记来一起吃饭吧。”现在的小实常会接到村民这样的电话。如果要说改变,他觉得自己跟村民之间的关系是最先被改变的。

    但最初,对于小实这位“不速之客”,村民可并没有那么友好。

    “你是来镀金的吧。”小实到村里的第一天,一名党员就毫不掩饰自己的质疑,眼神里充满了不信任。

    小实心里觉得委屈,但嘴上没说什么,他相信时间可以改变这些看法。

    到村的第一年,小实是在熟悉村庄和适应村庄中度过的。

    他让驻村干部领着他挨家挨户到村民家里去转悠,“得先跟他们混熟。”看着这位新来的大学生村官,很多村民有些漠然,象征性地把他让进家里,就没什么话说了。但小实会主动跟他们攀谈,“随便聊,时间长了就会熟了” 。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他跟村民还真地一点一点熟识起来。

    在村里,小实没有办公室,只有一间简易宿舍,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柜子,是他的全部家当。“村官是不需要办公室的,你想我要天天在办公室待着,能了解到什么啊?”

    他说他的办公室在村子里,只要是他到的地方,就都是他的“办公室”——有时候是在大街上,有时候是在卫生室,有时候是在村民家里,有时候甚至就是在田间地头。

    “不管在哪儿,碰上村民就跟他们多聊,这样就能了解他们的需求。”他说,如果坐在办公室,把村民叫来,一板一眼地问他们有什么需求,没有一个人会说。

    在村民们的眼中,小实没有“官架子”,不管在哪儿碰到他,这个村官都会主动跟他们打招呼。

    “怎么没去打麻将啊?”碰到村里闲逛的妇女,他常会这样打趣。

    “来打点滴了,又不舒服了?”在卫生院看到病号,他也会当做自己家人一样问候。

    小实很享受自己融入村子的感觉,他说,做群众工作就要跟群众打成一片。

    有一次,他在村里碰上一个身体不太健康的村民,说话间,村民端上一碗饭给他,犹豫了有那么几秒钟,他吃下了那碗饭。

    “不能伤了村民的面子。”他说。

    这样的“打成一片”让很多村民感动。

    “书记(小实当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看得起我们。”有村民这样说。渐渐地,村民开始喜欢这个老实的小伙子了。谁家杀个鸡子,会打电话叫他去吃,谁要组织个酒场,也会主动招呼他过来。没过多久,再没有人说他是来镀金的了。

    在赢得村民信任的同时,他还赢得了村干部的信任。

    “这个也是有方法的,可以主动给他们一些建议,在有些问题上,你要说得对,他们会认可你的。”小实说。

    他记得,一次,正是收庄稼时节,村里落实上面政策,严防焚烧秸秆的现象,他和村支书在地头上蹲点监督。蹲了好长时间,不见有人来,正好又快下雨了,支书提议可以结束蹲点了。但小实跟支书说,再等会儿吧,很可能会有人在下雨之前来烧的。果然,他们堵到了焚烧秸秆的人。

    “多亏听了你的话我们没走。”事后,支书对小实说。

    还有一次,他跟支书在饭店吃午饭,支书想要喝点儿酒,小实劝住了:“别碰到镇上领导,中午喝酒是违反纪律的。”也巧了,那天正好有个镇领导打他们跟前过去。

    “幸亏没喝。”对于小实的“劝阻”,支书很是感激。

    这样的小建议多了,支书也开始信任起小实来,而小实也更加理解了这个最基层干部的难处,有什么问题,他也会虚心向支书请教。如今,小实和支书已经成了好搭档。

    “如果只是给他们钱,钱花完了他们还是贫穷”

    进村的第二年,小实开始琢磨着该怎样给村民做点儿事。

    “我的原则是给他们思路,让他们自己去改变自己。”他不主张直接给他们钱,对于村里的困难户,他也不会简单地“奉献爱心”。“我没有能力给他们钱,那么多人我也给不起,最重要的是,如果只是给他们钱,钱花完了他们还是贫穷。”

    小实所在的村条件差,政府一直有帮扶政策,这让一些村民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不知道通过努力主动去改变贫穷的现状” 。他希望通过努力,让村民一点一点改变。

    他们村是传统的中部乡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里有很多人种菜,但是都不成规模,而且受季节影响,菜种过一茬儿就没了。经过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小实决定带动村民发展大棚种植。

    一开始,村民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好做。种大棚要投资,在看不到预期收益的时候,没人敢应下这事。

    “种大棚有风险,有可能赚,也有可能会赔,你们自己想好啊。”起初,村支书这样的表态让小实心头一凉,“村干部都这么不支持,这工作可难做了” 。

    不过,小实没有放弃。他仔细琢磨了一下,先选出几户思想觉悟比较高,有些经济实力,家里又有劳动力的村民重点突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苦口婆心”,四家农户同意了种大棚的想法。

    接着小实又带他们出去考察,帮他们联系市农校学习技术。有一个村民条件差一点,他也帮着跑前跑后,联系有关部门,帮这个村民贷了款。最终,四家农户的大棚建起来了。

    有村民中间打起了退堂鼓:建个大棚要投资两三万块钱,还要有专人在棚里忙活。别的农户在刮风下雨的时候都往家里跑,他们却要去棚里照看菜苗。

    有村民不高兴了,“组织上派你来应该是帮助我们的,你这不是害我们吗?” 

    对这些抱怨,小实听进耳朵里,但心里却并不在乎,“等菜卖出去,见到了实惠,他们就不这样想了” 。

    一年以后,大棚丰收了,村民见着了回头钱,个个冲着小实笑,“来,吃个番茄。”到哪家的大棚里,这样的招呼都是必不可少的,“不吃他们都不让走”。

    “书记帮我们张罗了一条好路啊。”一个村民刚刚收了一茬番茄,又种上了更高级品种的番茄。一年前,这个村民对伺候大棚还心有怨气,如今看着满棚长势很好的番茄苗,他对这个比他小得多的村官大加赞扬。“这一个大棚番茄能卖三万块,一年就回本了。”

    “我自己一分钱没投,就给了他们一个思路,他们现在自己会主动琢磨如何致富,这不是很好吗?”小实很满意这样的效果,他说这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更多的村民在小实的带动下,开始有了主动意识。

    “书记,啥时候开始再去农校培训啊?”、“书记,再领我们去外面看看呗。”陆陆续续,有村民主动跟他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没问题啊,但路费你们要自己张罗啊。”村民致富意识的“觉醒”让小实格外高兴,他觉得他们真地一点一点在改变了。

    今年,小实又物色了几个农户,准备把大棚种植再推广一下。

    小实至今也不打算自己去创业,“如果仅仅是自己搞创业,企业盈利是自己的,村民能得到什么呢?”他也知道,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不仅富了自己,也带领当地村民致富。相比于这些人的“成功”,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失败,别人的创业模式不可简单复制,他自己所在的村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他更希望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带领村民致富。更多的时候,他考虑的是首先能给这个村庄带来什么。

    他曾联系了一家粮企,说服了企业老总,把他们村当做这个企业的粮食基地,让村民不出村,就能把粮食卖出去。“第一年基地有500亩,第二年基地有300亩” 。

    他招呼着村民建立了合作社,希望村民能走上科学发展的路子。

    他还努力去外面招商引资,引进了一些企业进驻村庄……

    他对未来充满期待,“我相信,我们村会一点一点变得好起来的。”

希望村民一点一点改变
增设大学生村官考核奖
千名村官与企业家结对子
图片新闻
患者“伤医”案背后的沟通“盲区”
为制度配一个柔软的支点
让孩子扶跌倒老人?受访者态度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