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大地震发生至今已半年有余,日本政府宣布正式进入灾后重建也有5个月的时间了,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一个国家,日本灾后重建进展如何?从灾后重建到环境恢复,日本将给中国灾后环境保护带来什么启示?就相关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随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组织的第五次“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资助行动”交流团访日,采访了日本经济产业省、环境省的环保官员及专家。
废墟清理挑战灾后重建
拜访经济产业省时,产业技术环境局的吉川尚文向交流团介绍说,“3·11”大地震以来,在受灾最严重的宫城县从最短一周到最长一个月,铁路、机场、电力、用水等基础设施就已迅速恢复功能。
在吉川尚文展示的视频材料中,记者看到遭受海啸袭击的仙台机场3月13日沦为一片汪洋,不到一周时间,机场不仅完成了跑道清理工作,更成为灾后重建的重要物资中转站。在仙台铁路站,一周前还被强震震得扭曲不堪的铁轨一周后便恢复了新干线的原貌;在盐釜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被海啸冲得混乱不堪的集装箱码头再度井然有序起来……然而,在灾后基础设施重建时,且不论福岛核泄漏造成的“核辐射危机”,仅是灾后废墟清理就给日本经济产业省及环境省官员提出了一大难题。
日本环境省地球环境局的长谷川敬洋向记者介绍说,“3·11”大地震造成岩手、宫城和福岛三县大量房屋倒塌,废墟合计约2409万吨,达到阪神大地震的1.7倍,如果再加上包括损毁的船舶和汽车在内的垃圾,实际量将更为庞大,预计约为眼下日本10年的垃圾处理总量。然而,为了加快重建,日本政府曾要求在1年时间内完成废墟清理工作。
当记者问及半年时间过去后这些废墟的清理进展时,长谷川敬洋无奈表示由于缺乏足够安置土地,清理工作进展缓慢。据长谷川敬洋介绍,在日本,废墟清理工作主要由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中央政府主要承担资金费用,而地方政府则负责清理工作。然而,由于“3·11”大地震产生的废墟远远超过关东地区地方政府的处理能力,中央不得不呼吁日本其他地区作出牺牲,接收一部分废墟垃圾。然而,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一发出呼吁,就立即招至当地成千上万民众的抗议。“可以想象,有哪个生活在关西地区的人愿意接收关东的地震废墟呢?更不用说废墟中还可能含核辐射,征地工作难度可见一斑”。
对于一年的废墟清理目标,长谷川敬洋向记者坦言:“现在看来无力实现目标。”不过,他也表示,灾后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欲速则不达。眼下,环境省和灾区地方政府所能做的,就是尽全力对废墟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从中发现可再生资源,这一方面可减少灾后重建成本,另一方面也可减少垃圾总量,缩短清理时间,减轻灾后环境的负担。
“灾后环境恢复监控先行”
在筑波市,记者拜访了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的环保专家。成立于1971年的国立环境研究所,拥有上万名科研人员,主要负责地球气候升温、空气质量及污染、土壤、水资源及环境、生态环境等研究及检测工作,是日本最核心的环境研究与监控机构。
在该所的水环境研究室内,记者与团员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污水鱼监控指标系统。在这里,环保专家筛选了污水鱼塘水质监控指标和鱼体监控指标,通过对不同鱼类的生存状况监控着日本境内各大河川湖泊的水质状况,尤其是核泄漏危机以来的水质安全。
正在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印文玥对记者说:“在日本,环保专家一致认为,要想搞好环境保护,没有科学数据是不可能做到的。对于复杂的灾后状况,要想实现环境恢复特别是关乎生命的水质安全,监控必须先行。”
环境重建比基础设施重建更难
日本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一个国家,在20世纪,仅6级以上的地震就占全球20%以上。作为一个灾难性地震多发的国家,日本从灾后重建到环境恢复也走过了漫长的转变之路。
目前,在国际范围内,应对地震灾后环境,各国大多采取“推倒重建”或另寻别处重建的方式,然而,这重建方式只是基础设施而非环境的重建。在日本,自1995年阪神大地震重建以来,环境省等政府机构推行更多的“环境恢复之路”。在10年的重建工作中,日本人恢复的不止是基础设施,更是人类生存的大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与环境和谐共存的最大诉求。
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遭遇强震、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如何应对灾难后环境恢复,已不仅是日本“3·11”大地震后面对的问题,也是我国必须仔细探讨的问题。虽然我国在灾后重建中获得了一些经验,但重建不简单等同于恢复,如何实现环境恢复才是中日两国都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