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希望它们能促使我们猛醒。
近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负责人就规范相关活动接受采访时称,2006年~2009年,由中央纪委牵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参与,全国共清查出各种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48405个,最终只保留了4218个项目,总撤销率为97.16%。
并不需要对现实有太深了解便可知道,长久以来,过多过滥的评比、达标、表彰,已成社会“虚胖”的标志性病征之一。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赘肉”竟如此之多,“精肉”仅剩下2.84%,实在叫人一叹再叹三叹。
这些评比、达标、表彰已形同帷幕,在其背后,真实的现实已经消失。不仅如此,它们空洞无物却又实实在在,像黑洞一般吞噬着整个社会对真实的感知。
毋庸置疑,绝大多数此类评比表彰的效能微乎其微。因为基本流于形式主义,许多评比表彰与激励的初衷大相背离。如果长期无视甚至纵容下去,会极大地助长犬儒风气。当形式主义导致的“虚假”,一旦内化到整个行政运行环节,甚至整个社会肌体中时,犬儒便会完成对人心的占领。
事实清楚地表明,评比、达标、表彰组织者,自身对此类活动其实也无多大信心,许多时候,他们只是为了维持一种“正常的程序运转”。对于有正常生活经验的人来说,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其实一眼便可以认清。然而犬儒风气一旦弥漫于整个社会,人们便会屈从于虚假,久而久之,现实也不再真实。
仔细想一想便觉得可怕:许多人明知这一切评比表彰毫无意义,但仍要逢场作戏。因为大家都必须“玩”它:“玩”好了,个人才能“进步”,机构才“有前景”。
是时候了。所有这些评比、达标、表彰,及其背后的运行逻辑,必须来一场“彻底的去神秘化”。
帷幕必须拉开,让“虚假”不再有藏身之处。
从这个意义上说,此组数据又是给人以希望的:总共清查出148405个项目,只保留4218个,总撤销率97.16%——这堪称一场刮骨疗伤,需要力道,清除无意义的评比;也需要精准,留下有价值的表彰。
屡受此类活动困扰的机构和个人也可以松一口气了。据介绍,目前保留项目已向全社会公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过多过滥问题将得到有效遏制。
那些凭此类活动寻租或借此类活动欺瞒者,也请好自为之。据介绍,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将实行总量控制,除已批准的保留项目外,原则上不再新增常设项目。
中央的决心足够大,工作的力度也足够深。然而由于长期固化的利益盘根错节,现实社会中做不到令行禁止,这样的时刻,则须反求诸己。
偌大社会,如此多相关的机构和个人,有没有勇气向那些道德上虚假的评比、达标、表彰说不?没有对抗的条件,无法实现积极自由,那么至少可以不合作,守住消极自由。我们,或我,有没有勇气从陈词滥调中跳出来,不参与虚假繁荣?
这既是一场行政治理,也是一场道德治理。
让我们挥别97.16%,当然最好是永别!
欢迎你,2.84%,愿你永远保持苗条身姿!
徐百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