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参加国民经济管理课程的学习,我的创业不可能取得成功。”在团云南省委“青春创业扬帆计划”启动仪式上,创业成功者张金生的肺腑之言触动了不少创业青年的心。
从一名普通“打工仔”成长为一名成功商人的张金生,曾经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他人生的转折点就是2002年参加了云南大学国民经济管理课程的学习。
为了让更多的青年像张金生一样,尽快提升创业能力,团云南省委在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支持下,推出了圆创业青年大学梦,提升创业素质的“青春创业扬帆计划”公益助学活动。2011年内,将有300名创业青年获得首期试点培养。
多数创业青年缺乏与创业所需的基本的相关专业知识
初中毕业的张金生曾先后开过超市、涉足中国电信小灵通经营业务,虽然他起早贪黑、勤奋工作,但由于不懂经营管理,开超市赔了钱,小灵通经营业务一直处于亏本状态。为了学好企业经营管理,张金生于2002年报名参加了云南大学国民经济管理大专班的学习,并运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自己的创业经历进行了分析、总结,开始新的创业。很快,他的企业发展步入正轨,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营业额2011年预计将达到1000万元。
学历层次偏低、素质技能不高、缺乏理论指导等,张金生在创业中遭遇的困惑和困难,是目前许多创业青年共同面临的问题。
团云南省委的调查显示,目前,云南已获得“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的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仅为5418名,仅占总数的7.02%;而大专以下学历的受贷者人数为71769名,占比为92.98%。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受贷者主要是农民工(占比为60.03%)和登记失业人员(占比为26.47%),这部分人群的学历主要为初中至高中。“贷免扶补”受贷者学历普遍偏低,已成为制约创业者创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此外,从创业项目的构成情况来看,“贷免扶补”创业者所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是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的行业,较高的行业素质要求与普遍偏低的创业者学历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以共青团系统服务“贷免扶补”创业青年为例,根据抽样调查统计数据,创业青年中具有高中、中专以下学历者约占总人数的46%左右,具有高中、中专阅历占40%左右,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者占到14%左右。创业青年项目主要集中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教育业、零售业以及餐饮业。
值得关注的是,据教育部门公布数据,与国内其他省相比,云南青年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自2008年以来,云南省每年有20多万中职毕业生踏入社会,进入产业大军,中职中专毕业生虽然是技术型人才,在很多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教育水平的限制,与高校毕业生相比,理论水不高、文化素质较低、发展空间受限等。
“从调查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创业者的创业需求还是从创业者所从事的行业需求来看,大多数创业青年缺乏与创业所需的基本的相关专业知识,创业青年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学历的愿望和诉求十分迫切。但到目前为止,云南省针对创业者开展的提高学历的教育培训几乎还是空白。”云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理事长杜华杰说。
一个好汉三个帮,青年的需求就是共青团努力的方向
青年是就业的重点,也是创业的主体。记者从采访中获悉,截至2011年6月30日,云南省共青团系统共帮助18600多名青年获得“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贷款总额达9.28亿元。
青年的需求就是共青团努力的方向。团云南省委实施“青春创业扬帆计划”,2011年首期试点培养300名创业青年。凡具有普通高中(职高)、中专或同等以上学历,在2011年6月30日前获得“贷免扶补”政策扶持,无不良还款记录,在当地有较强代表性的创业青年,均可向各县(市、区)团委报名,按照教学管理要求参加本科或专科入学水平测试,获审核通过并进行学籍注册后即可就读。专业有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法学、园林技术、畜牧兽医、农村信息管理等。在学习过程中,将实施“三帮一”的服务模式,即每一名学员配备一名创业导师、一名教学导师和一名学习辅导员,确保学习质量。创业青年可以根据自身学历的实际情况,选择本科或者专科学历教育,2.5~4年内完成学业任务,成绩合格者,就可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或者专科毕业证书,达到授予学位条件的,还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证书。
为减轻创业青年学员的经济负担,团云南省委协调各方资源,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资助学员总学费的53%左右,省电大减免总学费的33%, 学员只需承担14%左右的学费即可完成学业,比如按一个学分75元记,学员只需承担10元的费用。目前,53%的学费由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向云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捐赠的资金来支付。
“参加学习的创业青年都有创业实践经验,很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最缺什么,而且创业青年所学专业都是根据自己创业项目的需要确定的,有很强的针对性,所学知识对创业必将大有裨益。”团云南省委书记饶南湖说,“这种‘团组织+大学+企业+基金会’的模式,不仅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扩大云南省创业教育规模,同时还引入了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效地提升了云南青年创业教育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本报记者 张文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