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9月24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14岁少年被指“黑社会大佬”的背后

斗殴事件被过度放大 权益保护存在“瑕疵”

本报记者 王烨捷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9月24日   02 版)

    一起青少年打架斗殴致人死亡的事件,将一名年仅14岁的中学生林小森(化名)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近日,多家媒体以“14岁少年被认定为黑社会‘大佬’”为题,报道了广东省乐昌市的一起打架斗殴事件。

    原本普通的一起斗殴致人死亡案件,被“14岁少年”、“黑社会”、“大佬”等字眼装饰得分外醒目。以各家媒体目前的报道来看,事件的主人公林小森因一起看似与自己完全无关的斗殴事件,被法院处以3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

    然而,中国青年报记者通过采访多名青少年维权工作者发现,此案中“黑社会”的作用被舆论过度放大,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中存在的“瑕疵”却未受到足够关注。实际上,参与此案的公、检、法三方,没有任何一方在诉讼审理过程中使用过“黑社会”这个词。

    根据检方公诉内容,事件的经过大致如下:2009年年底,被告人林小森组织成立了“森高社”非法组织。2010年11月5日14时许,林小森一方的罗某等10多人殴打了一名学生石某。林小森等人认为石是“林仔”(当地人、曾有违法犯罪记录)的人,会找人来报复,便于次日下午召集了30余名“森高社”成员,在林小森家中开会商量对策。随后,林小森等人在武江河堤林业局附近路段遇到了3名被认为是“林仔”手下的人,双方发生殴斗。打斗中,罗某用匕首将对方的刘某刺伤,刘经抢救无效死亡。

    媒体报道中,一些媒体直接将检方公诉中的所称的“非法组织”改为“黑社会”,并在标题中刻意突出。

    而实际上,“森高社”不过是由一名中学生创建的QQ群,林小森自称没有参加该群,也不知道该群。

    长期从事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的律师陈赛金说:“‘森高社’QQ群根本算不上黑社会。”其实,公、检、法三方也从未提过“黑社会”。

    林小森被判3年6个月有期徒刑的罪名与所谓的“黑社会”毫无关系,而是因为“故意伤害”。然而,根据当地警方的调查,殴斗开始前,林小森接到母亲电话,提前离开。当日的殴斗,他不在现场。

    对此,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律师张雪梅认为:“如果按故意伤害罪定罪,关键要看其是否实施了伤害他人的行为。如果林没有积极实施伤害被害人的行为,则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陈赛金律师则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如果公、检机关有证据证明确实是林小森将众人纠集到一起,并直接导致两伙人殴斗的话,那么,即使林本人没有参加殴斗,也可以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共同伤害”罪。

    此案中,媒体称公、检机关对此意见一致:林是此次殴斗的组织者,难辞其咎。乐昌市公安局有关人士认为,从调查和讯问来看,林小森能起到召集成员,发出指令的作用。

    但就在获得这一关键认定的途径上,出现了“瑕疵”。韶关市中院在一审判决书中承认,“公安机关在讯问未成年被告人或者询问未成年证人时,在程序上存在一定的瑕疵”,但“不能以此瑕疵为由认定被告人供述与证人证言的合法性”。

    据媒体报道,多名学生家长透露,他们的孩子在被公安机关带走时,警方并未要求家长陪同前往。乐昌警方解释称,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孩子没有要求,二是有学校老师在场。

    这种做法为后来媒体猜测“刑讯逼供”的可能性提供了支撑。

    由于没有家长在场,部分学生的前后两种说辞令公安机关处于被质疑的尴尬境地。一周前,学生们的说法是,命案当日,众人在林小森家聚集是为了帮他“搬家”;一周后的第二次讯问,则改成了在林家开会商议报复“林仔”的人。

    这一“翻供”最终导致了林小森被认定为“殴斗组织者”。

    张雪梅介绍,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而2006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监护人到场。

    她说,这条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落实不严格,“这个月,全国人大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将‘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作为‘应当’性的强制规定,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一致。”

    《草案》同时还规定了法定代理人无法到场的情况下,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近亲属,所在学校、单位或者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

    “但实践中,这些单位一般都不会派代表到场,也没有到场的意愿和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能力,不能起到保护未成年人的作用,反而会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隐私可能被公开。”张雪梅建议,司法机关应当尊重法定代理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保护职责,通知其到场。

    据悉,9月15日,林小森一案已上诉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高院领导对此案高度关注并表示,此案二审过程一定会关注媒体提出的相关问题,并按照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司法政策,严格依法审理。

14岁少年被指“黑社会大佬”的背后
图片新闻
一系列文化工程有效缓解农村民族地区看书看报难
三百医学家呼吁治一治“癌症歧视”
中国石化3万多座加油站开展征求消费者意见活动
“梦想金奖”候选作品开始投票
2011年度80后偶像人物评选开始
主治医生称小伊伊偶尔站立已无大碍
用上采棉机 秋收一天结束
刘刚:从清华学子到优秀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