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频发的患者“伤医”案,凸显医患关系紧张的同时,也在倒逼公众思考:是什么样的矛盾,让本应相互信任的关系破裂到患者必须举起屠刀,砍向曾经依赖的医生?
解决医患矛盾,当然要有赖于医改的推进,有赖于一个更加有效的纠纷协调机制出台,但在日常的医患接触中,种种沟通“盲区”却在更直接地侵蚀医患之间的信任,这些“盲区”可能来自医生或患者的一个动作、一句嘀咕。作为患者,你可能选择抱怨两句后,无奈离去;作为医生,你可能听到了对方的嘀咕,但无暇解释。然而就在这些沟通的“夹缝”中,不信任在积累。
今天,在被“上海医跑跑事件”、“八毛钱治好十万的病”包围的喧嚣里,无论你是医生还是患者,有没有耐心停下来,花十分钟,听听对方怎么说?
我们谴责暴力,但我们同样要明白,医疗体制的改革,医患纠纷处理机制的再造,非朝夕之间可成。但医患双方更平和地沟通,却可以始于当下,始于点滴。也只有二者的并行不悖,才能保证当一个硬的制度外衣锻成后,里面有一个个柔软却有力的支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