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冰雹克星”37载开炮为民消灾

——记陕西陇县民兵女子防雹高炮连

特约记者 魏春 通讯员 冀东升 李萍 马斌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0月14日   06 版)

    8月的陕西宝鸡市陇县关山,天气变化无常,雹云突然密集,冰雹说来就来。

    一见要下冰雹,大家都急忙往屋里躲,王亚萍却在一门高炮的发射台上对旁边的姑娘们大喊:“快压弹,雹子要来了!”

    冰雹砸下来了,姑娘们跟没感觉似的,忙着备弹、装弹、瞄准……只等命令下达。

    “方向东南,发射!”随着十多声震耳的炮声,关山群峦上空的雹云迅速散去,一场雹灾避免了。

    王亚萍是陕西陇县民兵女子防雹高炮连的击发手,那些姑娘都是这个连的民兵。

    多雹区需要防雹连

    陇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冷热强气流的交汇点,是陕西有名的多雹区,年均降雹十余次,最多的一年达37次。1973年的一次大冰雹,使全县16万亩农田颗粒无收。

    为了解决雹灾问题,陇县于1974年5月组建成立民兵女子防雹高炮连。该连在冰雹多发的山头设立炮点,采用高炮打雹云的方法来消除雹灾。

    住在雹云带下的老百姓常说一句话:“最担心不下雨,下雨又怕下雹雨。”

    有一年5月的一天,雹云在陇县上空翻滚。瞬间,冰雹砸了下来。防雹连的12个炮点冒雨作业,姑娘们打了2000多发炮弹,使挟裹在积云里的冰雹化成了一场“及时雨”。

    那一天,六盘山至关山一带均遭冰雹袭击,但陇县灾情最轻。察看灾情的宝鸡市委领导称赞防雹连是“冰雹克星”。

    陇县火烧寨镇如今有着“宝鸡烤烟第一乡”的美誉,但就在几年前,这个镇郭家槽村的农户对种植烤烟避之唯恐不及。

    原来,这个村处于两个炮点防雹作业的“死角”,2007年7月的一场冰雹灾害使该村烤烟几乎绝收。“那烟叶都被冰雹打成了筛子,很多种植户辛辛苦苦半年,不仅没赚到钱,而且赔得血本无归,很多人甚至背上了债。”该村村民何黑勋回忆说,那场冰雹之后,大家都不敢种烤烟了。

    后来,该村村民听说凡是有炮点驻守的村,农作物都没有受到损失,便集体找到镇政府,要求上级也在村子附近建一个炮点。防雹连得知消息后,主动请缨并立下军令状:一年建成炮点,当年打出效益。

    说到做到,自炮点设立后,该村的烤烟种植再没受到雹灾的影响。去年5月,镇政府办公大楼上要挂“宝鸡烤烟第一镇”的牌匾,挂牌仪式上,该镇党委书记感慨地说:“多亏了防雹连!没有她们,就没有今天的火烧寨。”

    防雹连成立37年来,炮点从两个增加到12个,遍布该县冰雹多发的各个山头,累计发射炮弹8万余发,消除冰雹700多次。

    “这些女娃学得勤、练得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防雹连的姑娘普遍都只有高中以下文化,但面对防雹这种技术性强、应急要求高的工作,却个个是执勤高手、操炮能手。民兵训练基地教练员闫双虎说:“这些女娃学得勤、练得苦哩!”

    每年4月,防雹连的姑娘们都要组织起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全封闭式强化训练。

    为了提高作业本领,姑娘们练体能、学操炮、识气象、背理论,在太阳底下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常常有人在4月还不太热的天气里练得汗流浃背。

    17岁的高陇萍身高只有1米56,体重只有46公斤。参加集训时,陇县人武部参谋觉得她身体瘦弱,有意安排她担任对体力要求不高的一炮手。谁知高陇萍不领情。最后,不图自在的高陇萍干上了备弹手这个纯体力活。

    防雹弹5枚一组,一箱的重量是38公斤。开始,瘦弱的高陇萍从库房搬一箱防雹弹到训练场,路上要歇两回。“这点苦都吃不了,还当啥民兵?”高陇萍跟自己较上了劲,一箱搬不动,她从半箱开始练;晚上,她用背包带绑6块砖头当炮弹箱搬……集训结束后,高陇萍扛着一箱炮弹在10米距离上一口气跑了3个来回。

    要做到每一次防雹都能够有效的事先预警,就必须摸清老天爷的脾气。为此,姑娘们还要认真学习气象理论,做到看风识天、看云识天,通过辩闪电、听雷声,就能觉察有无冰雹。

    1999年,20岁的余秋兰报名来到防雹连。一天,正在执行除雹任务的她,在发射炮弹两分钟后压弹,两发打出去后,之后的一发在击发后怎么也不出膛。就在她准备退弹的一瞬间,一拉炮拴,弹又打出去了。

    “这样的事故,弄不好是要炸膛的。”弹虽然打出去了,余秋兰却惊魂未定,她整夜思来想去,总结教训:就是因为对火炮的故障处理不熟悉,对操作规程不严谨才出现了这样的险情。从此,她开始学习火炮结构和相关故障的处理方法,她还将火炮常见的故障处理操作规程进行总结并在连队推广,大大降低了火炮故障的发生率。

    妈妈退出女儿来

    打雹云的炮点都设在山上,雹灾多发于5月~10月间,防雹连的姑娘们每年大约5月上山,10月下山,180多天,姑娘们吃住都只能在山上的炮点旁。

    固关炮点是独立的一座山包,干旱缺水时,姑娘们必须天天下山抬水吃。种在炮点的菜多数只见出苗,难以长大,所以炮点前后的野菜常常被姑娘们挖个净光。有时候下山买点菜,几个人都省着吃,一个西葫芦能吃几天。

    12个炮点周围都是荒山,曾经有野狼深夜来到铁丝围成的院墙外嚎叫,姑娘们机智地在院中引燃柴堆吓跑恶狼;房梁上有时会掉下来粗大的绿蛇,不是落在姑娘们的被子上,就是盘踞在厨房的门后面,让她们惊恐得整夜不敢进房间。

    在这样的环境里,姑娘们却能坚持下来,因为她们觉得这是“守护自己家园,守护乡亲们一年的希望”。

    炮点虽苦,但它是一代代女民兵心灵深处割舍不下的地方。

    苏家塬炮点的二炮手薛改芳2009年结婚前有块“心病”——村里的人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谁来接她的班?她楞是说服自己将要去南方打工的妹妹上了山。

    民兵杨转娥退出防雹连后,主动把两个女儿送到炮点上;民兵刘晓娟到固关炮点执勤后,把同班同学徐美兰也带到了炮点,民兵王巧玲抱着还没断奶的孩子住进了炮点……

    心里装着人民的人,人民不会忘记她。今年,兰州军区领导在视察该连后,对该连的事迹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拨专款给每个炮点配备了液晶电视、卫星接收器等文化器材。陇县政府也拨出专款,在对所有炮点的生活设施进行改造,民兵们的工作生活环境正加速改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网络文化蓬勃发展 互联网成通达政情民意新渠道
推动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运用微博回应社会关切
陈水扁被判18年 吴淑珍被判11年
欲修学 先立身
“挑战杯”更趋大众化
西安石油大学喜迎60华诞
“冰雹克星”37载开炮为民消灾